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期中复习》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期中复习》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期中复习
教学内容分析:
在本节课上,我们将集中复习和巩固先前学习的内容,尤其是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核心知识点。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将有机会更深入地掌握这些概念,并在思维中构建更为坚实的记忆基础,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进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数学素养。本节课将采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将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索、分析并解决问题。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学生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0~10各数,会读、会写,并会进行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
2.会用“>”“<”或“=”表示数的大小,感知符号的功能,发展初步的符号意识。
3.能正确区分“几”和“第几”,培养学生用数表示事物个数或表示事物顺序的能力。
4.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用“>”“<”或“=”表示数的大小,能区分“几”和“第几”,能熟练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会用“>”“<”或“=”表示数的大小,能区分“几”和“第几”,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马上我们要迎来期中考试,我们首先来复习一下前两单元的知识点,说一说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自由说一说。 师:下面我们一起进入复习吧。 生1: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数》,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5以内数加与减》。 生2:第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0-10各数的读写,认识“几”和“第几”,认识“>”“<”和“=”;第二单元我们主要学了5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环节二 探究新知 活动1:0-10各数的认识 师:说一说0~10各数分别长什么样子?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自由说一说。 师:下面请看题,数一数,写一写。 学生独自数一数,然后自由说一说。 师:0除了表示一个也没有,还表示什么含义 师:书写数字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活动2:认识“几”和“第几” 出示图片: 师:观察图片,一共有几几只鸭子?从左往右数戴领结的鸭子排第几?从右往左数戴领结的鸭子排第几?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自由说一说。 师:“几”表示什么意思?它随数数方向的不同而改变吗?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自由说一说。 师:“第几”表示什么意思?它随数数方向的不同而改变吗? 活动三:认识“<”“>”和“=” 师:看图说一说,我们要怎样做,才知道谁多谁少? 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出谁和谁一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师:请看看下图,谁最多,谁最少? 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出谁最多,谁最少。 师:填一填,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自由说一说。 活动四:5以内数的加减法 课件出示: 师:说一说,加法的意义? 师:说一说加法算式及计算方法? 师:说一说,减法的意义? 师:说一说减法算式及计算方法? 师:观察下面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5-5=0 5+0=5 5-0=5 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自由说一说。 生:0像鸡蛋圆又圆,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秤东西,6像哨子嘟嘟叫,7像镰刀割青草,8像葫芦水中摇,9像勺子来盛饭,10像铅笔加鸡蛋。 生: 生:0除了表示一个也没有,还表示起点。 生: 生:书写时0~9都占田字格的左半格,都是一笔写成,10占一整格,两笔写成。 生:一共有5只鸭子,从左往右数戴领结的鸭子排第4,从右往左数戴领结的鸭子排第2。 生:“几”表示事物有多少,不随数数方向的不同而改变。 生:“第几”表示事物排列的序号,与数数的方向有关。 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大小。 生:杯子最多,勺子最少。 生1:4=4,4<5,3>2 生2:“=”两边的数字相同。 生3:“>” “<”开口对大数,尖头对小数。 生: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生:3+2=5,读作3加2等于5。 生:计算加法时我们可以采用点数法和接数法,这样能很快地计算出结果,即一个数加几,就接着这个数往后数几个数,数到几,和就是几。 生: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还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 生:5-2=3,读作5减2等于3。 生:计算减法时我们可以采用图示法和倒数法,这样能很快地计算出结果,即一个数减几,就接着这个数往前倒数几个数,倒数到几,差就是几。 生1: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 生2: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 生3:一个数减0,还得这个数。 生: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即同一幅图通常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引导学生说说0~10各数的样子,再写一写,并且说说0的两种含义,巩固0~10各数的认识,并强化学生的书写能力,养成良好d额数额习惯。 通过观察图片数一数,让学生总结“几”和“第几”的区别,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通过用“>”“<”或“=”填一填,让学生区分“>” “<”,并感知符号的功能,发展初步的符号意识。让学生理解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能很快地比较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和谁同样多。 通过观察情境图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 巩固练习 1.填一填,说一说。 2.想一想,写一写。 3.细心计算。 4.看一看,填一填。 5.哪一推数量正合适?画“√”。 6.比一比,最多的画“√”,最少的画“○”。 7.说一说,谁更靠近。 8.画一画,填一填。 9.□丽可以填几? □;里还可以填上其他数,答案不唯一。 10.连一连。 11.给下面算式按得数的大小进行排序。 生:在上面的数中,最小的是0,最大的是5;在上面的数中,比2小的有0,1;比4大的有5. 生: 生: 生:8, 1, 8, 7 生: 生: 生:小白兔更靠近。 生: 生: 生: 生: 引导学生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环节四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交流想法。 生1:认识0-10各数,会读写。 生2:认识了“几”和“第几” 生3:认识“>”“<”和“=” 生4: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小结课堂,提升总结、表达能力。
环节五 拓展延伸 1.想一想,填一填。 2.解决问题。 它们俩分别剩下几根胡萝卜? 谁剩下的多?在□里面画“√”。 生: 生: 本环节考察的是对本节课的知识的灵活运用,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
环节六 课后活动 综合实践: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制作成一张知识树。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动手制作梳理知识,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养成复习的好习惯。
13 / 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