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专项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考点清单+易错易混点+专练)知识点一、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1.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2.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1)统计时,数数据要按顺序数,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每数一个都要做好标记。分段整理: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再填在统计表里。统计完之后,检查一遍统计的数据总和是否与题中数据总和相等。(2)条形统计图:要写好日期,看清每一格代表的数值是多少。 根据数据的多少画出直条的高度,每画好一个柱状图,要在上面写上所对应的数据。知识点二、分段整理数据1.有时统计要分段整理数据,数据分段时,要注意每段之间要“连续”,整理数据要按一定的顺序,做到数据不遗漏、不重复,还要注意检查统计表里的合计数。知识点三、平均数1.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量,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它介于这组数据最多的和最少的数之间。2.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移多补少(取长补短);一种是先合再分,即用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总数÷总份数(人数); 总数=平均数×总份数易错点 1:条形统计图绘制不规范。误区点拨(1)条形统计图一般由名称、制图日期、横轴、纵轴及表示数量的直条组成。有不少同学常常忘记填写制图日期。还有就是在画直条时,出现单位长度不统一,直条不垂直等问题画直条时,我们可以借助三角尺的直角边画横轴的垂线,然后借助直尺或者三角尺对准纵轴上的刻度连接起来,特别注意画直条的条形宽度、间隔要一致,最后还要在直条上注明数据。易错点 2:分段整理数据出现重复或遗漏,误区点拨:(1)由于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掌握不熟练,出现重复或遗漏(2)为了避免分段整理数据出现重复或遗漏的错误,要按数据的编号顺序进行整理,还可以在原始记录数据中做上标记。数据分段整理可以使用数数、用不同的符号、画“正”字等方法记录。易错点 3:平均数关系不对应误区点拨:(1)在求平均数的时候,一般根据公式“总数量÷个数(份数)=平均数”来计算。但有特殊的情况,如在演讲比赛时,有8名评委进行评分,为了公平,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再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时有的同学把最高分和最低分去掉了,总个数误认为还是8。(2)要明确求平均数是用全部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求总和时要与题中的数据校对,确定没有错误后再开始计算,算完后要进行验算和估算,比如,平均数应该既大于最小的数据又小于最大的数据。这样就可以减少错误。一、选择题1.小方和小刚步测同一段距离,小方走了86步,小刚走了92步。说明( )。A.小方比小刚走的慢 B.小方的平均步长比小刚短 C.小刚的平均步长比小方短2.小芳5天看完一本书,平均每天看了20页.她前四天每天看的都少于20页.想一想,她第五天看的应该( )21·cn·jy·comA.比20页多 B.比20页少 C.是20页 D.都有可能3.3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07,那么紧接在这3个自然数后面的3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 )。A.213 B.210 C.216 D.无法求出4.在一次航模比赛中,小华的遥控飞机前几次平均飞行时间是61秒,当最后一次飞行之后,平均飞行时间为62秒。最后一次的飞行成绩可能是( )秒。21·世纪*教育网A.61 B.62 C.63 D.665.三位同学从高到低排成一排,分别是小明、小华、小亮。如果小明、小华两人平均身高是140厘米,那么这三位同学的平均身高应该( )。A.低于140厘米 B.等于140厘米 C.高于140厘米 D.都有可能二、填空题6. A B C(1)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 ).(2)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 ).(3)图形C中,从( )面和( )面看,形状都是.(填“前”“上”或“右”)(4)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 ),从它的右面看到的图形是( ).7.体育课上,第三小组的5位同学依次练习1分钟仰卧起坐,情况如图。前4位同学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是( )个;如果要使小组的平均成绩达到45个,那么金琪同学的成绩应达到( )个。8.下面是五名同学捐书本数的情况统计表。姓名 张小亮 李军 陈芳 周明明 王小星本数 9 6 13 10 7(1)平均每名同学捐书( )本。(2)如果张小亮再捐出10本,那么这时平均每名同学捐书( )本。9.小兵的纸飞机前4次的飞行距离如下表。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飞行距离/米 18 12 21 17(1)这架飞机前4次的平均飞行距离是( )米。(2)若第5次飞行距离是22米,则平均飞行距离是( )米。10.在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如果纵轴上1格表示身高20厘米,纵轴上8格表示小明的身高,那么小明的身高是( )厘米。纵轴上7格半表示小芳的身高,小芳的身高是( )厘米。11.在诗朗诵比赛中,优优前四次的得分分别是96分、90分、92分和94分。据预测,五次得分的平均分至少达到94分才有可能获奖。优优第五次至少得( )分才有可能获奖。12.根据统计图填一填(1)图中一小格代表 ( )人,( )年退休人数最多.(2)( )年退休人数最少,2012年退休的人数比2010年多( )人.(3)从2008~2012年,平均每年有( )人退休.13.四(1)班同学参加1分钟投篮比赛。派出的6位选手中,前5位投中个数记录如下:8、12、7、8、10。要使平均成绩有所提高,第6位选手至少要投中( )个。14.文文期中考试语文 数学和英语三门学科的平均分是95分,语文考了92分,数学考了97分,英语考了( )分。21*cnjy*com三、判断题15.四(2)班男生平均体重35千克,女生平均体重30千克,每个男生一定都比每个女生重。( )16.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四年级最高分是99分,最低分是62分。四年级在这次竞赛中的平均分一定比99分少,比62分多。( )17.身高是135厘米的明明不会游泳,他在平均水深1米的河里游泳是不存在危险的。( )18.芳芳的身高在他们班的同学中,比最高的矮一些,比最矮的高一些,则芳芳的身高比较接近他们同学的平均身高。( )19.小亮班的平均身高是1.43米,小强班的平均身高是1.48米,所以小强比小亮高。( )20.5名同学平均每人折了20只千纸鹤。那么每人折的千纸鹤数量不会少于20只。( )四、作图题21.四年级各班“学习标兵”的人数情况如下表。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人数 8 6 9 10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五、解答题22.根据下面四年级二班女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记录(单位:个),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再回答问题。45 57 39 44 47 49 28 37 37 41 5049 37 38 40 42 40 53 26 43 38 39四年级二班女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统计表成绩/个 合计 20~29 30~39 40~49 50~59人数(1)这个班女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哪一段的人数最多?(2)张小红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在这个班女同学中排在前10名。你能估计她的成绩可能是多少吗?23.小明期中考试语文和数学两门的平均分是92分,英语考了98分。小明三门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24.丽丽整理了四年级2班同学的身高数据,结果如下表。身高(厘米) 120~129 130~139 140~149 150及以上人数 5 19 13 3(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统计图 月 日 (2)这个班身高在( )厘米人数最多,( )厘米人数最少。(3)按由高到矮的顺序,小亮排17名, 他的身高最高是( )厘米。(4)小冬身高正好等于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他身高大约是( )厘米。25.黄桥小学四(2)班女生在踢毽比赛活动中成绩(单位:个)记录如下:11 42 25 29 36 8 26 29 40 17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4 17 22 28 35 9 47 34 24 332·1·c·n·j·y(1)根据以上数据填写统计表。四(2)班女生踢毽成绩统计表个数 合计 0~9 10~19 20~29 30~39 40~49人数(2)根据上表完成统计图。四(2)班女生踢毽成绩统计图 年 月(3)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估计四(2)班女生踢毽的平均成绩,在合适的答案后面画“√”。15个( ) 25个( ) 35个( )26.小刚家去年四个季度用水情况如下表.季度 一 二 三 四用水量/吨 113 188 206 153小刚家去年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27.一次数学测验,甲、乙、丙三名同学的成绩分别是87分、83分、82分,丁的成绩比甲、乙、丙、丁四人的平均成绩高9分。四人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丁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28.在美文诵读比赛中,评委老师给张雪同学打出的分数如下表:评委 朱老师 王老师 叶老师 张老师 马老师 李老师 毛老师评分 85 92 89 84 94 90 75(1)在评委老师给出的分数中,最高是( )分,最低是( )分。(2)按照比赛规则,计算选手的平均得分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请按规则计算出张雪的平均得分。29.下图是小刚家去年各季度用水量情况统计图: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吨数 16 24 35 21(1)平均每个季度用水多少吨? (2)平均每个月用水多少吨?30.下面是红旗小学四(2)班女生一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单位:分)82 100 85 89 62 97 99 88 93 76 6995 90 75 100 68 87 59 98 92 71 91(1)将这次的成绩重新按等级分段,并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四(2)班女生数学成绩统计表2021年1月等级 优秀(85~100分) 良好(70~84分) 及格(60~69分) 不及格(60分以下)人数(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参考答案:1.C【分析】平均步长=总距离÷走的步数,因为测同一段距离,总距离是相等的,所以走的步数越多,平均步长越短,据此解答。www.21-cn-jy.com【详解】86<92,说明小刚的平均步长比小方短。故选择:C【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问题,明确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并能灵活运用。2.A【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知,小芳5天看完一本书,平均每天看20页,这本书的总页数是20×5=100页,而他前4每天看的少于20页,说明3天看的页数有不到80页,第5天看的页数是比20页多,据此解答.【来源:21·世纪·教育·网】【详解】20×5=100(页),他前4天每天看的都少于20,说明4天看的页数不到80页,第5天看的页数多余100﹣80=20页,所以选项A说法正确;www-2-1-cnjy-com故选A.3.C【分析】根据“3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07”,先求出这3个连续自然数,那么紧接在这3个自然数后面的3个连续自然数也就出来了,求和即可。21*cnjy*com【详解】3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07,那么中间的数是207÷3=69,这3个连续的数是68、69、70;【来源:21cnj*y.co*m】紧接在这3个自然数后面的3个连续自然数分别是71、72、73,和为:71+72+73=216。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连续自然数的求法,对于此类问题一般应先求出中间数。4.D【分析】根据题意经过最后一次飞行的平均时间是62秒,前几次平均时间是61秒,根据平均数的意义,最后一次的飞行时间一定大于62秒,又因为经过最后一次的飞行后平均时间增加了1秒,1除以几次都小于1,所以最后一次飞行时间不可能是63秒,据此进行解答。【详解】因为前几次飞行平均时间是61秒,经过最后一次的飞行平均时间为62秒,如果最后一次时间是63秒,那么平均飞行时间小于62秒。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意义,本题中是前几次的飞行而不是一次的飞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A【分析】三位同学从高到低排成一排,分别是小明、小华、小亮,小明、小华两人平均身高是140厘米,小亮是最矮的,他的身高达不到平均身高,因为“总数÷份数=平均数”,所以它们三人的平均身高应该低于140厘米由此解答。【详解】由分析可知:三位同学从高到低排成一排,分别是小明、小华、小亮。如果小明、小华两人平均身高是140厘米,那么这三位同学的平均身高应该低于140厘米;故答案为: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应明确平均数的含义,理解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其中一个数据变化,平均数也会发生变化。6. B A C 前 上 B【详解】略7. 44 49【分析】(1)先把前4名同学做的仰卧起坐的个数相加求和,再除以4,就是前4位同学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2)用45×5求出这5个人一共做仰卧起坐的个数,再减第1问中求得的前4名同学做的仰卧起坐的个数和,就是金琪同学的成绩。【详解】(44+42+44+46)÷4=(86+44+46)÷4=(130+46)÷4=176÷4=44(个)45×5-176=225-176=49(个)【点睛】体育课上,第三小组的5位同学依次练习1分钟仰卧起坐,情况如图。前4位同学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是(44)个;如果要使小组的平均成绩达到45个,那么金琪同学的成绩应达到(49)个。8.(1)9(2)11【分析】计算平均每名同学捐书的本数,先把各个同学捐书的本数相加求出总本数,然后用总本数除以人数即可。【出处:21教育名师】【详解】(1)==9(本)所以平均每名同学捐9本书。(2)==11(本)所以如果张小亮再捐出10本,那么这时平均每名同学捐11本书。9.(1)17(2)18【分析】(1)用前4次的飞行距离和除以4即可;(2)用5次的飞行距离和除以5即可。【详解】(1)(18+12+21+17)÷4=68÷4=17(米)(2)(18+12+21+17+22)÷5=90÷5=18(米)【点睛】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解答此题即可。10. 160 150【分析】表示小明身高的是8格,则小明身高是8个20厘米,即20×8厘米。表示小芳身高的是7格半,则小芳身高是7个20厘米和1个20厘米的一半,即20×7+20÷2厘米。【详解】20×8=160(厘米)20×7+20÷2=140+10=150(厘米)则小明的身高是160厘米,小芳的身高是150厘米。【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一格表示20厘米,表示身高的有几格,身高就是几个20厘米。11.98【分析】用五次得分的平均分乘5,求出这五次总得分,再减去前四次的总得分,求出第五次的得分。【详解】94×5-(96+90+92+94)=94×5-372=470-372=98(分)优优第五次至少得98分才有可能获奖。【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平均数×份数=总数量。12. 1 2012 2010 4 8【解析】略13.10【分析】用(8+12+7+8+10)除以5求出前5位投中个数的平均数,要使平均成绩有所提高,用前5位投中个数的平均数加上1即可解答。21cnjy.com【详解】(8+12+7+8+10)÷5=45÷5=9(个)9+1=10(个)要使平均成绩有所提高,第6位选手至少要投中10个。【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用前5位投中个数的平均数加上1即第6位选手至少要投中的个数。14.96【分析】三门学科的平均分是95分,95乘3可求出三科的总分,再用总分减语文成绩及数学成绩即可得到英语成绩。【版权所有:21教育】【详解】95×3-92-97=285-92-97=96(分)【点睛】平均数×份数=总数,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三科的总分。15.×【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详解】35千克是男生体重的一个平均值; 30千克是女生体重的一个平均值,因此无法比较每个男生和每个女生的重量,只能说明男生的平均体重比女生的平均体重重。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分析】根据对平均数的了解,平均数一定大于最低数据小于最高数据,据此判断即可。【详解】四年级最高分是99分,最低分是62分。四年级在这次竞赛中的平均分一定比99分少,比62分多。原题说法正确。21教育网故答案为:√17.×【分析】平均水深1米,并不是说河里的水深都是1米,最深处可能超过135厘米,所以身高是135厘米的明明在河里游泳是有危险的。2-1-c-n-j-y【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身高是135厘米的明明不会游泳,他在平均水深1米的河里游泳是存在危险的,所以判断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18.×【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可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先计算出班上所有人的身高和,再除以班上总人数,所得的商就是平均身高,仅从芳芳的身高比班上最高的矮一些,比最矮的高一些,并不能判断芳芳的身高一定接近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据此即可解答。【详解】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可知,仅从芳芳的身高比班上最高的矮一些,比最矮的高一些,并不能判断芳芳的身高一定接近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所以芳芳的身高在他们班的同学中,比最高的矮一些,比最矮的高一些,则芳芳的身高比较接近他们同学的平均身高,这句话是错的。故答案为:×19.×【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此题依此判断即可。【详解】每个班的平均身高只是这个班全体同学身高的一个平均值,并不代表这个班每个同学的实际身高。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分析】平均数能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一组数据中有一些数比平均数小,有一些数比平均数大。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这5名同学有人折的千纸鹤数量少于20只。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平均数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21.统计图见详解过程【分析】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条形统计图的横轴表示班级,纵轴表示人数,要想完成条形统计图,关键是确定每格代表几人,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以及统计图中纵轴共有5个格可以发现,8,6,10这些数据除以2得到的商都是整数,且没有余数,商最大是5,所以每格代表2人来画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纵轴中从下往上依次是0,2,4,6,8,10;据此根据统计表中已知的数据,在统计图中相对应的位置,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涂上颜色或阴影,最后再标注数据即可完成统计图的补充。【详解】据分析可得:22.见详解【分析】(1)首先按要求进行分段整理成绩记录单中的数据,再完成统计表。通过比较统计表中的数据可知哪一段的人数最多。(2)张小红的成绩排在前10名,从统计结果可知50~59个有3人,她们是前3名,40~49个有10人,所以张小红的成绩在40~59个之间。【详解】四年级二班女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统计表成绩/个 合计 20~29 30~39 40~49 50~59人数 22 2 7 10 3(1)10>7>3>2,这个班女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40~49的人数最多。(2)张小红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在这个班女同学中排在前10名。我估计她的成绩可能是40~49。因为从统计结果可知50~59个有3人,她们是前3名,40~49个有10人,也就是说,她的成绩在40~49个的10人中第7名。23.94分【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求出语文和数学两门的总分数,加上英语考试的分数,得出3门的总分数,求出他们的平均数,得出小明的平均成绩。【详解】(92×2+98)÷3=(184+98)÷3=282÷3=94(分)答:小明三门的平均成绩是94分。【点睛】熟练的运用平均数的公式:总数=平均数×数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1)见详解(2)130~139;150及以上(3)139(4)135(答案不唯一)【分析】(1)统计图的横轴表示身高,纵轴表示人数,根据题干提供的数据,在统计图中画出相应的直条,涂上阴影;(2)可以通过比较统计图中的直条,直条最高表示这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直条最低表示这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少;(3)身高150厘米及以上的有3人,身高140~149厘米的有13人,3+13=16(人),所以第17名的身高在130厘米和139厘米之间,并且接近139厘米,据此解答;(4)可以根据制作的条形统计图观察、分析后解答。【详解】(1)统计图如下:(2)这个班身高在130~139厘米人数最多,150及以上厘米人数最少。(3)3+13=16(人),则按由高到矮的顺序,小亮排17名,他的身高最高是139厘米。(4)根据条形统计图,分别把130~139厘米、140~149厘米的一部分直条放在120~129厘米、150厘米及以上的直条上,那么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大约是135厘米,则小冬的身高大约是135厘米。【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根据统计图找出需要的数据,列式计算即可。25.(1)见详解(2)见详解(3)25个【分析】(1)根据题文中的成绩记录可知,每个记录表示四(2)班一个女生的成绩,有多少个成绩就有多少名女生,数出来即可知道女生的人数;再分别看成绩在0~9、10~19、20~29、30~39、40~49个之间的人数有多少,填进统计表里即可。(2)观察题文中的统计图可知,纵轴表示人数,每格表示2人,横轴表示踢毽子的个数,根据(1)中统计表的数据涂色即可。(3)看统计表里哪个个数区间的人数最多,那么平均成绩就可能在这个区间。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得:(1)0~9之间的成绩有:8、9,共2人。10~19之间的成绩有:11、17、17,共3人。20~29之间的成绩有:22、24、25、26、28、29、29,共7人。30~39之间的成绩有:33、34、34、35、36,共5人。40~49之间的成绩有:40、42、47,共3人。总共:2+3+7+5+3=5+7+5+3=12+5+3=17+3=20(人)四(2)班女生踢健成绩统计表如下:个数 合计 0~9 10~19 20~29 30~39 40~49人数 20 2 3 7 5 3(2)四(2)班女生踢毽成绩统计图如下所示:(3)从统计结果看,在20~29个之间的人数最多,所以女生踢毽子的平均成绩可能是:25个。15个( ) 25个( √ ) 35个(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理解与运用。26.55吨【详解】(113+188+206+153)÷12=660÷12=55(吨)答:小刚家去年平均每月用水55吨.27.87分;96分【分析】丁的成绩比甲、乙、丙、丁四人的平均成绩高9分,则四人的平均分是丁-9分,四人的总分就是4×(丁-9)=4×丁-4×9分。而四门功课的总分是87+83+82+丁,则丁是(87+83+82+4×9)÷3分;再用丁的分数减去9,求出四人的平均分。【详解】4×(丁-9)=87+83+82+丁4×丁-4×9=252+丁4×丁-36=252+丁4×丁-丁=252+363×丁=288丁=288÷3丁=9696-9=87(分)答:四人的平均成绩是87分,丁的数学成绩是96分。【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总数量÷份数=平均数;总数量÷平均数=份数;平均数×份数=总数量。28.(1)94;75(2)88分【分析】(1)将评委老师的打分进行排序即可解答;(2)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将其余的分数相加再除以5即可求得平均分。【详解】(1)94>92>90>89>85>84>75,最高是94分,最低是75分。(2)(92+90+89+85+84)÷5=440÷5=88(分)答:张雪的平均得分是88分。【点睛】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9.(1)24吨;(2)8吨【分析】(1)四个季度用水吨数相加,再除以4即可解答;(2)四个季度用水吨数相加,再除以12即可解答。【详解】(1)(16+24+35+21)÷4=96÷4=24(吨)答:平均每个季度用水24吨。 (2)(16+24+35+21)÷12=96÷12=8(吨)答:平均每个月用水8吨。【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0.见详解【分析】(1)按照分数段统计各个等级的人数,然后填到表中。(2)把各个等级的人数用方条在统计图中表示出来,完善统计图。【详解】(1)四(2)班女生数学成绩统计表2021年1月等级 优秀(85~100分) 良好(70~84分) 及格(60~69分) 不及格(60分以下)人数 14 4 3 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条形统计制作方法的掌握。考点清单易错易混点专项练习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教育网(www.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