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位置与变换——2.1辨认方向---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同学们去参观新农村的情境。图中提供了凤凰村的实景图,通过一个同学向另一个同学介绍凤凰村的村景及其所在位置,引入对方位的学习。学生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应会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辨认方向,并用方位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材呈现情境图,让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弄清实景图中具体参观地点之间的联系,并提出问题,从而引出对“位置与方向”的探索。教材中“合作探究”里面有 1个红点和 1个绿点问题。红点问题是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绿点问题是巩固应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方位。红点标示的问题是:“凤凰山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上?”教材先呈现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凤凰山景区不再牡丹亭的正东方向,也不在正北方向,而是在东面和北面之间。”接着,老师的话引出由八个方向组成的方向板,学生学习“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并用这些方位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这样学生由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动手操作,解决用新的方位词来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进一步体会各个方向之间的关系,并加强方向观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活中和平面图上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七个不同的方向。3、能运用准确的方位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过程与方法: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观察、推理、判断能力。2、能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教学难点:会用这些方位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具准备:地图挂图、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说到“方向”,咱们并不陌生,二年级就已经认识了四个方向,还知道了在地图上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那么今天我们就带着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当一回小导游。出示“中小学生走进新农村活动”图片,由每一位学生担任导游,向大家介绍景区位置。首先介绍,我们现在所在的地点叫“牡丹亭”,晚上大家将在“住宅区”休息,现在就开启我们的“游村之旅”吧!二、探究新知1、小组讨论:该如何向大家介绍凤凰山风景区在我们的哪个方向呢?从图中可以看出,凤凰山风景区不在牡丹亭的正东方向,也不在正北方向,而是在东面和北面之间。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凤凰山风景区在牡丹亭的右上角,有的说可以从牡丹亭往东走再往北拐,也有的说凤凰山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东北角......教师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四个新方位名称(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进而引出下面的问题:文化中心、柳编工艺厂、老年公寓分别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让学生说一说,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小结:①在“十”字号上先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再标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②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先明确观察点,再以观察点为中心画“十”字方向标,由此确定方向,最后描述出物体所在的位置。三、巩固与应用:1.(1)电影院在中心广场的 方向。(2)学校在中心广场的 方向。2.展示山东地图(1)孔子故里曲阜大致在济南的_____面。(2)“人间仙境”蓬莱大致在济南的_____面。(3)牡丹之乡菏泽大致在济南的_____面。4.完成课堂练习纸第一题。指生投屏出示答案,并向全班介绍自己做题的过程及心得。四、知识拓展出示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从图上找出各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巩固本堂知识点,又认识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知识拓展的积极性。五、课堂小结,谈收获。六、作业布置为我们的小镇画一幅创意引导图,并以小导游的身份为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作品。位置与变换——2.1辨认方向----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三年级上册评测练习1、走进动物园,正北面有鸟语林和狮子馆,鸟语林的西面是蛇馆,东面是猴馆。孔雀馆和老虎馆分别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和东北角。你能根据描述,把下面这些动物的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吗?2、我们的校园。走进大门,正对着的是办公楼,办公楼的北面是升旗台,办公楼的西北方向是 1 号教学楼,办公楼的西南方向是 2 号教学楼,办公楼的东南方向是实验楼,办公楼的东北方向是艺术楼。请你在图中标出各建筑物的名称。位置与变换——2.1辨认方向----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三年级上册课后反思《辨认方向》这一课的内容源于生活,所以我也以生活实际出发,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八个方向的位置关系,也就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自己的方向板,进而使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依据判断出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的七个方向,但这些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较大难度的。因为三年级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较弱,方向感不强,抽象的方向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很难理解掌握。反思这节课,我觉得有几点预设在教学中完成得比较好:1、从学生经验出发,探索新知小学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我从生活经验为起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辨别已经认识的四个方向,从生活中直观辨认已知的方向,并以实物建筑模型置于学生之中,让学生自主探索交流,亲自体验物体间的相对性,并很好为新课做了铺垫。在新课教授环节我直接让学生参与到情境之中,面对一个个的实际问题,学生主动探索、合作解决。2、学后练习、实践巩固当学生感识四个新方向之后,除了必要的自主练习,我还为学生准备了地图挂图,从地图中找到某处的位置方向并表达出来,这是本节课知识点得以应用的一个很重要情景。通过这一活动环节,及时巩固了学生的知识掌握,也强化了学生的空间方向感。同时,在课堂上存在不足之处:1、忽略了学生的层次的差异和方向板的合理利用。因为生活中的方向与平面图上的方向不相吻合,如何将平面图上的方向正确引入到生活中,这是一个关键。实际上学生在这点上差异较大,一部分学生对生活中的方向较熟悉,不需引导能顺利指出方向;另一部分学生要经过思考或借助工具,要老师扶一扶;个别学生难以辨别空间方向,要架着走。针对这些情况,我应该及时利用方向板,让学会根据方向板找到相对应的方向再进行介绍教室与该生的方向位置关系。2、课堂的语言的组织不够数学化。在这节数学课上我运用多种形式来吸引学生,但数学语言组织不够完美。如何完美的将数学语言艺术性的在课堂上表达,还需要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加强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