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案(表格式)-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单元 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案(表格式)-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资源简介

(
小学数学学科三年级集体备课
)课题 三年级上数学第十单元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
时间 节次 2
来源 青教版(五四制)小学数学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小学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 分析 课标摘录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和分数。 课标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大小的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 分析 本单元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整数、理解并掌握了“平均分”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认识分数的开始,为第二学段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打下基础。
学情 分析 在学习认识分数之前,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平均分”,这是本单元学生学习的起点。但由于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并且分数的意义是学生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认识,反应的是一种“关系认识”思维方式,所以分数概念较之整数概念来说更为抽象。
学习目标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体验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同时,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能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教学难点]对几分之一内涵的认识,会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评估任务 通过情境图,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初步认识分数。(对应目标1) 通过观察思考,能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对应目标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应目标3)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习单
教学过程
课前预学
把8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块? 把4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多少? 订正:
课中展学
活动一:学习用不同符号表示一半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估要点
1、一半用我们以前的数能表示吗?让学生创造一个表示方法 2、请你们创造出一种新的方法或者说更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一半吧。 3、介绍读法、写法 巩固写法 培养了数学的符号意识,对分数表达的数学美进行感悟。 1、独立思考,表示出一半 2.小组合作 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1.学生能够依据已有的经验创造出表示一半的符号,合理即可; 2.小组交流中勇于质疑; 3.认识1/2,能准确描述1/2的意义。 (读法可以让学生自学后独立说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活动二: 学习二分之一所表示的意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1.为什么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 2.巩固练习,下面涂色的部分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吗? 3.学习四分之一 学生用长方形的纸折出1/2,并再次巩固它的意义。 涂一涂你折出的1/2 2.学生折出不同的1/4,上台介绍折法。 3.分小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表达交流。 1.参与折出1/2的过程,说明1、2各部分的意义。 2.能用数对准确的描述位置。 (折出1/2后,可以让孩子再涂一涂,加深印象)
活动三:认识几份之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出示课件,提出问题 1.在刚折的纸片上涂出它的2/4 2.学生认识3/8,并说明它的意义。 3小组交流方法; 4.全班交流 1.学生的表达是否有条理; 2.学生是否能够根据折纸准确说出分数的意义。 (可以借助实物来分,让学生直观感受分数的意义)
课后延学(作业设计)
必做:自主练习第1、2、6题。 选做:课本115页 小小设计师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




这样的数叫做分数
) (
读作:二分之一
) (

分数线
) (

分子
) (

分母
)
教学反思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先从1/2,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折,涂涂,画—画充分感知1/2,再判断能不能用1/2来表示,在学生充分建立1/2的表象基础上再来估一估1/3,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再折出长方形的1/4,学生有不同的方
法,再折出1/8。1/16等。使学生对分故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探院几分之
然后让他来介绍自己的分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