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88-90页。【本节课核心素养解析】1.运用数学的眼光,能够从“杭州亚运会”的情境中发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展开数学探究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运用数学的思维,选择合适的方式整理数学信息和问题,帮助理解题意,进而更好地展开数学解答过程,能够用符号运算等数学方法正确进行解答,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运用数学的语言,简洁地表达出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思路,将内在的不可视的数学思维外显化。【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乘除两步计算(先求一份的量)的实际问题。我更换成了杭州亚运会的情境,情境图呈现的是小朋友在亚运会特许商品零售店购物的情景。情景图中的主要信息有:小强花18元买了3个吉祥物挂件,小丽想买9个挂件。借助问题“买9个挂件需要多少钱”引入对乘除两步计算(先求一份的量)解决问题的探究以及整理信息方法的学习。“合作探索”第1问,承载了两个方面的学习内容,一是策略与方法方面的学习内容:第一次学习用表格和文字摘录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二是知识方面的学习内容:“归一问题”。关于策略与方法方面的内容,教材中在问题“买9个挂件需要多少钱”下面,紧接着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将需要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吗?旨在引入对“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的探索和学习。教材在这里呈现了两种整理条件和问题的基本方法:一是用表格整理的方法;二是用文字摘录的方法。教材这样编写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整理与筛选条件及问题的方法,为学生解读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及解答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策略。关于知识方面,教材也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解法:一是先算出每个挂件多少钱,再算出9个挂件多少钱;二是先算出9个里面有几份3个,再根据3个的钱数算出9个的钱数。第一种思路是先求一份的量,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普遍方法;第二种思路具有局限性,当两次的个数不是整倍数时,就不易用这种方法解决。最后教材还提示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其目的是逐步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经历在现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整理相关信息和问题的方法。2.在整理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有效途径。3.帮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体验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4.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运用策略来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整理信息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教学过程】课前交流:课前师生交流关于杭州亚运会的话题,播放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的视频让学生欣赏。(今年在我国杭州举办了一场亚洲体育盛会,你知道是什么吗?亚运会。关于杭州亚运会你都知道些什么?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来说一说。(测试话筒的使用)老师对杭州亚运会吉祥物三小只“江南忆”印象深刻,还带来一段视频,上课前一起欣赏一下吧!)准备好了吗? 上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国庆节期间,小强和小丽也来到了杭州,观看亚运会,在亚运会特许商品零售店里,还遇到了数学问题,同学们愿意帮帮他们吗?预设:愿意!课件出示情境图。师:仔细观察情境图,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小强花18元买了3个挂件,小丽想买9个挂件。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1:买1个挂件需要多少钱?预设2:买9个挂件需要多少钱 ……师:怎么解决第一个问题?预设:18÷3=6(元)【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创设杭州亚运会特许商品零售店里购买吉祥物挂件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问题意识,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整理信息和问题。师:买9个挂件需要多少钱 正是小丽思考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帮她“解决问题”(板书课题)师:根据以前的经验我们知道想解决问题,我们首先要根据问题找到相关信息。要解决“买9个挂件需要多少钱?”要用到的信息是?(……)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为了方便理解题意,通常需要把信息问题有意识地进行整理。(1)学生自主整理信息和问题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整理信息和问题的方法?(预设:文字,线段图,方格图等)下面同学们可以用以前学过的:文字,线段图,方格图的方法,或者你能想到的其他方法,把这个问题连同要用到的信息整理在探究单上吧。请拿出1号探究单,在上面括号里先写出你的方法,再在下面空白处表示出来,听清楚了吗?开始吧!(学生独立整理,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完成后汇报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整理信息,实际上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2)汇报交流展示交流整理信息的各种形式。根据学生的“生成资源”合理安排交流次序,组织学生思考评价。预设:①文字整理。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同学是用什么方法整理的?(实物展示:“小强花18元买了3个挂件,小丽买9个挂件需要多少钱 ”)生:文字整理。师:仔细看一遍,你们同意吗?师:还有用这种方法整理的吗?(少)怎么大家都没用这种方法(这么少人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有什么不足吗?预设:写的太多,太麻烦。(自然的引出本节课新的整理方法)师:能不能少写点?作为数学人,在整理信息和问题的时候不应该是一大片,可以用数学的眼光让重要的数据跳出来!师:大家说,哪些数据比较重要?预设:18元,3个,9个师:老师把它们记下来,为了看起来更清楚,再画上线,大家看,这就变成了一张?(表格)个数 3个 9个钱数 18元 ?元师:这就是列表格的方法。(板书)师:我们还可以这样来整理:3个→18元(谁能接着帮老师往下写?)9个→?元(大家同意吗?)师:大家觉得这两种整理方法怎么样?预设:简单,简洁。师:怎么就简单了呢?预设:写的字少,简洁清楚,容易看明白,很简单,容易理解题意等……师:再来看,还有同学是这样整理的!②画方格图的方法整理。(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师:请这位同学来讲讲他是怎样整理的。预设:我用1个方格表示1个,3个括起来18元,再画9个方格括起来标上?元,表示买9个需要多少元?师:大家觉得怎么样?生:评价③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学生可能会想到画线段图的方法来整理信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图,并说明每一部分表示什么,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画出规范的线段图。)师:还有一位同学是画线段图整理的,请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预设:我是用画线段图来整理的,先画一条线段,把它平均分成3份,标上18元,表示3个18元。在下面再画9条这样的线段,标上“?元”表示买9个需要多少钱。师:大家觉得怎么样?学生评价(3)整理方法的优化师:(投影学生的文字、方格图、线段图的方法)结合黑板上列表法和文字摘录法这么多整理信息和问题的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学生自由阐述,教师适时指导。预设:方格图,线段图时,简单。那我们要买90个?900个呢?师:看来方格图,线段图有局限性。师:通过大家的回答,我听出了大家的智慧,大家都想选择既能帮助大家理解题意,又能看得清楚明白,最好还简洁的整理方法。相信以后大家都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整理!2.分析解答。师:我们已经把信息和问题整理的很清楚了!根据刚才的整理,想一想到底怎样求出买9个挂件要多少钱?(1)分析解题思路(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师:大家在解答前可以想一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呢?(当看到有几位学生举手时)有的同学已经有思路了,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交流一下吧!(师巡视倾听,指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将内在的不可视的数学思维外显化。预设:思路1.分步,综合;思路2.倍数关系)(2)列式解答(独立完成)(充分交流后),分析出了解题思路,请在探究单的最下方空白处独立列式解答!(生独立完成,师巡视了解情况,适时找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出现思路2,如果有困难,可以一起引导学生看线段图,发现9个恰好是3个的3倍,所以买9个用的价钱也应该是3个的3倍)(3)汇报交流交流的时候,让学生结合刚才的整理,讲清思路。预设思路①:(“1”—“多”)先求买1个挂件需要多少钱,再求买9个挂件需要多少钱。算式:18÷3=6(元),6×9=54(元)师:请这位同学讲讲,他是怎样解答的?说说解题思路。预设:先求买1个挂件需要多少钱,18÷3=6(元)再求买9个挂件需要多少钱,6×9=54(元)。师:听明白了吗?也就是要先求……?再求……对吗?师:谁和他的思路一样,再来说一说。预设:先求买1个挂件需要多少钱,18÷3=6(元)再求买9个挂件需要多少钱,6×9=54(元)。师:这两位同学说得真好,用数学的语言把抽象的思维清晰地表达了出来。掌声送给这两位同学!师:(综合算式)还有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来给同学们说说你的想法。预设:我也是先求买1个需要多少钱,18÷3,再求买9个需要多少钱,再×9。师:我怎么听着这三位同学的思路一样呢?是吧?都是先求?(预设:买1个挂件的价钱),大家看一下(边说边用红笔标出来):18÷3=6(元),先求出买1个的价钱,18÷3×9也是先求出买1个的价钱。也就是说这里的“1”很重要!我们求出买1个多少元,就能求出买9个多少元。那求出买一个的价钱,还能求买多少个的价钱?你说,你说,怎么列算式?你说……预设:10个,20个…………(师板书几个大的数据)师:大胆点,还能求买多少件的?你说,你说……师:孩子们,说的完吧?也就是能求出“许多,许多个”师:也就是我们只要知道了这个重要的“1”,就能求“多”(板书“1”——“多”)师:这只是针对这道题的想法,其他情况可以吗?我们来看看(课件出示)师:要想求7件上衣需要多少个扣子?需要知道什么?对,也是先要知道“1”,只要知道1件上衣的扣子,就能求出多件上衣的扣子!还有:要想求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需要知道什么?师:这个“1”真的很重要!知道了它,我们就能求多个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师:(通过验证我们知道)这是我们解决这类问题一种重要的方法,只要求出“1”就能求出“多”!今天这节课学习了这一种方法,以后就能解决这一类的许多题目,这同时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太了不起了,掌声送给自己!师:这两位同学的思路是一样的,为什么有两种不同的写法?预设:分步,综合(以后要脱式计算)预设思路②:(先求9个里面有几份3个,再×18)(先求9个里面有几份3个,再求买9个挂件需要多少钱。算式:9÷3=3,18×3=54(元) 或9÷3×18=54(元)。)师:还有位同学是这样做的,和大家刚才说的不一样,你看明白了吗?哪个地方没看明白?预设:9÷3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9÷3?师:老师也没看明白,咱们借助刚才的整理来一起看一下,看一下刚才那位同学画的线段图,3个18元,9÷3?你能从9个里面找出一份3个来吗?我们来画一画,这是一份3个,又一份3个,还有一份3个,所以9个是3个的3倍,所以买9个用的价钱也应该是3个的3倍。师:看明白了吗?看明白的举手,谁能来说说这种思路?预设:先求出9个是3个的几倍,再乘18元。师:大家同意吗?都明白了吗?师:太了不起了,感谢这位同学提供的方法,掌声送给他!师:大家回答的很精彩,要想列对算式,我们先要分析清楚解题思路:(板书,在留出空白处添上)先求……再求……师:大家观察一下,这种方法也是先知道“1”份18元,再求出3份多少钱?师:列出算式解答后,我们不要忘记写上答案。(板书:答:……)3.回顾反思,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师:大家解答的很完整,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解决买9个挂件要多少钱时,我们一共经历了哪几个步骤?师:(引导着说)我们根据问题找到信息后,先对信息和问题进行了?(预设:整理)然后呢?(手指着:先求……再求……预设:分析解题思路),最后才列出算式(预设:解答)(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师:这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刚才同学们就是根据这个步骤正确解决了买吉祥物挂件的问题。真了不起!接下来又遇到什么问题呢?【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再次经历对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更清晰地体会分析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基本策略,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积累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三、巧设练习,巩固新知。练习第1题。(龙舟比赛—基础练习—学以致用)看,他们来到了杭州亚运会的龙舟赛场!师: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已流传两千多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承载着“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和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怀。今年的杭州亚运会,龙舟运动再次登上亚运舞台。在这里他们又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先将问题和信息整理在下面表格中,再分析解答。完成后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你的做法。预设:完善列表法,先求出1条龙舟多少只浆,再求70条多少只浆?师:怎么没有同学用另外的方法?70÷3×30?预设:不能整除,有余数,算不出来。师:这种方法目前有局限性,但随着以后学习了小数和分数之后也是能解决的。【设计意图:设问题情景的基础性问题,鼓励学生掌握新学的列表法整理信息和问题,练习“1”-“多”方法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同时体会求倍数方法目前的局限性。】练习第2题。(滑板比赛—变式练习—大显身手)师:滑板是青少年群体中极具人气的项目,也是杭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3岁选手崔宸曦获得了女子街式金牌,为国争光。滑板中存在着什么数学问题?“4条滑板要安装16个轮子,36个轮子能组装多少条滑板? ”你能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整理-分析-解答”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设计意图:通过新颖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灵活整理信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避免机械地记忆和简单地模仿。】四、总结全课,提升知识。师:本节课,我们一起畅游亚运会,解决问题,经历了一次充满智慧的数学旅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更重要的是我们从知识走向了智慧!)希望同学们以后像今天课堂上一样努力做到“会观察,会思考,会表达”,不断积累更多解决问题的经验!下课!【板书设计】附:教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