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五单元《我说你做》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五单元《我说你做》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北师大版
第五单元 有趣的立体图形
我说你做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说一说,摆一摆”“摸一摸,摆一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旨在立体图形的认识和方位知识的综合应用。按要求取出立体图形,意在辨识图形;按要求摆放位置,意在想象物品的空间位置。这样的活动着力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学会表达、培养观察、表达和归纳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我说你做”的游戏,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本质特征。
2.经历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学习过程,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经验。
3.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上课节我们一起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种立体图形,大家还认识它们吗?猜一猜被遮住的是什么图形? 师:看来大家已经对立体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大家发现立体图形和我们家里的积木非常的像。大家是不是都搭过积木,你们知道积木怎么搭比较稳定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搭积木。 生:认识。 生1:长方体 生2:正方体 生3:球 生4:圆柱 生:要把平平的、大大的面放到桌面上,搭的积木才比较稳定。 通过猜一猜的游戏活动,唤醒学生对各种立体图形的已有认知,从而创设有趣的积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快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环节二 探究新知 活动一:我说你拿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就要开始搭积木啦,老师需要一些积木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拿出来呢?接下来老师带领你们去玩“我说你拿”的游戏。 游戏规则: 老师说出图形的名称和数量,长方体1个、正方体1个、圆柱2个、球1个,学生根据老师说出的图形名称和数量,在自己的学具里找到相应的物体并摆放在课桌上。 师生活动玩游戏,学生积极参与。 活动二:我说你搭 师:刚才大家已经把要用的积木都选择好了,接下来我们开始按照要求搭积木好不好? 游戏规则: 1.拿出两个圆柱; 2.在两个圆柱的上面放一个长方体; 3.在长方体上面放一个正方体; 4.拿出一个球看能不能从长方体下面通过。 5.展示作品。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然后自由说一说你的搭建过程。 师:先放两个圆柱,该如何放呢? 师:接着在两个圆柱的上面放一个长方体,该怎样搭呢? 师:接着在长方体上面放一个正方体,该如何放? 师:最后,你的球是否能从长方体下面通过吗?这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师:随机展示学生的作品。 活动三:摸一摸,摆一摆 师:我们的小朋友太厉害了都搭出了老师要求的积木,下面老师想玩一个更有挑战性的游戏?你们愿意吗? 游戏规则 每组一个同学蒙上眼睛,听老师的口令,其余学生当裁判,判断是否正确,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 口令1:摸出一个圆柱,立在桌子上; 口令2:摸出一个正方体放在圆柱的上面。 师生合作完成,展示作品。 师:口令1摸出一个圆柱,立在桌子上,如何摸到圆柱呢? 师:口令2摸出一个正方体,放在圆柱的上面,如何准确地摸出正方体呢? 展示作品。 活动四:滚一滚,说一说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圆柱和球照着图片中淘气的样子推一推,滚一滚,说一说,看看哪种图形最容易滚动? 小结:圆柱只有横着平放时能来回滚动,球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快速地拿出相应的学具。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生:好。 生:竖着放,因为圆柱横着放在桌子上容易滚动,所以竖着放比较稳定。 生: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不完全一样,让长方体最大的面接触圆柱,这样放更稳定。 生:正方体的面大小都一样,所以无论正方体怎么摆放在长方体上都是一样的。 生:球是圆圆的,它没有平平的面,可以任意滚动。只要两个圆柱间的距离足够大,高度足够高,球就可以通过。 生:愿意。 生:根据圆柱的特征摸出,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有两个圆圆的、平平的面。 生: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摸出,正方体是方方正正的,有6个平平的、大小一样的面。 生:好。 学生利用学具现场操作,老师指导。 生1:横放的圆柱和球都能滚动; 生2:竖着放的圆柱滚不动。 通过“我说你拿”的活动,更进一步地认识这几种立体图形,认识它们的特征,从而在搭积木的时候可以进一步认识其特征。 “我说你搭”活动式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方位知识的综合应用。按要求取出立体图形,旨在辨识图形:按要求摆放位置,旨在想象物品的空间位置。两者均着力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学会表达,发展交流的能力。 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活动即加深了对立体图形的进一步认识,也让学生很好地锻炼了空间位置的定位,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游戏的过程中更形象具体地了解了几何体的一些实际特征,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环节三 巩固练习 1.你说我摆。 ①先放两个正方体; ②在两个正方体上面放两个圆柱。 ③在两个圆柱的上面放一个长方体。 ④在长方体上面放两个球。 2.找一找形状像 的物品,并与同伴说一说。 学生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发现,说一说。 生1:正方体的面的大小一样,所以无论正方体怎么摆都是一样的。 生2:圆柱横着放易滚动,两头是平平的面,竖放比较稳。 生3: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不完全一样,让长方体最大的面接触圆柱,这样放更稳定。 生1:柜子、纸箱 生2:魔方 生3:薯片桶、水杯、铅笔 生4:篮球、足球。网球 引导学生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图形的特征,加强对立体图形本质特征的认识。
环节四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交流想法。 生1:长方体和正方体摆放的时候比较稳定; 生2:圆柱竖着放比较稳定,横着放容易滚动; 生3:球非常容易滚动,可以向不同方向滚动。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小结课堂,提升总结、表达能力。
环节五 拓展练习 1.我说你搭。 长方体在正方体的左边,球在长方体的上面,正方体在圆柱的下面。(在下面正确组合图形的下边画“√”) 2.想一想,数一数。 下面每幅图中各有几个小正方体? 生: 生: 本环节考察的是对本节课的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观察能力,第2题引导学生利用图形的空间位置,判断和数一数小正方体的个数,发展空间观念。
环节六 课后活动 利用积木搭建一座摩天大楼,看看谁搭得最高,和爸爸妈妈分享你的搭建思路。 生:4 8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搭建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图形的空间位置。
13 / 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