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数据收集与整理(二)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简单的收集数据的方法,能用表格和条形图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3.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借助真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学生准备:记录去年体检时的身高,请父母帮助测量现在的身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前让大家了解过去一年自己身高变化?谁能来分享一下?(生)(你真勇敢,你第一个来)你是怎么知道自己身高增长的?(今年身高-去年身高)通过什么方法收集今年和去年身高数据?(测量、查过去记录)测量和调查是收集数据的好办法。谁能再来说说自己的身高增长?(....)看来大家增长的高度有相同有不同,二:合作探究师:我们全班同学身高增长情况怎样呢?该怎么办呢 生:把全班同学的身高增长数据收集起来,师:要解决这个问题离不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个一个收集比较慢,有什么办法能收集的更快速?生:先分小组收集,再汇总师:嗯,真是个不错的办法那我们来进行小组活动吧,活动要求1、收集小组成员身高增长多少。2、记录小组数据,要求能清楚的看出小组内增长几厘米的有几人你的声音真洪亮。同学们清楚小组活动要求了吗?小组活动结束请立刻做端正,我们看哪一小组做得又快又好。小组展示方法 1:增长 5厘米的有 4人.....方法 2:正字统计方法 3:统计表你更喜欢哪种统计方式生:统计表,更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多少。更清晰师:你表达的真好,一下子就说出了统计表整理数据的优点,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请各小组在小组活动单上用统计表再次整理小组数据师:同学们已经整理好了,请各小组汇报,我们把全班数据统计在一张表上。出示统计表小组汇报.....教师填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全班同学身高增长情况,增长 1厘米的()人,2厘米()人........师:观察这张表。你有什么发现?生:增长()厘米的没有,增长几厘米的最多.....师:同学们真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整理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人数较少的,像增长 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人数合并在一起统计,根据咱们班同学身高增长情况可以分成 4及 4以下、5厘米、6厘米、7厘米、8及 8以上(出示统计表)师:(指着)4及 4以下,这里的人数该怎么填写?生:把增长 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人数合起来。师:请同学们在学习单上完成全班同学身高增长统计表完成后,学生回答,老师填写。师:如果我们想一眼就看出来哪一类增长高度的人数最多,哪一类最少,还有没有其他方法?画图、涂格子,条形图师:这是原来用的格子图,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出示条形图)在数学上,用条形图的方法来表示、描述数据更加直观。师:这里一个格表示什么,(表示 1人),增长 6厘米的有 8人,我们该怎么涂?(课件展示一个一个格子涂),从下往上涂,这一个条形表示增长 6厘米的有多少人。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用画斜线的方式来涂条形图。师:请同学们用条形图表示出全班同学身高增长情况学生涂,展示(找出写出几人的(能清楚看出几人),涂错行的(两个条形之间留出空格,间隔一致,注意规范填涂))师:观察条形图,你有什么发现?生:发现增长几厘米的人数最多(怎么看出来的?);增长几厘米的人数最少(怎么看出来的?)等等。师:这就是用条形图整理数据的优点,通过条形的长短(高矮)一眼就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非常直观。师:其实在同学们这个年龄每年增长 5-7厘米都属于正常范围,增长 4厘米及 4以下属于增长缓慢,增长 8厘米及 8厘米以上就是增长的非常快了。我们可以通过三方面来改善身高增长情况,1要加强锻炼、2要改善饮食,既要吃肉、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也要多吃水果和蔬菜,保证营养均衡、3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 9点入睡 7点起床,保证 10小时睡眠。师:通过大家一起努力我们了解了全班身高增长情况,根据增长情况提出了促进身高增长的建议。同学们积极思考团结互助,表现非常棒,老师要奖励你们最爱的糖果,但不知道同学们喜欢什么口味,请大家用今天所学知识调查全班同学喜欢糖果口味的情况。谁想当小调查员说说你的办法,(调查全班同学喜欢的口味,再用整理数据)用什么整理数据,统计表、条形图出示统计表,每个人只能选一种,同学们想好了吗,那就开始吧调查、填表。师:你能确定全班同学都参与了吗?生:加起来人数等于全班人数师:你考虑的真周全。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我们在学习数学时一定要仔细认真。请同学们完成全班同学喜欢糖果口味的条形图展示条形图,你觉得老师应该怎样给大家买糖果?.......谢谢大家的建议四:课堂小结。师:不知不觉一节课已经接近尾声了,你有什么收获?生:......生:......同学们每上完一节课,都要善于回过头来看看,这节课经历了怎样的学习过程,又收获了什么。我们先收集数据,又整理数据,最后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应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应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用表格和条形图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并且在与同伴合作进行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因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所以本节课我设置了两个真实情境——“了解全班同学身高增长情况”、“帮助老师提出建议怎么买糖果奖励同学”。学生自然而然想到要统计全班同学身高增长情况和最爱吃的糖果口味,让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使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应该为生活服务。而且学生参与统计的全过程,在自己的体验过程中用调查测量等方法收集数据、用统计表和条形图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和条形图分析数据,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猜测推理的能力。在这节课中我还注重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在组织学生参与统计活动时,鼓励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统计的过程,体验到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在活动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展开讨论,做出分析,进行交流。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也重视学生对统计表和条形图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意义,学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图,能做出简单的决策。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如意的地方:由于时间关系,练习题设置少,只练习了统计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糖果口味,并分析统计图表给老师提出购买糖果的建议。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做到不打无准备之战,也就是说我要力争做到每节课都要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另外我还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