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信息窗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在合作交流中,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方法的多样化,培养数感和计算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并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成功与体验。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乘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算理,掌握笔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课前热身,口算接龙36×10= 10×21= 52×10= 29×10=20×30= 40×20= 30×70= 29×10=【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口算接龙,快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有利于顺利开展后面的数学活动。8道口算题是上一节课内容的复习,教师选取其中 2道又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说口算的方法与依据,及时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也为这节课新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复习旧知,促进迁移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现在让我们来试一试43×2让一位学生说一说笔算的顺序、方法及进位的原理和书写的方法。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竖式的写法——相同数位对齐。计算的顺序——从个位乘起。【设计意图:通过课件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和笔算,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巩固了旧知,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为本节课的内容做铺垫。】3.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城市美容师把街心花坛装扮得非常美丽,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请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一下,从图中你能了解到那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教师有序板书:(1)“保护环境”花坛每排 23盆,一共 12排。(2)“美化家园”花坛每排 43盆,一共 21排。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方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这样的问题:①“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②街心喷泉里一共安了多少个喷头?③“美化家园”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根据情境图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符合以学生为本理念。】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哪些数学信息?怎样列式?(“保护环境”花坛每排 23盆,一共 12排)列式:23×121、理解算式的意义。说一说算式的意义:表示求 12个 23是多少。2、小组探究,多种方法计算借助点子图,分一分,圈一圈,算一算,得出算式的结果。【设计意图:通过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借助点子图自主创造出计算思路,小组合作探究,找出不同思路下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为后继竖式算理的理解做好了铺垫】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班内交流(选代表进行班内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①把 12分成 10和 2,先算 23×10=230,再算 23×2=46,最后把 230与 46加起来得到 276。②也有的同学把 23 分成 20 和 3,先算 20×12=240,再算3×12=36,最后把 240与 36加起来得到 276。③可以用竖式计算。引导学生把竖式板书在黑板上:质疑:对于竖式计算,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23中的 3为什么写在十位上,2哪里来的,是什么意思?(如果学生提不出来,教师进行质疑)【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尝试解决 23×12,并要求学生在点子图上表示出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将新知转化为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几何直观。接着让学生自主探索用竖式怎么计算,培养了学生探索研究的能力】2.二次探究: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小组讨论。(1)小组活动(2)班内交流:23是 23×10的积表示 23个十,所以 3写在十位上,2写在百位上。(3)同位互相说说计算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3.优化算法,总结方法。4.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第二因数()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位和()位对齐;再用第二因数( )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位和( )位对齐;最后把乘的积( )。思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以前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联系。【设计意图:通过对竖式的规范整理,借助于点子图,使数与形有机的结合,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纯粹的数据分析中走出来,变得有“形”可依。进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三步有序过程,使他们对竖式每一步的理解就不仅仅是一种计算过程,而是活生生的直观再现。这样学生就充分地体验了由抽象算理到直观算法的过渡和演绎过程,进而达到对算理得深刻理解和对算法的真正掌握。】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 解决本课开始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街心喷泉”一共有多少个喷头?温馨提示:想一想,求“街心喷泉”一共有多少个喷头,需要哪些信息?应该怎样列算式计算?让学生独立笔算。重点说一说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以前的学习中,为了检验笔算的准确性,我们可以怎样对竖式进行验算呢?可以运用调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让学生独立运用这种方法进行验算。【设计意图:学生借助点子图已经理解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通过再次计算 43× 21,进一步巩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为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示学生通过交换因数的位置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2. 末尾有 0的两位数笔算乘法。先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独立计算 32×30。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竖式计算方法,对比比较出简单的计算方法,优化出最好的竖式计算方法,即一个因数的末尾有 0时,先让 0前面数字和另一个因数相乘,最后再把因数中的 0落下去,写在得数的末尾。对于优化出的简便方法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在一遍,感受这种竖式计算的简捷性。教师强调:在以后的练习时要注意避免这类错误的发生,如果计算中出现了错误,一定要认真查找错误的原因,避免以后类似错误的出现。【设计意图:学生借助点子图已经理解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通过再次计算 43× 21,进一步巩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为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示学生通过交换因数的位置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五、归纳总结,激趣结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探究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 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得的积末尾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我们下节课还要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相信同学们这节课学习一定为下一节课做好了学习准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小结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小结,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表现,包括知识掌握情况、情绪状况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共享,在反思中提升。】六、作业设置必做题:课本 P72练习 1-5题选做题:课本 P73第 6题【设计意图:通过分层作业的设置,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巩固,体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五、板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23×12 =(用竖式计算)2 3× 1 2= 5 2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