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平等四边形和梯形》 单元复习讲义四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精练(结构导图+素养目标+知识梳理+易错集锦+专项精练)(高清导图,放大更清晰。)一、核心素养目标:1、数学运算: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2、空间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发展空间几何直观。3、问题解决: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4、数学表达:学生能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有效的数学交流。二、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识别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2、学生能够通过操作、观察和推理,探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3、学生能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态度。4、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生活中的相关图形面积等。1、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2、平行(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2)如图:直线a平行于直线b,可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3、垂直(1)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3)如图:直线a与b互相垂直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4、画垂线(1)边线重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2)平移找点:平移三角尺找到直线上的点;(3)画线标号:用笔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垂线,在垂足处标出直角符号。(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5、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先画出一条线段,然后过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画与这条线段垂直的线段,最后连接这两条垂直线段的另外的端点。1、平行四边形(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2)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3)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4)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对边之间的高长度相等;对边之间的高互相平行。(5)平行四边形有不稳定性,容易变形。2、梯形(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2)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腰 。梯形上底和下底之间的垂直线段叫梯形的高。(3)特殊的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1、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3、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4、梯形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1、无论是平行还是垂直,都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只有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才能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3、把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任意一点的连线误认为是点到直线的距离。4、用三角尺画垂线时,要沿直角边画线。5、画长方形时,先画出长方形的长(或宽),再用画垂线的方法画出长方形。6、平行四边形的高通常是从平行四边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即底和高是一一对应的。7、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但过一个顶点只能画2条高。8、梯形的高有无数条,但过一个顶点向对边只能画1条高。9、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互相平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计算题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答案】22厘米;22厘米【详解】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三角形的周长就是三条边长度的和,梯形的周长就是四条边长度的和.解:三角形三条边长度加起来就是三角形的周长,即10+5+7=22厘米;梯形四条边加起来的和就是梯形周长,即5+4+5+8=22厘米.考点:规则图形周长的计算.2.计算下列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单位:分米)【答案】①200分米;②42分米【分析】围成封闭图形的一周的长叫做图形的周长,根据周长的定义,即可解答。①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即可算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②正方形的每条边长度都相等,由图形可知,这个正方形其中一边靠墙,用正方形的边长乘3,即可算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详解】①(55+45)×2=100×2=200(分米)②14×3=42(分米)3.求图形的周长。【答案】【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底边+斜边)×2,底边长是18米,斜边长是11米,代入数据,即可求得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据此解答。【详解】4.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答案】三角形的周长是41厘米,梯形的周长是61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详解】试题分析:三角形的周长=三条边的长度和;梯形的周长=上底+下底+两条腰的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它们的周长公式解答.解:(1)17+15+9=41(厘米);(2)11+20+15+15=61(厘米);(3)(10+5)×2=30(厘米);答:三角形的周长是41厘米,梯形的周长是61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的周长的意义,掌握它们的周长的计算方法.5.求下面图形的周长.【答案】6+10+12+8=36(厘米)【详解】略6.计算图形的周长(单位:分米)【答案】2×(12+6)=2×18=36(分米);5×4=20(分米);4+10+2×5=4+10+10=24(分米)【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菱形的周长公式,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求解.解:2×(12+6)=2×18=36(分米);5×4=20(分米);4+10+2×5=4+10+10=24(分米).点评:考查了常见图形的周长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2(a+b);菱形的周长公式:C=4a;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C=上底+下底+腰×2.7.我能算出下列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答案】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梯形的周长是17厘米【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梯形的周长=上下底之和+两条腰的长度,据此即可解答问题.解:4×4=16(厘米),2+6+4+5=17(厘米),答: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梯形的周长是17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周长的定义及求解方法.8.求出下面三个图形的周长.(1) (2)【答案】(1)16厘米(2)14米【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底+腰)×2.【详解】(1)(3+5)×2=8×2=16(厘米)答:长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2)(3+4)×2=14(米)答:长方形的周长是14米.9.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1) (2)(3) (4)【答案】(1)38米;(2)32分米(3)58厘米;(4)48厘米【分析】(1)已知长方形的长与宽,要求长方形的周长,根据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列式解答;(2)已知正方形的边长,要求正方形的周长,用公式: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边长×4,据此列式解答;(3)已知梯形各边的长度,要求梯形的周长,将各边的长度相加即可;(4)根据题意可知,利用平移的方法,可以将此图形的周长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两条4厘米的线段长度,据此列式解答。【详解】(1)(12+7)×2=19×2=38(米)(2)8×4=32(分米)(3)11+12+15+20=58(厘米)(4)(8+12)×2+4×2=20×2+8=40+8=48(厘米)10.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答案】16米;24米14米;32米【分析】长方形的周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都可以用一组邻边的和乘2来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用边长乘4即可,图4不规则图形可以通过平移,得到一个正方形,然后再按照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详解】图1:(5+3)×2=8×2=16(米)图2:6×4=24(米)图3:(4+3)×2=7×2=14(米)图4:如图所示8×4=32(米)1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答案】22厘米; 32厘米【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C=(a+b)×2,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解答。【详解】(4+7)×2=11×2=22(厘米)8×4=32(厘米)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22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12.计算出下列图形的周长。【答案】36厘米;38厘米【分析】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条边的长度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相邻两条边的长度和的2倍。据此解答。【详解】12+15+9=36(厘米),则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13+6)×2=19×2=38(厘米)则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38厘米。13.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答案】(1)长方形的周长是56厘米(2)正方形的周长是36分米(3)行四边形周长是48米【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和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解答:解:(1)(20+8)×2=28×2=56(厘米)答:长方形的周长是56厘米.(2)9×4=36(分米)答:正方形的周长是36分米.(3)(18+6)×2=24×2=48(米)答:平行四边形周长是48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五单元 《平等四边形和梯形》 单元复习讲义四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精练(结构导图+素养目标+知识梳理+易错集锦+专项精练)(高清导图,放大更清晰。)一、核心素养目标:1、数学运算: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2、空间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发展空间几何直观。3、问题解决: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4、数学表达:学生能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有效的数学交流。二、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识别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2、学生能够通过操作、观察和推理,探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3、学生能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态度。4、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生活中的相关图形面积等。1、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2、平行(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2)如图:直线a平行于直线b,可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3、垂直(1)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3)如图:直线a与b互相垂直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4、画垂线(1)边线重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2)平移找点:平移三角尺找到直线上的点;(3)画线标号:用笔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垂线,在垂足处标出直角符号。(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5、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先画出一条线段,然后过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画与这条线段垂直的线段,最后连接这两条垂直线段的另外的端点。1、平行四边形(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2)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3)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4)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对边之间的高长度相等;对边之间的高互相平行。(5)平行四边形有不稳定性,容易变形。2、梯形(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2)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腰 。梯形上底和下底之间的垂直线段叫梯形的高。(3)特殊的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1、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3、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4、梯形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1、无论是平行还是垂直,都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只有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才能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3、把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任意一点的连线误认为是点到直线的距离。4、用三角尺画垂线时,要沿直角边画线。5、画长方形时,先画出长方形的长(或宽),再用画垂线的方法画出长方形。6、平行四边形的高通常是从平行四边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即底和高是一一对应的。7、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但过一个顶点只能画2条高。8、梯形的高有无数条,但过一个顶点向对边只能画1条高。9、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互相平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计算题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2.计算下列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单位:分米)3.求图形的周长。4.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5.求下面图形的周长.6.计算图形的周长(单位:分米)7.我能算出下列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8.求出下面三个图形的周长.(1) (2)9.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1) (2)(3) (4)10.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1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12.计算出下列图形的周长。13.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五单元《平等四边形和梯形》(核心素养-计算题篇)单元复习讲义(结构导图+素养目标+知识梳理+易错集锦+专项精练)-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学生版).docx 第五单元《平等四边形和梯形》(核心素养-计算题篇)单元复习讲义(结构导图+素养目标+知识梳理+易错集锦+专项精练)-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