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复习讲义三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精练(结构导图+知识梳理+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高清导图,放大更清晰。)1.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可以用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去乘一位数,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一个或两个“0”。2.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时,先用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去乘一位数,再把两次的积加起来。1.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时:要将一位数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2.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先将一位数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再从个位乘起,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乘到最高位上的数,最高位相乘满几十,就可以在最高位的前一位写几。3.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乘完所得的积要加上进位的数。4.和倍问题运用图示法:解答倍数问题的关键是找准1倍数,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画出线段图,借助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5.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没有0的乘法的方法完全相同,要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是0,要在本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不管多位数中间有几个0,都要用这样的方法依次相乘。6.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一位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 0.要使积最大,应选最大的两个数字,一个放在三位数的百位上,一个作为一位数。剩下的两个数字由大到小依次放在三位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由0时,把0放在数的末尾。1.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方法把两、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口算出积,所得的估算结果和算式中间要用约等号“ ≈ ”连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候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解决。2.解决“归一”问题解决归一问题时,第一步先求出单一量,第二步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是“正归一问题”。解决归一问题时,第一步先求出单一量,第二步求包含几个单一量,是“反归一问题”。根据给出的总量和数量,先求单一的量,再用这个单一的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果求另一个总量,用乘法计算;如果求另一个数量,用除法计算。3.解决“归总”问题先用单一量和数量求出总量,再用总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不管是求另一个数量,还是求另一个单一量,都用除法计算。解决两步计算的归总应用题,要分析已知和未知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十三大易错小知识点1、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后,要在积的末尾添0。2、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先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再用几十和几分别乘一位数,最后再相加。3、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一位数与哪个数位上的数相乘,所得的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4、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哪一位相乘满几十,一定要向前一位进位几。5、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某一位上的结果是整十数时,要先在本位上写“0”占位,再向前一位进位。6、在竖式计算中,个位相乘满十进上来的数要写得小一些,防止写大了误当成因数了。7、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8、0和任何数相加得这个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9、因数中间的0也要与一位数相乘,不能漏掉,每一次进位的数只能加在它的前一位上。10、用简便算法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因数末尾的0要落下来。11、估算时,一定要用“≈”连接。12、估算带钱问题时,应估大不估小,以免带的钱不够,因些,乘法估算要联系实际进行。13、解决问题时,要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先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再列式解答。【典例精讲1】(23-24三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体育场跑道每圈长200米,小明跑了4圈,再跑( )米就是1000米。A.200 B.100 C.400【答案】A【分析】1圈是200米,200乘4即可求出4圈的总长度,再用1000减这个积,即可解答此题。【详解】1000-200×4=1000-800=200(米)再跑200米就是1000米。故答案为:A【典例精讲2】(22-23三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下面方框中是( )的计算过程。10×3=30 3×3=9 30+9=39A.31×3 B.13×3 C.19×3【答案】B【分析】观察这组算式,第一个和第二个算式是分别用10和3乘3,第三个算式是将前两个算式的积相加。则这个计算过程表示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是10与3的和,一位数是3。据此解答。【详解】由分析得:方框中是13×3的计算过程。故答案为:B【典例精讲3】(22-23三年级上·贵州六盘水·期末)国庆期间,商场降价促销。李阿姨买了12块洗碗巾,一块洗碗巾3元。列竖式计算(如下图),竖式中里的“3”表示( )。A.3块洗碗巾30元 B.10块洗碗巾30元C.12块洗碗巾30元 D.1块洗碗巾3元【答案】B【分析】12×3是求12个洗碗布的总钱数,竖式计算时,先算3×2,求出2个洗碗巾的钱数,再算3×1,这的1表示1个十,求的是10块洗碗巾30元。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国庆期间,商场降价促销。李阿姨买了12块洗碗巾,一块洗碗巾3元。列竖式计算(如下图),竖式中里的“3”表示10块洗碗巾30元。故答案为:B【典例精讲4】(22-23三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要使345×□的积是一个三位数,□里最大填( )。A.3 B.2 C.1【答案】B【分析】要使345×□的积是一个三位数,那么□里的数不能大于3,□里填入2和3计算一下即可;据此解答。【详解】345×2=690,345×3=1035,则□里最大填2。故答案为:B【典例精讲5】(22-23三年级上·湖南长沙·开学考试)下边竖式中,□里应填( )。A.2 B.6 C.7【答案】C【分析】根据题干可知积的末尾是4,再由乘法口诀可知2×2=4,2×7=14,据此分别计算32×2与32×7的积,再结合积是三位数判断后选择即可。【详解】32×2=64,积是两位数;32×7=224,积是三位数;□里应填7。故答案为:C【典例精讲6】(23-24三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天猫商城某品牌蚕丝被大促销活动,满800元优惠50元,妈妈计划买2件蚕丝被,需要付( )元。A.402 B.800 C.854【答案】C【分析】每件蚕丝被452元,买2件蚕丝被需要2个452元,即用乘法列式计算买2件蚕丝被需要多少钱,再判断买2件蚕丝被的钱数是否超过了800元,若未超过则无优惠,若超过则用买2件蚕丝被的钱数减去50即可求得实际需要付的钱数。【详解】452×2=904(元)904>800904-50=854(元)需要付854元。故答案为:C【点睛】考查了运用整数乘法和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典例精讲7】(23-24三年级上·江西宜春·期末)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小的是( )。A.501+1×0 B.(501+1)×0 C.501×0+1 D.501×1+0【答案】B【分析】根据0的计算法则: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0乘任何数都得0,分别计算出四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即可。【详解】A.501+1×0=501+0=501B.(501+1)×0=502×0=0C.501×0+1=0+1=1D.501×1+0=501+0=5010<1<501,所以上列算式中,得数最小的是(501+1)×0。故答案为:B【典例精讲8】(23-24三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与240×5的积不相等的算式是( )。A.250×4 B.200×5+40×5 C.40×6×5【答案】A【分析】A.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算法:可以先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末尾0前面的数,再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据此分别求出240×5和250×4的积;B.先把240分成整百数和两位数,再用这两个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C.因为40×6=240,所以40×6×5=240×5。【详解】240×5=1200A.250×4=1000B.240×5=(200+40)×5=200×5+40×5=1000+200=1200C.40×6×5=240×5=1200所以与240×5的积不相等的算式是250×4。故答案为:A【典例精讲9】(23-24三年级上·贵州六盘水·期末)小丽家到公交站530米,他平均每分钟走91米。若按此速度,他能否赶上6分钟后到站的公交车?下列估算合理的是( )。A.红红:100×6=600(米),600>530,能B.明明:90×6=540(米),540>530,能C.欢欢:95×6=570(米),570>530,能【答案】B【分析】A.小丽1分钟走91米,将91看作100,将其看大了,计算的得数也比实际6分钟的长;B.计算时将91米估小了,看作90,而90与6的积是540,实际6分钟走的路程比540多,而小丽家到公交站只有530米,能说明问题;C.把91看作95,把91看大了,所得的得数570也比实际6分钟走的路程多,不能说明实际走的路程与530的大小关系。【详解】A.此方法计算的路程,比实际6分钟走的多,不能说明6分钟能到公交站,此估算法不合理;B.此方法计算的路程比6分钟实际走的路程少,而这个数540比530大,此估算方法合理;C.此方法估算的路程比6分钟实际走的多,这个数570比530大,不能说明6分钟能到公交站,此估算法不合理;故答案为:B【典例精讲10】(23-24三年级上·福建莆田·期末)刘叔叔买了3张火车票,付了1000元又找回了一些零钱。估一估,他买的票每张是( )元。A.198 B.202 C.310 D.405【答案】C【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如下:用一位数分别从三位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依次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用火车票的张数乘每个选项中的价钱,然后进行估算判断即可。【详解】A.198×3≈200×3=600(元)所以只需付600元即可,不需要付1000元,不符合题意。B.202×3≈200×3=600(元)所以只需付600元即可,不需要付1000元,不符合题意。C.310×3≈300×3=900(元)所以需付1000元,符合题意。D.405×3≈400×3=1200(元)1200>1000所以付1000元不够,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选择题1.(23-24三年级上·山东临沂·期末)要使341×的积是四位数,里的数字最小可以填( )。A.2 B.3 C.42.(23-24三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3□4×8,下面三个数中,( )可能是它的积。A.2832 B.2032 C.27563.(23-24三年级上·福建福州·期末)一个山羊的体重约60千克,一头老虎的体重比一头山羊的4倍比还多一点,老虎的体重可能是( )千克。A.305 B.252 C.2404.(23-24三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计算420×6时,420 中的“2”与乘数“6”相乘得“12”,这里的“12”表示( )。A.12个一 B.12个十 C.12个百5.(23-24三年级上·福建福州·期末)下面是三名同学计算12×3的思考过程,其中合理的是( )。A. B. C.6.(23-24三年级上·广东东莞·期末)小明计算4 时,把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看成了5,计算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多了( )。A.5 B.50 C.207.(23-24三年级上·天津滨海新·期末)要使□71×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A.2 B.3 C.48.(23-24三年级上·浙江宁波·期末)下面算式中,得数小于800的是( )。A. B. C.9.(23-24三年级上·广东广州·期末)亮亮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15页,看了5天后,一共看了( )页。A.3 B.20 C.7510.(23-24三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同学们劳动课需要用到彩纸,一包100张彩纸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全班用了410张彩纸,这些彩纸摞起来大约厚( )。A.4厘米 B.4分米 C.410厘米11.(23-24三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一根丝带对折两次后,长24厘米,这根丝带原来长( )厘米。A.6 B.48 C.9612.(23-24三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在计算198×6时,不小心把198抄写成了98,那么计算的结果和正确的结果相差( )。A.6个100 B.1个100 C.6个113.(24-25三年级上·全国·期末)392×4≈( )。A.1600 B.1200 C.200014.(23-24三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末)计算126×4时,用126十位上的2乘4得( )。A.8 B.80 C.80015.(23-24三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一盒彩色笔14元,买6盒同样的彩色笔所付的钱数一定( )。A.比60元少 B.比120元多 C.比60元多,比120元少16.(23-24三年级上·新疆吐鲁番·期末)0×9+8的计算结果是( )。A.17 B.0 C.817.(23-24三年级上·贵州黔南·期末)24×5的积的末尾有( )个0。A.1 B.2 C.318.(23-24三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体育场跑道每圈长200米,小明跑了4圈,再跑( )米就是1000米。A.200 B.100 C.40019.(23-24三年级上·江西宜春·期末)运动会上,小红100米用时16秒,小亮400米用时80秒,小军800米用了150秒,谁跑得最快?( )A.小红 B.小亮 C.小军20.(23-24三年级上·江西宜春·期末)的积最接近1500,□里的数字是( )。A.4 B.5 C.621.(23-24三年级上·福建福州·期末)华侨电影院有一间电影放映厅,每排有23个座位,共有9排,三年级有175人。明明针对这些信息提出了一个能用估算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 )。A.放映厅能坐多少人? B.放映厅够坐吗? C.还剩下多少个座位?22.(23-24三年级上·宁夏固原·期末)334×3的积的最高位是( )。A.百位 B.千位 C.万位23.(23-24三年级上·重庆巴南·期末)小明每分钟可以完成12~15道口算题,他5分钟完成( )道。A.45 B.65 C.9024.(23-24三年级上·广东广州·期末)用竖式计算473×6时,其中4×6得到24表示( )。A.24个一 B.24个十 C.24个百25.(23-24三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估一估,下面( )算式的乘积在500~600之间。A.52×9 B.92×6 C.206×326.(23-24三年级上·山东菏泽·期末)实验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每个班有学生45人,每人完成2件小制作。算式表示( )。A.三年级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B.每班学生完成多少件小制作C.三年级学生一共完成多少件小制作27.(23-24三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王老师买了22支钢笔,每支钢笔9元钱,王老师一共花了多少钱?如图中虚线所框中的数的含义正确的是( )。A.2支钢笔一共花18元 B.20支钢笔一共花180元 C.22支钢笔一共花198元28.(23-24三年级上·广东东莞·期末)一台学习机495元,如果买5台,大约带( )元就足够了。A.2000 B.2400 C.250029.(23-24三年级上·广东广州·期末)计算665×9时,用665百位上的6乘9,表示的意义是( )。A.九个六 B.九个六十 C.九个六百30.(23-24三年级上·广东广州·期末)503×5的积的中间( )个0。A.0 B.1 C.231.(23-24三年级上·新疆喀什·期末)24×7与( )的结果相同。A.27×4 B.47×2 C.6×2832.(23-24三年级上·新疆克孜勒苏·期末)下面的算式中,积最接近1600的是( )。A.296×8 B.5×296 C.798×233.(23-24三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末)500连续减3个120后,结果是( )。A.380 B.240 C.14034.(23-24三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长是30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米。A.60 B.90 C.12035.(23-24三年级上·新疆哈密·期末)要使□28×3的积是三位数,□中最大能填( )。A.2 B.3 C.436.(23-24三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不计算,估一估计算结果最接近1000的算式是( )。A.387+592 B.1016-154 C.251×437.(23-24三年级上·山东菏泽·期末)图中,竖式○中的4表示( )。A.4个十 B.4个百 C.4个千38.(23-24三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下边竖式中的“92”表示的是( )。A.92个一 B.92个十 C.92个百39.(23-24三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成成沿着400米长的环形跑道跑了5圈,他一共跑了( )。A.2000千米 B.200米 C.2千米40.(23-24三年级上·浙江温州·期末)买123本练习本,每本3元,列式计算(如图),方框的“6”表示( )。A.2本练习本60元 B.20本练习本60元 C.2本练习本6元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复习讲义三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精练(结构导图+知识梳理+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高清导图,放大更清晰。)1.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可以用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去乘一位数,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一个或两个“0”。2.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时,先用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去乘一位数,再把两次的积加起来。1.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时:要将一位数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2.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先将一位数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再从个位乘起,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乘到最高位上的数,最高位相乘满几十,就可以在最高位的前一位写几。3.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乘完所得的积要加上进位的数。4.和倍问题运用图示法:解答倍数问题的关键是找准1倍数,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画出线段图,借助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5.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没有0的乘法的方法完全相同,要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是0,要在本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不管多位数中间有几个0,都要用这样的方法依次相乘。6.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一位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 0.要使积最大,应选最大的两个数字,一个放在三位数的百位上,一个作为一位数。剩下的两个数字由大到小依次放在三位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由0时,把0放在数的末尾。1.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方法把两、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口算出积,所得的估算结果和算式中间要用约等号“ ≈ ”连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候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解决。2.解决“归一”问题解决归一问题时,第一步先求出单一量,第二步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是“正归一问题”。解决归一问题时,第一步先求出单一量,第二步求包含几个单一量,是“反归一问题”。根据给出的总量和数量,先求单一的量,再用这个单一的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果求另一个总量,用乘法计算;如果求另一个数量,用除法计算。3.解决“归总”问题先用单一量和数量求出总量,再用总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不管是求另一个数量,还是求另一个单一量,都用除法计算。解决两步计算的归总应用题,要分析已知和未知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十三大易错小知识点1、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后,要在积的末尾添0。2、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先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再用几十和几分别乘一位数,最后再相加。3、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一位数与哪个数位上的数相乘,所得的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4、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哪一位相乘满几十,一定要向前一位进位几。5、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某一位上的结果是整十数时,要先在本位上写“0”占位,再向前一位进位。6、在竖式计算中,个位相乘满十进上来的数要写得小一些,防止写大了误当成因数了。7、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8、0和任何数相加得这个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9、因数中间的0也要与一位数相乘,不能漏掉,每一次进位的数只能加在它的前一位上。10、用简便算法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因数末尾的0要落下来。11、估算时,一定要用“≈”连接。12、估算带钱问题时,应估大不估小,以免带的钱不够,因些,乘法估算要联系实际进行。13、解决问题时,要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先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再列式解答。【典例精讲1】(23-24三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体育场跑道每圈长200米,小明跑了4圈,再跑( )米就是1000米。A.200 B.100 C.400【答案】A【分析】1圈是200米,200乘4即可求出4圈的总长度,再用1000减这个积,即可解答此题。【详解】1000-200×4=1000-800=200(米)再跑200米就是1000米。故答案为:A【典例精讲2】(22-23三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下面方框中是( )的计算过程。10×3=30 3×3=9 30+9=39A.31×3 B.13×3 C.19×3【答案】B【分析】观察这组算式,第一个和第二个算式是分别用10和3乘3,第三个算式是将前两个算式的积相加。则这个计算过程表示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是10与3的和,一位数是3。据此解答。【详解】由分析得:方框中是13×3的计算过程。故答案为:B【典例精讲3】(22-23三年级上·贵州六盘水·期末)国庆期间,商场降价促销。李阿姨买了12块洗碗巾,一块洗碗巾3元。列竖式计算(如下图),竖式中里的“3”表示( )。A.3块洗碗巾30元 B.10块洗碗巾30元C.12块洗碗巾30元 D.1块洗碗巾3元【答案】B【分析】12×3是求12个洗碗布的总钱数,竖式计算时,先算3×2,求出2个洗碗巾的钱数,再算3×1,这的1表示1个十,求的是10块洗碗巾30元。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国庆期间,商场降价促销。李阿姨买了12块洗碗巾,一块洗碗巾3元。列竖式计算(如下图),竖式中里的“3”表示10块洗碗巾30元。故答案为:B【典例精讲4】(22-23三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要使345×□的积是一个三位数,□里最大填( )。A.3 B.2 C.1【答案】B【分析】要使345×□的积是一个三位数,那么□里的数不能大于3,□里填入2和3计算一下即可;据此解答。【详解】345×2=690,345×3=1035,则□里最大填2。故答案为:B【典例精讲5】(22-23三年级上·湖南长沙·开学考试)下边竖式中,□里应填( )。A.2 B.6 C.7【答案】C【分析】根据题干可知积的末尾是4,再由乘法口诀可知2×2=4,2×7=14,据此分别计算32×2与32×7的积,再结合积是三位数判断后选择即可。【详解】32×2=64,积是两位数;32×7=224,积是三位数;□里应填7。故答案为:C【典例精讲6】(23-24三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天猫商城某品牌蚕丝被大促销活动,满800元优惠50元,妈妈计划买2件蚕丝被,需要付( )元。A.402 B.800 C.854【答案】C【分析】每件蚕丝被452元,买2件蚕丝被需要2个452元,即用乘法列式计算买2件蚕丝被需要多少钱,再判断买2件蚕丝被的钱数是否超过了800元,若未超过则无优惠,若超过则用买2件蚕丝被的钱数减去50即可求得实际需要付的钱数。【详解】452×2=904(元)904>800904-50=854(元)需要付854元。故答案为:C【点睛】考查了运用整数乘法和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典例精讲7】(23-24三年级上·江西宜春·期末)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小的是( )。A.501+1×0 B.(501+1)×0 C.501×0+1 D.501×1+0【答案】B【分析】根据0的计算法则: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0乘任何数都得0,分别计算出四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即可。【详解】A.501+1×0=501+0=501B.(501+1)×0=502×0=0C.501×0+1=0+1=1D.501×1+0=501+0=5010<1<501,所以上列算式中,得数最小的是(501+1)×0。故答案为:B【典例精讲8】(23-24三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与240×5的积不相等的算式是( )。A.250×4 B.200×5+40×5 C.40×6×5【答案】A【分析】A.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算法:可以先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末尾0前面的数,再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据此分别求出240×5和250×4的积;B.先把240分成整百数和两位数,再用这两个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C.因为40×6=240,所以40×6×5=240×5。【详解】240×5=1200A.250×4=1000B.240×5=(200+40)×5=200×5+40×5=1000+200=1200C.40×6×5=240×5=1200所以与240×5的积不相等的算式是250×4。故答案为:A【典例精讲9】(23-24三年级上·贵州六盘水·期末)小丽家到公交站530米,他平均每分钟走91米。若按此速度,他能否赶上6分钟后到站的公交车?下列估算合理的是( )。A.红红:100×6=600(米),600>530,能B.明明:90×6=540(米),540>530,能C.欢欢:95×6=570(米),570>530,能【答案】B【分析】A.小丽1分钟走91米,将91看作100,将其看大了,计算的得数也比实际6分钟的长;B.计算时将91米估小了,看作90,而90与6的积是540,实际6分钟走的路程比540多,而小丽家到公交站只有530米,能说明问题;C.把91看作95,把91看大了,所得的得数570也比实际6分钟走的路程多,不能说明实际走的路程与530的大小关系。【详解】A.此方法计算的路程,比实际6分钟走的多,不能说明6分钟能到公交站,此估算法不合理;B.此方法计算的路程比6分钟实际走的路程少,而这个数540比530大,此估算方法合理;C.此方法估算的路程比6分钟实际走的多,这个数570比530大,不能说明6分钟能到公交站,此估算法不合理;故答案为:B【典例精讲10】(23-24三年级上·福建莆田·期末)刘叔叔买了3张火车票,付了1000元又找回了一些零钱。估一估,他买的票每张是( )元。A.198 B.202 C.310 D.405【答案】C【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如下:用一位数分别从三位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依次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用火车票的张数乘每个选项中的价钱,然后进行估算判断即可。【详解】A.198×3≈200×3=600(元)所以只需付600元即可,不需要付1000元,不符合题意。B.202×3≈200×3=600(元)所以只需付600元即可,不需要付1000元,不符合题意。C.310×3≈300×3=900(元)所以需付1000元,符合题意。D.405×3≈400×3=1200(元)1200>1000所以付1000元不够,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选择题1.(23-24三年级上·山东临沂·期末)要使341×的积是四位数,里的数字最小可以填( )。A.2 B.3 C.4【答案】B【分析】依次计算341×2、341×3、341×4…从几开始,341乘几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就应该填几。【详解】341×2=682341×3=10231023是个四位数因此,里的数字最小可以填3故答案为:B2.(23-24三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3□4×8,下面三个数中,( )可能是它的积。A.2832 B.2032 C.2756【答案】A【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将□最小的值0和最大的9分别带入算式中,选出合适的选项即可。【详解】304×8=2432,394×8=3152A.2432<2832<3152,符合题意;B.2032<2432,不符合题意;C.个位上4×8=32,积的个位上一定是2,2756不符合题意。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3□4×8,下面三个数中,2832可能是它的积。故答案为:A3.(23-24三年级上·福建福州·期末)一个山羊的体重约60千克,一头老虎的体重比一头山羊的4倍比还多一点,老虎的体重可能是( )千克。A.305 B.252 C.240【答案】B【分析】山羊体重的4倍等于60×4=240(千克),老虎的体重比山羊的4倍多一点,也就是比240大一点,再判断各个数据与240的关系即可解答。【详解】60×4=240(千克)A.305比240大很多,不符合题意; B.252比240大一点,符合题意;C.240与240相等,不符合题意;所以老虎的体重可能是252千克。故答案为:B4.(23-24三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计算420×6时,420 中的“2”与乘数“6”相乘得“12”,这里的“12”表示( )。A.12个一 B.12个十 C.12个百【答案】B【分析】420是一个三位数,420中的“2”位于十位上,表示2个十;因此这个“2”与其他数相乘,得到的是几,就是表示几个十。【详解】根据分析可得,420中的“2”与乘数“6”相乘得到的“12”表示12个十。故答案为:B5.(23-24三年级上·福建福州·期末)下面是三名同学计算12×3的思考过程,其中合理的是( )。A. B. C.【答案】A【分析】(1)一排12个圆,3排就有(12×3)个圆;(2)左边一排6个圆,2排就有(6×2)个圆,右边有3个圆,合起来就有(6×2+3)个圆;(3)一排6个圆,2排就有(6×2)个圆,去掉3个圆,还有(6×2-3)个圆;【详解】A.图形表示的算式是12×3。 B.图形表示的算式是6×2+3。 C.图形表示的算式是6×2-3。所以三名同学计算12×3的思考过程,其中合理的是A。故答案为:A6.(23-24三年级上·广东东莞·期末)小明计算4 时,把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看成了5,计算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多了( )。A.5 B.50 C.20【答案】B【分析】把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看成了5,就是第一个因数多了1个十,即10。根据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可知,一个因数增加10,则积增加10个5,即10×5=50。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0×5=50计算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多了50。故答案为:B7.(23-24三年级上·天津滨海新·期末)要使□71×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A.2 B.3 C.4【答案】B【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将每个选项的数字代入算式计算,选出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的数,据此解答即可。【详解】A.271×3=813,积是三位数,不符合题意;B.371×3=1113,积是四位数,符合题意;C.471×3=1413,符合题意。3<4,要使□71×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3。故答案为:B8.(23-24三年级上·浙江宁波·期末)下面算式中,得数小于800的是( )。A. B. C.【答案】C【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分别计算出每个选项的结果,选出小于800的即可。【详解】A.413×2=826,826>800,不符合题意;B.473+329=802,802>800,不符合题意;C.903-198=705,705<800,符合题意。得数小于800的是903-198。故答案为:C9.(23-24三年级上·广东广州·期末)亮亮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15页,看了5天后,一共看了( )页。A.3 B.20 C.75【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用每天看的页数乘看的天数,求得的就是5天看的页数,代入数据计算。【详解】5×15=75(页)所以一共看了75页。故答案为:C10.(23-24三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同学们劳动课需要用到彩纸,一包100张彩纸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全班用了410张彩纸,这些彩纸摞起来大约厚( )。A.4厘米 B.4分米 C.410厘米【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一包100张彩纸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100×4=400(张),410张大约是4包,一包的厚度乘4,即可求出这些彩纸摞起来大约的厚度,据此选择即可。【详解】100×4=400(张)4×1=4(厘米)这些彩纸摞起来大约厚4厘米。故答案为:A11.(23-24三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一根丝带对折两次后,长24厘米,这根丝带原来长( )厘米。A.6 B.48 C.96【答案】C【分析】每对折一次,彩带每段的长度就是原来的一半,先用最后每段的长度乘2,得出对折一次后每段的长度,再乘2,就是彩带原来的长度。【详解】24×2×2=48×2=96(厘米)这根丝带原来长96厘米。12.(23-24三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在计算198×6时,不小心把198抄写成了98,那么计算的结果和正确的结果相差( )。A.6个100 B.1个100 C.6个1【答案】A【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198×6和98×6相差的就是100×6的积,据此选择即可。【详解】198×6=8×6+90×6+100×698×6=8×6+90×6计算的结果和正确的结果相差6个100。故答案为:A13.(24-25三年级上·全国·期末)392×4≈( )。A.1600 B.1200 C.2000【答案】A【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将三位数估成整十数或整百数,相乘即可求解,据此选择即可。【详解】392×4≈400×4=1600392×4≈1600故答案为:A14.(23-24三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末)计算126×4时,用126十位上的2乘4得( )。A.8 B.80 C.800【答案】B【分析】126×4中,126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4在个位上,表示4个一,所以用126十位上的2乘4得8个十,即80,据此即可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计算126×4时,用126十位上的2乘4得80。故答案为:B15.(23-24三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一盒彩色笔14元,买6盒同样的彩色笔所付的钱数一定( )。A.比60元少 B.比120元多 C.比60元多,比120元少【答案】C【分析】一盒彩色笔14元,求买6盒同样的彩色笔要多少钱,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4×6。据此解答。【详解】14×6=84(元)84元比60元多,比120元少。故答案为:C16.(23-24三年级上·新疆吐鲁番·期末)0×9+8的计算结果是( )。A.17 B.0 C.8【答案】C【分析】根据运算顺序,先算0×9,再加上8即可。注意:0乘任何数都得0。【详解】0×9+8=0+8=80×9+8的计算结果是8。故答案为:C17.(23-24三年级上·贵州黔南·期末)24×5的积的末尾有( )个0。A.1 B.2 C.3【答案】A【分析】用5依次去乘个位上的4和十位上的2,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出24×5的计算结果即可判断积末尾有几个0,据此解题。【详解】24×5=12024×5的积的末尾有1个0。故答案为:A18.(23-24三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体育场跑道每圈长200米,小明跑了4圈,再跑( )米就是1000米。A.200 B.100 C.400【答案】A【分析】1圈是200米,200乘4即可求出4圈的总长度,再用1000减这个积,即可解答此题。【详解】1000-200×4=1000-800=200(米)再跑200米就是1000米。故答案为:A19.(23-24三年级上·江西宜春·期末)运动会上,小红100米用时16秒,小亮400米用时80秒,小军800米用了150秒,谁跑得最快?( )A.小红 B.小亮 C.小军【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小军800米用了150秒,小红100米用时16秒,小军跑的米数是小红的8倍,即8个100米,用16×8,求出小红800米用时的秒数;小军跑的米数是小亮的2倍,即2个400米,用80×2,求出小亮800米用时的秒数,赛跑比赛中,相同路程,谁用时越短,谁的速度越快,据此比较三人比赛用时大小即可解答。【详解】16×8=128(秒)80×2=160(秒)128秒<150秒<160秒运动会上,小红100米用时16秒,小亮400米用时80秒,小军800米用了150秒,小红跑得最快。故答案为:A20.(23-24三年级上·江西宜春·期末)的积最接近1500,□里的数字是( )。A.4 B.5 C.6【答案】A【分析】估算一般是找的这个三位数最接近的整百数来估算,1500÷3=500,那么□97最接近500应填4。【详解】1500÷3=500,中□97最接近500应填4。故答案为:A21.(23-24三年级上·福建福州·期末)华侨电影院有一间电影放映厅,每排有23个座位,共有9排,三年级有175人。明明针对这些信息提出了一个能用估算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 )。A.放映厅能坐多少人? B.放映厅够坐吗? C.还剩下多少个座位?【答案】B【分析】根据每排有23个座位,共有9排,用每排的座位数乘排数即可求出这个放映厅可以坐的人数,估算时可以把每排的座位数看成接近整十进行计算,又知道三年级的人数,使用估算只能大概进行比较,不能够求出准确数值。【详解】A.放映厅能坐多少人?是求准确数值,不符合;B.放映厅够坐吗?是估算数值,符合;C.还剩下多少个座位?是求准确数值,不符合。即明明针对这些信息提出了一个能用估算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放映厅够坐吗?)。故答案为:B22.(23-24三年级上·宁夏固原·期末)334×3的积的最高位是( )。A.百位 B.千位 C.万位【答案】B【分析】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个位和个位要对齐,数位多的放上面,用一位数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满十进一,计算出结果,再选择。【详解】334×3=1002即334×3的积的最高位是千位。故答案为:B23.(23-24三年级上·重庆巴南·期末)小明每分钟可以完成12~15道口算题,他5分钟完成( )道。A.45 B.65 C.90【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明每分钟最少可以完成12道口算题,最多可以完成15道口算题,12和15分别乘5,求出5分钟最少和最多可以完成的口算题道数,大于等于最少完成的口算题道数,小于等于最多可以完成口算题道数的即符合要求,据此即可解答。【详解】12×5=60(道)15×5=75(道)大于等于60,小于等于75的只有65,所以他5分钟完成65道。故答案为:B24.(23-24三年级上·广东广州·期末)用竖式计算473×6时,其中4×6得到24表示( )。A.24个一 B.24个十 C.24个百【答案】C【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用竖式计算473×6时,4在百位上,表示4个百,所以4×6得到24表示24个百,据此解答即可。【详解】用竖式计算473×6时,其中4×6得到24表示24个百。故答案为:C25.(23-24三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估一估,下面( )算式的乘积在500~600之间。A.52×9 B.92×6 C.206×3【答案】B【分析】在乘法估算中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乘数看作是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计算。据此将每项的算式进行估算,找出它们的积在500~600之间的数即可。【详解】A.52×9≈50×9=450B.92×6≈90×6=540C.206×3≈200×3=600所以,上面92×6算式的乘积在500~600之间。故答案为:B26.(23-24三年级上·山东菏泽·期末)实验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每个班有学生45人,每人完成2件小制作。算式表示( )。A.三年级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B.每班学生完成多少件小制作C.三年级学生一共完成多少件小制作【答案】A【分析】45是1个班的学生人数,三年级共有4个班,由此可知45乘4求的是4个班的总人数。【详解】45×4,求的是三年级的学生总数。故答案为:A27.(23-24三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王老师买了22支钢笔,每支钢笔9元钱,王老师一共花了多少钱?如图中虚线所框中的数的含义正确的是( )。A.2支钢笔一共花18元 B.20支钢笔一共花180元 C.22支钢笔一共花198元【答案】B【分析】根据乘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关系,去分析虚线框中的数是怎么得到的;再结合题目中的数所代表的量去分析虚线框中的数的含义。【详解】虚线框中的18是乘数9与乘数22十位上的2的乘积,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因此这个2与9相乘得到的是18个十,即180;又因为20是钢笔的数量,9是钢笔的单价,因此虚线所框中的数的含义是20支钢笔一共花了180元。故答案为:B28.(23-24三年级上·广东东莞·期末)一台学习机495元,如果买5台,大约带( )元就足够了。A.2000 B.2400 C.2500【答案】C【分析】用每台学习机的价格乘购买的台数即可求出需要的钱数,在计算时可以将每台学习机的钱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进行计算,即可求出大约需要的钱数。【详解】495×5≈500×5=2500(元)即大约带2500元就足够了。故答案为:C29.(23-24三年级上·广东广州·期末)计算665×9时,用665百位上的6乘9,表示的意义是( )。A.九个六 B.九个六十 C.九个六百【答案】C【分析】百位上的6表示600,即为9×600,根据乘法的意义,即可求出用665百位上的6乘9,表示的意义是九个六百。【详解】据分析可知:9×600=5400计算665×9时,用665百位上的6乘9,表示的意义是九个六百。故答案为:C30.(23-24三年级上·广东广州·期末)503×5的积的中间( )个0。A.0 B.1 C.2【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先计算出503与5的积,再做出判断选择即可解决。【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得:503×5=2515所以503×5的积的中间有0个0。故答案为:A31.(23-24三年级上·新疆喀什·期末)24×7与( )的结果相同。A.27×4 B.47×2 C.6×28【答案】C【分析】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个位和个位要对齐,数位多的放上面,用一位数分别与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满十进一即可。根据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求出结果,再选择即可。【详解】24×7=168A.27×4=108,不符合;B.47×2=94,不符合;C.6×28=168,符合;即24×7与6×28的结果相同。故答案为:C32.(23-24三年级上·新疆克孜勒苏·期末)下面的算式中,积最接近1600的是( )。A.296×8 B.5×296 C.798×2【答案】C【分析】把算式中的整数看作与它相近的整百数,再计算解答。【详解】A.296×8≈300×8=2400B.5×296≈5×300=1500C.798×2≈800×2=1600因此积最接近1600的是798×2。故答案为:C33.(23-24三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末)500连续减3个120后,结果是( )。A.380 B.240 C.140【答案】C【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120乘3等于3个120,用500减120乘3的积即可解答。【详解】500-120×3=500-360=140500连续减3个120后,结果是140。故答案为:C34.(23-24三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长是30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米。A.60 B.90 C.120【答案】C【分析】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的长度乘2等于对折一次后的长度,再乘2即等于这根绳子原来的长度,据此即可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列式为:30×2×2=60×2=120(米)所以这根绳子原来长120米。故答案为:C35.(23-24三年级上·新疆哈密·期末)要使□28×3的积是三位数,□中最大能填( )。A.2 B.3 C.4【答案】B【分析】最大的三位数是999,999÷3=333,要使□32×3的积是三位数,则□32要小于或等于333,据此解答。【详解】999÷3=333,要使□32×3的积是三位数,则□32要小于或等于333,则□里可以填3,2,1,最大能填3。故答案为:B36.(23-24三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不计算,估一估计算结果最接近1000的算式是( )。A.387+592 B.1016-154 C.251×4【答案】C【分析】运用估算的方法对各个算式计算,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估算,据此解答即可。【详解】A.387+592≈390+590=980B.1016-154≈1000-150=850C.251×4≈250×4=1000故答案为:C37.(23-24三年级上·山东菏泽·期末)图中,竖式○中的4表示( )。A.4个十 B.4个百 C.4个千【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十位上的8乘6得48,向前一位也就是百位进4,所以4代表的是4个百。【详解】由分析可知,竖式〇中的4表示4个百。故答案为:B38.(23-24三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下边竖式中的“92”表示的是( )。A.92个一 B.92个十 C.92个百【答案】B【分析】观察竖式可知,92是因数4和23个十相乘的结果,是92个十,据此即可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4与23个十的积是92个十。故答案为:B39.(23-24三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成成沿着400米长的环形跑道跑了5圈,他一共跑了( )。A.2000千米 B.200米 C.2千米【答案】C【分析】用环形跑道的长度乘跑的圈数等于跑的路程,再根据1千米=1000米,把单位换算成千米即可,据此作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列式为:400×5=2000(米)2000米=2千米所以他一共跑了2千米。故答案为:C40.(23-24三年级上·浙江温州·期末)买123本练习本,每本3元,列式计算(如图),方框的“6”表示( )。A.2本练习本60元 B.20本练习本60元 C.2本练习本6元【答案】B【分析】用总本数乘每本的价钱,即可求解。123中的2,在十位上,表示20本,用20本练习本乘3,就是60元。【详解】据分析可知:20×3=60(本)所以方框的“6”表示20本练习本60元。故答案为:B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核心素养-选择题篇大题型)单元复习讲义(结构导图+知识梳理+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学生版).docx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核心素养-选择题篇大题型)单元复习讲义(结构导图+知识梳理+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