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周长的认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 数学(三年级上册)》44~46 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周长的测量方法。2.通过指一指、描一描、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逐步建立周长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周长的概念,会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概念。[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1号信封(海星图片、红领巾图片、手绢图片、山东省泰安市地图的图片)、2号信封(长方形图片、正方形图片、圆形图片、扇形图片及线绳)。学具: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大家看,这是我们生活中很普通的一根铁丝,长80厘米,如果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它是什么?线段的长度是多少?听的可真仔细。看老师把它变成一个?圆形。再看,现在它变成了一个正方形。还能变成其他的形状?是呀,一根普通的铁丝可以围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我们就是要这样,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物品,你会慢慢发现生活中真的是处处充满数学。二、探索新知,认识周长(一)理解“一周”,感知周长师:大家再看铁丝围成的这个正方形,说到正方形你都知道些什么?那你能上来指指这个正方形的四条边。同意吗?那谁能不间断地指下来。你们注意到了吗?他是从这个点开始的,这个点就是起点,沿着边线,又回到了起点。正好画了一圈。这个“一圈”在数学上也叫一周。那如果从这个顶点出发还能指出一周吗?你来,大家同意吗?那从边上任取一点呢?实践出真知,谁想上来试试。再来看,老师指的一周对吗?第一个,哦从起点出发没回到起点,所以不到一周;那我在给它延长点,超过了一周。这个呢?没有沿着图形的边线描,所以也不是一周。通过刚才同学和老师指的一周,你们发现了什么?也就是说从哪里开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沿着边线绕一周再回到起点。再来看这个正方形,它一周的长度是多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他根据铁丝的长度想到的,我们一起验证一下,我从这个起点开始一条边、两条边、三条边,到一周了吗?继续四条边,变成了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长就是铁丝的长80cm,所以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80cm,我们也把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那正方形的周长就是?说完整。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周长。(周长的认识)(二)深化理解,加深周长概念的理解1.初步感知周长师:其他图形有周长吗?拿出1号信封,用水彩笔描出你喜欢图形的周长,同桌之间指一指、说一说。师:哪个同学能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是从哪开始到哪儿结束的?那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师:很完整。像刚才这位同学所描绘的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谁还能像这位同学一样说说其他图形的周长?圆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圆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周长。2、加深周长理解我们认识了周长,那谁来说说这些图形的周长?我听到大家疑惑了,它们有周长吗?为什么?是呀,从一点出发,沿着边线回不到这一点,所以没有一周,就没有周长。观察这两个图形和刚刚我们能找到周长的图形有什么区别?小结:像这样的图形它不是封闭图形,只有长度,没有周长。所以我们说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我们来看周长定义,大家齐读: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3.摸一摸,说一说。师:周长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就躲在我们的教室里,你能找到它吗?你看到了黑板的周长,黑板面的一周对吗?再完整说一遍!还有吗?那你能摸一摸课桌面的周长吗?你找到了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说得都很好。其实在我们的身体上也有很多关于周长的应用,如:我们的腰带、手表、戒指……三、合作探究,测量周长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周长了,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呢?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2号信封中的工具,小组探究如何能得到它们的周长。这个小组用直尺分别量出三角形的3条边的长度,3条边的长度和就是三角形的周长。你们?嗯,他们也是用直尺分别量出长方形的4条边的长度,4条边的长度和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同样的方法还量出了什么?平行四边形、梯形、五边形这些图形都能用这种方法。发现了什么?是呀,把一个图形所有边的长度和起来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真善于总结!你想说什么?你们有更简单的方法,上来演示下。大家看懂了吗?长方形他们只用直尺量了相邻的两条边,根据对边相等也能算出长方形的周长。那正方形需要测几条边?嗯,测一条边的长度就可以了,大家可真聪明。有测量圆形、扇形周长的小组吗?师:这个小组先用线沿圆形绕了一周并做好标记,然后再测量绳子的长度就可以了。听了这位同学的方法,你觉得他的方法怎么样?简直太棒了。关于圆形谁还有不同的测量方法?米尺、在直尺上滚动。师:同学们可真不简单,想出了这么多测量圆形周长的方法,其实,同学们在无意识中用到了一种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这是很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伸这是我们的平面图形,那你能想办法测量出我们学校花坛的面积吗?如果我们没有足够长的绳子时怎么办?小组交流一下。师:可以运用身体上的小尺子,用臂量、步量、软尺等。五、巩固练习1、现在设计师已经测量出这些图形的数据了,你能帮老师计算一下他们的周长吗?我们小火车开起来,其他同学用手势告诉他是否正确。2、看看两个花坛的面积谁更大呢?有不同意见吗?说说你的想法,大家听明白了吗? 3、出示边长为1厘米的两个相同的正方形,问两个正方形合成一个长方形,这个新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六、总结归纳,盘点收获师:同学们这节课学得高兴吗?有什么收获?你对这节课自己在分析解决及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表现有什么评价?想对自己说点什么?你对同学们的课堂表现想对谁说点什么吗?师: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你能说说自己的收获吗?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