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怎样搭得高》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怎样搭得高》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北师大版
第五单元 有趣的立体图形
怎样搭得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4种立体图形的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并利用这些特征解决如何将积木搭得又稳又高的问题。本课以学生熟悉、喜爱的积木作为活动材料,引导学生在拼搭过程中思考如何搭得高、搭得稳,积累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获得对立体图形的直观体验,进一步感知这些图形的显著特征。同时,在拼搭操作中进一步建立图形表象,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根据立体图形的特征,会选择比较稳的物品从下往上依次搭,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2.经历用立体图形搭建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会选择比较稳的物品从下往上依次搭,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1.积木摩天楼 师:看看这个小朋友搭的积木高不高呢?你们知道在搭积木时,怎么可以搭得又高又稳呢? 师:大家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尝试用积木搭一搭。 生:高。 生1:可以把下面搭得大一些。 生2:可以从大到小的搭。 生3:下面不能放圆鼓鼓的。 创设有趣的积木摩天楼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动手挑战的欲望。
环节二 探究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师:从课本的主题图,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接下来两人合作搭一搭,8个物品都用上,怎样搭得高?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师:非常棒!那我们整理一下任务要求: ①8个物品全用上; ②要搭得稳; ③要搭得高。 2.一起搭一搭 师:明确了学习任务,那我们一起动手试一试,搭一搭,看看都会遇到了哪些问题呢? 师: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想象怎么解决呢? 3.再来搭一搭 师:还可以更高吗? 师:回忆拼搭过程,说一说你的收获? 师小结:搭得又稳又高的方法:把大的、平的面放在下面,小的面放在上面,易滚动的放在最上面,上下物体要居中对齐,不要偏,这样可以搭得又稳又高。 生1:我看到了好多立体图形,这些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生2:我知道了长方体有3个。正方体有2个,圆柱有2个,球有1个。 生:我们需要认真分析任务要求。 生1:我的搭不成。 生2:我的搭不稳。 生3:我的放偏了,掉下来了。 生:先观察积木的特征,再搭。 学生小组合作,一起完成任务。 生1:我这样搭很稳。 生2:我这样搭8个物品都用上了。 生:把不易滚动的物品竖着放会更高。 生1:要想搭得高把长方体竖起来摆。 生2:要想搭得稳把最大的面放在下面。 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学生对旧知进行了复习,明确了我们现有的积木块,为后续完成任务奠定了基础。在分析任务要求的时候,让学生学会做任何事情都要先认真分析任务要求。 通过搭一搭,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从而想办法解决问题。 再来搭一搭,让学生从物品的特征出发感悟搭得高与稳的策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环节三 巩固练习 1.下面能站稳的是哪一组? 2.找出用相同积木打起来的图形,用线连起来。 3.在搭得最高的图形下面画“√”,在搭得最稳的图形下面画“○”,在搭得最容易倒的图形下面画“×”。 生: 生: 生: 引导学生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图形的特征,加强对立体图形本质特征的认识。
环节四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交流想法。 生1:遇到困难可以再试试,想出办法解决问题‘’ 生2:把大的、平的面放在下面,小的面放在上面,易滚动的放在最上面; 生3:上下物体要居中对齐,不要偏,这样可以搭得又高又稳。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小结课堂,提升总结、表达能力。
环节五 拓展延伸 1.搭一搭,填序号。 (1)选2个物体,能搭得很稳又很低的是( )和( ) 。 (2)选2个物体,能搭得最高又较稳的是( )和( ) 。 (3)不选( ) ,可以把其他5个物体搭得又稳又高。 2.翻转空间,想想搭搭。 下面每幅图中各有几个小正方体? 生: 生: 本环节考察的是对本节课的知识的灵活运用。
环节六 课后活动 生活中的好多建筑都与立体图形有着密切的联系,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特色建筑中的立体图形,了解这些建筑的背景知识及形状特点,向同学们介绍。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际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图形的特征。
7 /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