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信息窗3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表格式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信息窗3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表格式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资源简介

小学数学学科三年级单元备课
课题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时间 2023.09.26 节次 1
来源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3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三年级二班学生
设计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 分析 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本节课的相关要求: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二、课标分解 1. 认识小阔号是指孩子能熟练写出小括号并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能进行简单的整数混合运算是指学生能根据计算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得出计算结果。
教材 分析 本单元教学混合运算,内容包括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两部分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步骤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学情 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会列分步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所以对本单元的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
学习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正中,理解掌握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小括号的产生过程,体会小括号的意义和作用。 3.感受混合运算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评估 任务 针对目标1: 根据实际问题能熟练说出运算顺序。 针对目标2:学生在探索运算顺序的过程中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及意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1.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读目标。 2.解读学习目标,提出挑战任务: 3.教师通过手势语和语气调动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1.学生认真倾听,产生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3.学生接受挑战,产生学习期待。 1.同学声音响亮,抓住关键词获取信息。2.读、讲、写,明白课堂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标准
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晓飞一家来到了苹果园,遇到了新的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观察情境图,寻找信息,提出问题。 一筐苹果60个,一篮苹果比一筐苹果少38个,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 晓飞摘了43个梨,爸爸比他多摘21个,每盒装8个梨,爸爸摘的梨能装几盒? 能认真观察情境图,找到数学信息,清楚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 2.熟练说出信息并能适当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标准
1.解决问题一,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先算一篮苹果有多少个,即先算综合算式里的减法;而算式60-38×3中应该先算乘法。怎样解决呢? 1.学生独立尝试列式 2.交流解题过程,理解数量关系:一篮苹果的个数×篮数=总个数 3.先算一篮苹果多少个:60-38=22(个) 4.再算3篮苹果多少个:22×3=66(个) 5.试着列综合算式:60-38×3 6.小组合作,尝试用各种符号标示运算顺序,教师趁机引入小括号,体会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 7.完成计算并解答。 1.能认识小括号并能正确进行混合运算。 2.能认真思考,倾听,有礼貌的补充同伴的发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总结问题一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二:爸爸摘的梨能装几盒?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二,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列出算式 (48+13)÷8 小组合作后进行交流,可以让学生直接互相点评,进行生生互动。 能灵活运用问题一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二,并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思路。
课堂练习 1.先说出各题的运算的顺序,再计算 (86-56)×8 (82-79)×13 (90-83)×130 (132-68)×5 (486-484)×24
作业设计 先说出各题的运算的顺序,再计算 (132-68)÷8 (627+23)÷5 (16+26)÷2 (960-24)÷8
板书设计 带小括号混合运算 60-38=22(个) 22×3=66(个) (60-38)×3 =22×3 =66(个)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理解小括号的作用及必要性,强调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