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复习讲义(讲义)三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精练(知识梳理+素养目标+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导图高清,放大更清晰。)1、核心素养目标:数学运算能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运算规则,并能灵活运用竖式计算方法。逻辑思维能力: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分配律和交换律,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数学应用意识:学生能够将乘法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增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学习习惯与态度: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以及持续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学习习惯。2、学习目标:(1)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完成竖式乘法运算。(2)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理解乘法的计算过程,学会检验乘法结果的正确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3)能够将所学的乘法知识与其它数学知识(如加法、减法)综合运用,解决更复杂的问题。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用加法计算。(2)根据数的组成计算。(3)运用乘法口诀计算。2、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两位数或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进行估算。1、倍的认识: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计算方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倍”不是单位名称,结果后面不写“倍”。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上就是求几个这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三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与哪一个数位上的数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同时要注意验算。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三位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就把积写在那一位的下面,并要注意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十位满几十,就向百位进几,百位满几十,就向千位进几。计算时,每一位都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1、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2、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字,乘到十位上的0时,如果有个位进上来的数,就把进上来的数写在十位上,如果没有,那么十位上就用0来占位。3、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步骤:(1)列竖式,一位数与三位数末尾的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2)按照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算出积;(3)三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易错点拨:(1)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时常会出现末尾忘记添“O”的错误。如:400×5=20。(2)用一位数乘整百数百位上的数,积是几个百,末尾要添上两个“O”。养成良好的计算和验算习惯可以避免错误。易错点拨:(1)计算进位乘法时常会出现进位错误或漏加进位数的情况。(2)一位数和三位数哪一位上的数相乘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为防止忘记加进位数,可以将进位的数写在前一位的右下角。【典例精讲1】(23-24三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小华从家中出发,步行去学校,他每分钟走60米,9分钟走到学校,他家距离学校( )米。他每天中午回家吃饭,他每天上学和放学一共走( )米。【答案】 540 2160【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60乘9,即可求出小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他每天中午回家吃饭,他每天上学和放学一共走了4个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用4乘小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即为他每天上学和放学一共走多少米,据此作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得:60×9=540(米)540×4=2160(米)所以小华从家中出发,步行去学校,他每分钟走60米,9分钟走到学校,他家距离学校540米。他每天中午回家吃饭,他每天上学和放学一共走2160米。【典例精讲2】(22-23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小红在暑假期间读《哈利 波特》,从第一天开始,每天读60页。第五天她应该从第( )页开始读。【答案】241【分析】要求第五天应该从哪一页开始读,先计算出前四天读完的页数,再加1,据此解答。【详解】60×4+1=240+1=241(页)所以她第五天应该从第241页开始读。【典例精讲3】(22-23三年级上·广西钦州·期末)在□31×3这道算式中,要使乘积是三位数,□里最大能填( )。【答案】3【分析】因为300×3=900,400×3=1200,则计算出231×3、331×3的积,再根据积的情况进行解答。【详解】231×3=693331×3=993在□31×3这道算式中,要使乘积是三位数,□里最大能填3。【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典例精讲4】(23-24三年级上·江苏宿迁·期末)一根彩带,把它对折再对折后,每小段是8分米,这根彩带原长( )分米。【答案】32【分析】将彩带对折时,对折后的长度为对折前的一半;对折两次时,对折后的长度将会是彩带原长一半的一半,那么彩带原长用8乘2再乘2计算即可。【详解】8×2×2=16×2=32(分米)因此,这根彩带原长32分米。【典例精讲5】(23-24三年级上·山西大同·期末)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运”,某市自动实名制验证检票机数量大幅增加,乘客可通过自动“刷脸”完成票、证、人核验,平均每人用时只需5秒。126名乘客排队通过同一检票机,至少需要( )秒。【答案】630【分析】乘客通过自动“刷脸”完成票、证、人核验需要的时间乘乘客数,即可算出126名乘客排队通过同一检票机,至少需要(5×126)秒。【详解】5×126=630(秒)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运”,某市自动实名制验证检票机数量大幅增加,乘客可通过自动“刷脸”完成票、证、人核验,平均每人用时只需5秒。126名乘客排队通过同一检票机,至少需要630秒。【典例精讲6】(22-23三年级上·江苏淮安·期中)小芳看一本150页的《数学童话》,第一天看了35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二天看了( )页,第三天小芳该从第( )页看起。【答案】 70 106【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第一天看的页数×2=第二天看的页数,前面两天看的总页数+1页=第三天开始看的页数,依此解答。【详解】35×2=70(页)35+70=105(页)105+1=106(页)第二天看了70页,第三天小芳该从第106页看起。【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对页码的认识,应先计算出第二天看的页数再解答。【典例精讲7】(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中)如图,涂色部分表示130,那么整个图形表示( )。【答案】780【分析】根据题意,已知图中涂色部分表示130,整个图形总共有6份,要求整个图形表示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30×6=780。【详解】根据题意,130×6=780。所以整个图形表示780。【典例精讲8】(23-24三年级上·江苏南京·期中)任何数和0相乘,仍得( )。【答案】0【详解】0×0=00×90=0任何数和0相乘,仍得0。【典例精讲9】(24-25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中)150×8的积的末尾有( )个0。504×8的中间有( )个0。【答案】 2 1【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与三位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接着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与三位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当乘数末尾有0时,可先不让0参与计算,最后将0的个数补在积的末尾处即可。据此计算出算式的乘积,即可解答。【详解】150×8=1200504×8=4032150×8的积的末尾有2个0。504×8的中间有1个0。【典例精讲10】(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中)小美在长45米的游泳池里游了2个来回,她一共游了( )米。【答案】180【分析】由题可知,小美在游泳池游了2个来回,每一个来回相当于2个游泳池的长,2个来回是4个游泳池的长,再乘上游泳池的长度即可。【详解】2×2×45=4×45=180(米)她一共游了180米。【典例精讲11】(23-24三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中)丁丁抓一把黄豆,数一数有49粒,如果他连续抓4把,大约一共抓了( )粒。【答案】200【分析】要求他能抓几粒,就相当于求4个49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计算时把49看作50进行估算即可。【详解】49×4≈50×4=200(粒)大约一共抓了200粒。【典例精讲12】(24-25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中)估算498×8时,要把498看做( ),估算结果是( )。【答案】 500 4000【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将三位数估成整十数或整百数,将498估成500,据此相乘即可求出估算的结果。【详解】498×8≈500×8=4000估算498×8时,要把498看做500,估算结果是4000。【典例精讲13】(23-24三年级上·海南海口·期中)60的5倍是( ),48是6的( )倍。【答案】 300 8【分析】(1)求60的5倍是多少,用60乘5,即可求解;(2)求48是6的多少倍,用48除以6,即可求解。【详解】(1)60×5=300(2)48÷6=860的5倍是300,48是6的8倍。【典例精讲14】(22-23三年级上·山西临汾·期中)文具盒的价钱是8元,包的价钱是文具盒的4倍,包的价钱是( )元。【答案】32【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文具盒的价钱乘4等于包的价钱,据此即可解答。【详解】8×4=32(元)包的价钱是32元。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填空题1.(23-24三年级上·广西北海·期末)35的7倍是( ),35是7的( )倍。2.(23-24三年级上·河南洛阳·期末)因为4×6=24,所以4×600得24个( ),是( )。3.(23-24三年级上·江苏常州·期末)因为2个30是60,2个4是8,所以2个34是( )+( )。4.(23-24三年级上·湖南邵阳·期末)小明、小红和小阳在一起跳绳,每人跳240下,他们一共跳了( )下。5.(23-24三年级上·湖南邵阳·期末)小明计算48×3时这样想:先算3个40是( ),再算3个8是( ),然后合起来是( ),所以48乘3等于( )。6.(23-24三年级上·山西太原·期末)601×5的积中间有( )个0,250×4的积末尾有( )个0。7.(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计算23×3时,我是这样想的:先算( )×3,再算( )×3,最后算( )+( ),得( )。8.(23-24三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用3、5、7、9四个数字组成一道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要使乘积最小,算式是( )×( ),要使乘积最大,算式是( )×( )。9.(23-24三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把一根绳子对折3次后长度是26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厘米。10.(23-24三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17的8倍是( ),3个125相加的和是( ),408是4的( )倍。11.(23-24三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渡江胜利纪念馆昨天上午接待了5个参观团,平均每个参观团120人;下午又接待了587人。昨天上午接待的人数比下午多( )人。12.(23-24三年级上·安徽蚌埠·期末)甘肃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丽丽计划为灾区小朋友折200只千纸鹤祝福平安,第1天折了10只,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折的只数是前一天的2倍。照这样计算,丽丽第二天折了( )只,第三天折了( )只……( )天可以折完。13.(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小凯看一本105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20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应从第( )页看起。14.(23-24三年级上·江苏苏州·期末)口风琴兴趣小组准备购买6个口风琴,每个398元,带( )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比较合适。15.(23-24三年级上·江苏常州·期末)小梅记录了几种小动物3分钟爬行的路程:乌龟288厘米,蜗牛42厘米,海星爬行的距离比乌龟和蜗牛爬行距离的总和还多156厘米,螃蟹爬行的距离比海星的2倍多6厘米。根据上面的条件把下面表格填写完整。288厘米 42厘米16.(23-24三年级上·江苏宿迁·期末)一根彩带,把它对折再对折后,每小段是8分米,这根彩带原长( )分米。17.(23-24三年级上·湖南怀化·期末)妈妈在“双十一”活动中为新房添置了家具,获得了3次现金抽奖机会。根据活动规则,中奖机率为100%(也就是一定会中奖),每次中奖金额最低为108元,最高为298元。那么,妈妈抽奖的总金额应该在( )元到( )元之间。(填整百数)18.(23-24三年级上·陕西咸阳·期末)250×4的积的末尾有( )个0;216×4积的最高位是( )位。19.(23-24三年级上·河南周口·期末)236×3的积是( )位数,125×8的积末尾有( )个0。20.(23-24三年级上·河南周口·期末)果园里有梨树125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梨树的3倍多12棵,苹果树有( )棵。21.(23-24三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先读一读,再根据数的排列规律接着写。(1)504,503,502,501,( ),( )。(2)1,2,4,8,16,( ),( )。22.(23-24三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末)某地今年六月的降水量是32mm,七月的降水量比六月多26mm,八月的降水量比七月的2倍少15mm。计算七、八月的降水量,并填入下表。六月/mm 七月/mm 八月/mm3223.(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去年小丽5岁,爸爸35岁,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 )倍: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 )倍。24.(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估一估,295×7的积大约是数轴上点( )的位置(如图)。25.(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一张电影票38元,买9张电影票,最多要付( )张100元。26.(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某品牌的牛奶每箱48元,张阿姨要买3箱,她大约带( )元就够了。27.(23-24三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用3、4、6、9这四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则乘积最大的算式为( ),乘积最小的算式为( )。28.(23-24三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1枚一元硬币重6克,8枚一元硬币重( )克,20枚一元硬币重( )克。29.(23-24三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498×6的积是( )位数,积大约是( );334×3积的最高位是( )位。30.(23-24三年级上·湖南邵阳·期末)运动会跳绳比赛,小红跳了70个,小华跳的个数比小红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小华最少跳( )个,最多跳( )个。31.(23-24三年级上·山西太原·期末)要使□07×4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32.(23-24三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学校某舞蹈队有36名男生,女生比男生的5倍还多8人,学校舞蹈队一共有( )人。33.(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56是4的( )倍,( )是33的3倍。34.(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某小区新建居民楼48幢,每幢有5层,每层可住4户居民,这个小区新建的居民楼共可住居民( )户。35.(23-24三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在算式□×249中,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里可以填( )。36.(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学校买了125本科技书,买的童话故事比科技书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买的童话故事最少有( )本,最多有( )本。37.(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①买2个笔袋;②买书包比买笔袋多用了19元;③每个笔袋18元。要求买书包用多少元?可以先根据( )和( )(填序号)这两个条件求出( ),再求出买书包用了( )元。38.(23-24三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203×4的积是( )位数,250×4的积是( )位数。39.(23-24三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小华从家中出发,步行去学校,他每分钟走60米,9分钟走到学校,他家距离学校( )米。他每天中午回家吃饭,他每天上学和放学一共走( )米。40.(23-24三年级上·山西大同·期末)要使“350×□”的积的末尾有2个0,□里最小可以填( );要使“□03×5”的积中间有0,□里最大可以填(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复习讲义(讲义)三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精练(知识梳理+素养目标+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导图高清,放大更清晰。)1、核心素养目标:数学运算能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运算规则,并能灵活运用竖式计算方法。逻辑思维能力: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分配律和交换律,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数学应用意识:学生能够将乘法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增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学习习惯与态度: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以及持续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学习习惯。2、学习目标:(1)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完成竖式乘法运算。(2)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理解乘法的计算过程,学会检验乘法结果的正确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3)能够将所学的乘法知识与其它数学知识(如加法、减法)综合运用,解决更复杂的问题。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用加法计算。(2)根据数的组成计算。(3)运用乘法口诀计算。2、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两位数或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进行估算。1、倍的认识: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计算方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倍”不是单位名称,结果后面不写“倍”。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上就是求几个这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三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与哪一个数位上的数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同时要注意验算。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三位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就把积写在那一位的下面,并要注意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十位满几十,就向百位进几,百位满几十,就向千位进几。计算时,每一位都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1、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2、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字,乘到十位上的0时,如果有个位进上来的数,就把进上来的数写在十位上,如果没有,那么十位上就用0来占位。3、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步骤:(1)列竖式,一位数与三位数末尾的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2)按照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算出积;(3)三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易错点拨:(1)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时常会出现末尾忘记添“O”的错误。如:400×5=20。(2)用一位数乘整百数百位上的数,积是几个百,末尾要添上两个“O”。养成良好的计算和验算习惯可以避免错误。易错点拨:(1)计算进位乘法时常会出现进位错误或漏加进位数的情况。(2)一位数和三位数哪一位上的数相乘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为防止忘记加进位数,可以将进位的数写在前一位的右下角。【典例精讲1】(23-24三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小华从家中出发,步行去学校,他每分钟走60米,9分钟走到学校,他家距离学校( )米。他每天中午回家吃饭,他每天上学和放学一共走( )米。【答案】 540 2160【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60乘9,即可求出小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他每天中午回家吃饭,他每天上学和放学一共走了4个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用4乘小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即为他每天上学和放学一共走多少米,据此作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得:60×9=540(米)540×4=2160(米)所以小华从家中出发,步行去学校,他每分钟走60米,9分钟走到学校,他家距离学校540米。他每天中午回家吃饭,他每天上学和放学一共走2160米。【典例精讲2】(22-23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小红在暑假期间读《哈利 波特》,从第一天开始,每天读60页。第五天她应该从第( )页开始读。【答案】241【分析】要求第五天应该从哪一页开始读,先计算出前四天读完的页数,再加1,据此解答。【详解】60×4+1=240+1=241(页)所以她第五天应该从第241页开始读。【典例精讲3】(22-23三年级上·广西钦州·期末)在□31×3这道算式中,要使乘积是三位数,□里最大能填( )。【答案】3【分析】因为300×3=900,400×3=1200,则计算出231×3、331×3的积,再根据积的情况进行解答。【详解】231×3=693331×3=993在□31×3这道算式中,要使乘积是三位数,□里最大能填3。【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典例精讲4】(23-24三年级上·江苏宿迁·期末)一根彩带,把它对折再对折后,每小段是8分米,这根彩带原长( )分米。【答案】32【分析】将彩带对折时,对折后的长度为对折前的一半;对折两次时,对折后的长度将会是彩带原长一半的一半,那么彩带原长用8乘2再乘2计算即可。【详解】8×2×2=16×2=32(分米)因此,这根彩带原长32分米。【典例精讲5】(23-24三年级上·山西大同·期末)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运”,某市自动实名制验证检票机数量大幅增加,乘客可通过自动“刷脸”完成票、证、人核验,平均每人用时只需5秒。126名乘客排队通过同一检票机,至少需要( )秒。【答案】630【分析】乘客通过自动“刷脸”完成票、证、人核验需要的时间乘乘客数,即可算出126名乘客排队通过同一检票机,至少需要(5×126)秒。【详解】5×126=630(秒)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运”,某市自动实名制验证检票机数量大幅增加,乘客可通过自动“刷脸”完成票、证、人核验,平均每人用时只需5秒。126名乘客排队通过同一检票机,至少需要630秒。【典例精讲6】(22-23三年级上·江苏淮安·期中)小芳看一本150页的《数学童话》,第一天看了35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二天看了( )页,第三天小芳该从第( )页看起。【答案】 70 106【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第一天看的页数×2=第二天看的页数,前面两天看的总页数+1页=第三天开始看的页数,依此解答。【详解】35×2=70(页)35+70=105(页)105+1=106(页)第二天看了70页,第三天小芳该从第106页看起。【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对页码的认识,应先计算出第二天看的页数再解答。【典例精讲7】(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中)如图,涂色部分表示130,那么整个图形表示( )。【答案】780【分析】根据题意,已知图中涂色部分表示130,整个图形总共有6份,要求整个图形表示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30×6=780。【详解】根据题意,130×6=780。所以整个图形表示780。【典例精讲8】(23-24三年级上·江苏南京·期中)任何数和0相乘,仍得( )。【答案】0【详解】0×0=00×90=0任何数和0相乘,仍得0。【典例精讲9】(24-25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中)150×8的积的末尾有( )个0。504×8的中间有( )个0。【答案】 2 1【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与三位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接着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与三位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当乘数末尾有0时,可先不让0参与计算,最后将0的个数补在积的末尾处即可。据此计算出算式的乘积,即可解答。【详解】150×8=1200504×8=4032150×8的积的末尾有2个0。504×8的中间有1个0。【典例精讲10】(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中)小美在长45米的游泳池里游了2个来回,她一共游了( )米。【答案】180【分析】由题可知,小美在游泳池游了2个来回,每一个来回相当于2个游泳池的长,2个来回是4个游泳池的长,再乘上游泳池的长度即可。【详解】2×2×45=4×45=180(米)她一共游了180米。【典例精讲11】(23-24三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中)丁丁抓一把黄豆,数一数有49粒,如果他连续抓4把,大约一共抓了( )粒。【答案】200【分析】要求他能抓几粒,就相当于求4个49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计算时把49看作50进行估算即可。【详解】49×4≈50×4=200(粒)大约一共抓了200粒。【典例精讲12】(24-25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中)估算498×8时,要把498看做( ),估算结果是( )。【答案】 500 4000【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将三位数估成整十数或整百数,将498估成500,据此相乘即可求出估算的结果。【详解】498×8≈500×8=4000估算498×8时,要把498看做500,估算结果是4000。【典例精讲13】(23-24三年级上·海南海口·期中)60的5倍是( ),48是6的( )倍。【答案】 300 8【分析】(1)求60的5倍是多少,用60乘5,即可求解;(2)求48是6的多少倍,用48除以6,即可求解。【详解】(1)60×5=300(2)48÷6=860的5倍是300,48是6的8倍。【典例精讲14】(22-23三年级上·山西临汾·期中)文具盒的价钱是8元,包的价钱是文具盒的4倍,包的价钱是( )元。【答案】32【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文具盒的价钱乘4等于包的价钱,据此即可解答。【详解】8×4=32(元)包的价钱是32元。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填空题一、填空题1.(23-24三年级上·广西北海·期末)35的7倍是( ),35是7的( )倍。【答案】 245 5【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用35乘7即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用35除以7即可;据此即可解答。【详解】35×7=24535÷7=535的7倍是245,35是7的5倍。2.(23-24三年级上·河南洛阳·期末)因为4×6=24,所以4×600得24个( ),是( )。【答案】 百 2400【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会随之乘几,600即为6个百,4与6相乘是24,则4与600相乘是24个百,而24个百是2400,据此来解答。【详解】因为4×6=24,所以4×600得24个百,是2400。3.(23-24三年级上·江苏常州·期末)因为2个30是60,2个4是8,所以2个34是( )+( )。【答案】 60 8【分析】2个34可用乘法计算,即34×2,根据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看作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2个34列式为34×2因为34=30+430×2=604×2=860+8=68所以,34×2=68所以2个34是60+8。4.(23-24三年级上·湖南邵阳·期末)小明、小红和小阳在一起跳绳,每人跳240下,他们一共跳了( )下。【答案】720【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人跳的下数乘3等于他们一共跳的下数,据此即可解答。【详解】240×3=720(下)小明、小红和小阳在一起跳绳,每人跳240下,他们一共跳了720下。5.(23-24三年级上·湖南邵阳·期末)小明计算48×3时这样想:先算3个40是( ),再算3个8是( ),然后合起来是( ),所以48乘3等于( )。【答案】 120 24 144 144【分析】两位数乘一位数,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分别去成一位数,再把乘得的积相加,即等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据此即可解答。【详解】48=40+840×3=1208×3=24120+24=14448×3=144小明计算48×3时这样想:先算3个40是120,再算3个8是24,然后合起来是144,所以48乘3等于144。6.(23-24三年级上·山西太原·期末)601×5的积中间有( )个0,250×4的积末尾有( )个0。【答案】 2 3【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法则:从右边起,依次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多位数末尾有0时,把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即可解答。【详解】601×5=3005,积的中间有2个0,250×4=1000,积的末尾有3个0。7.(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计算23×3时,我是这样想的:先算( )×3,再算( )×3,最后算( )+( ),得( )。【答案】 20 3 60 9 69【分析】计算23×3时,将23看成20+3,分别用20和3乘3,再将两个积相加。【详解】计算23×3时,我是这样想的:先算20×3,再算3×3,最后算60+9,得69。8.(23-24三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用3、5、7、9四个数字组成一道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要使乘积最小,算式是( )×( ),要使乘积最大,算式是( )×( )。【答案】 579 3 753 9【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及乘法算式的性质可知,积最小:最小的数是一位数上,第二小的数放在三位数的百位上,其余数字从小到大排列,所以用3、5、7、9四个数字组成一道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的乘积最小是:579×3;积最大:最大的数是一位数上,第二大的数放在三位数的百位上,其余从大到小排列,所以用3、5、7、9四个数字组成一道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的乘积最大是:753×9。【详解】由分析知,用3、5、7、9四个数字组成一道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要使乘积最小,算式是579×3,要使乘积最大753×9。9.(23-24三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把一根绳子对折3次后长度是26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厘米。【答案】208【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对折3次就是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2×2×2=8(段),用每段的长度乘段数,即可求出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详解】2×2×2×26=8×26=208(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208厘米。10.(23-24三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17的8倍是( ),3个125相加的和是( ),408是4的( )倍。【答案】 136 375 102【分析】求17的8倍是多少,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7×8,计算出结果即可;求3个125相加的和是多少,根据乘法的意义,用125乘3,计算出结果即可解答;求408是4的多少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用408除以4,计算出结果即可解答。据此列式计算。【详解】17×8=136125×3=375408÷4=102即17的8倍是136,3个125相加的和是375,408是4的102倍。11.(23-24三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渡江胜利纪念馆昨天上午接待了5个参观团,平均每个参观团120人;下午又接待了587人。昨天上午接待的人数比下午多( )人。【答案】13【分析】先用120乘5计算出上午接待的人数,再减去587计算出昨天上午接待的人数比下午多多少人;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120×5-587=600-587=13(人)所以昨天上午接待的人数比下午多13人。12.(23-24三年级上·安徽蚌埠·期末)甘肃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丽丽计划为灾区小朋友折200只千纸鹤祝福平安,第1天折了10只,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折的只数是前一天的2倍。照这样计算,丽丽第二天折了( )只,第三天折了( )只……( )天可以折完。【答案】 20 40 5【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每天折的只数是前一天的2倍,那么第二天折了(10×2)只,第三天折了(10×2×2)只,第四天折了(10×2×2×2)只,第五天折了(10×2×2×2×2)只……【详解】第二天:10×2=20(只)第三天:20×2=40(只)第四天:40×2=80(只)第五天:80×2=160(只)10+20+40+80=30+40+80=70+80=150(只)200-150=50(只)50<160,第五天可以折完。甘肃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丽丽计划为灾区小朋友折200只千纸鹤祝福平安,第1天折了10只,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折的只数是前一天的2倍。照这样计算,丽丽第二天折了20只,第三天折了40只……5天可以折完。13.(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小凯看一本105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20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应从第( )页看起。【答案】61【分析】由题意可得,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则第二天看的页数为:20×2=40(页);然后用加法计算出前两天一共看的页数,再加上1就是第三天开始看的页数,据此解答即可。【详解】20+20×2+1=20+40+1=60+1=61(页)小凯看一本105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20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应从第(61)页看起。14.(23-24三年级上·江苏苏州·期末)口风琴兴趣小组准备购买6个口风琴,每个398元,带( )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比较合适。【答案】24【分析】总价=单价×数量,把口风琴的单价看作比它大的整百数,然后与购买口风琴的个数相乘,估算出6个口风琴的价钱即可解答。【详解】398×6≈400×6=2400(元),24张100元等于2400元,所以带24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比较合适。15.(23-24三年级上·江苏常州·期末)小梅记录了几种小动物3分钟爬行的路程:乌龟288厘米,蜗牛42厘米,海星爬行的距离比乌龟和蜗牛爬行距离的总和还多156厘米,螃蟹爬行的距离比海星的2倍多6厘米。根据上面的条件把下面表格填写完整。288厘米 42厘米【答案】486厘米;978厘米【分析】先将乌龟和蜗牛的爬行距离相加,再加上156厘米,求出海星爬行距离。用海星爬行距离乘2,再加上6厘米,求出螃蟹爬行距离。【详解】288+42+156=486(厘米)486×2+6=972+6=978(厘米)288厘米 42厘米 486厘米 978厘米16.(23-24三年级上·江苏宿迁·期末)一根彩带,把它对折再对折后,每小段是8分米,这根彩带原长( )分米。【答案】32【分析】将彩带对折时,对折后的长度为对折前的一半;对折两次时,对折后的长度将会是彩带原长一半的一半,那么彩带原长用8乘2再乘2计算即可。【详解】8×2×2=16×2=32(分米)因此,这根彩带原长32分米。17.(23-24三年级上·湖南怀化·期末)妈妈在“双十一”活动中为新房添置了家具,获得了3次现金抽奖机会。根据活动规则,中奖机率为100%(也就是一定会中奖),每次中奖金额最低为108元,最高为298元。那么,妈妈抽奖的总金额应该在( )元到( )元之间。(填整百数)【答案】 300 900【分析】假如3次都是抽中最低中奖金额,则3次抽奖的总金额为108×3=324(元),如果3次都是抽中最高中奖金额,则3次抽奖的总金额为298×3=894(元),妈妈3次抽奖的总金额应该在324元和894元之间,小于324的最大整百数是300,大于894的最小整百数是900,所以妈妈抽奖的总金额应该在300元到900元之间;据此即可解答。【详解】108×3=324(元)298×3=894(元)小于324的最大整百数是300,大于894的最小整百数是900,所以妈妈抽奖的总金额应该在300元到900元之间。(填整百数)18.(23-24三年级上·陕西咸阳·期末)250×4的积的末尾有( )个0;216×4积的最高位是( )位。【答案】 3 百【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就把得数的个位写在那一位下面,乘到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据此计算出结果再填空。【详解】250×4=1000216×4=864所以,250×4的积的末尾有3个0;216×4积的最高位是百位。19.(23-24三年级上·河南周口·期末)236×3的积是( )位数,125×8的积末尾有( )个0。【答案】 三 3【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法则:从右边起,依次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即可解答。【详解】236×3=708,积是三位数,125×8=1000,积末尾有3个0。20.(23-24三年级上·河南周口·期末)果园里有梨树125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梨树的3倍多12棵,苹果树有( )棵。【答案】387【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苹果树的棵数比梨树的3倍多12棵,用梨树的棵数乘3,再加12即等于苹果树的棵数,据此即可解答。【详解】125×3+12=375+12=387(棵)果园里有梨树125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梨树的3倍多12棵,苹果树有387棵。21.(23-24三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先读一读,再根据数的排列规律接着写。(1)504,503,502,501,( ),( )。(2)1,2,4,8,16,( ),( )。【答案】(1) 500 499(2) 32 64【分析】依据整数的读法先读出每组已知的数据;(1)中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小1;(2)中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2;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前四个数依次读作:五百零四,五百零三,五百零二,五百零一;501-1=500500-1=499所以括号中依次填入500,499。(2)前五个数依次读作:一,二,四,十六;16×2=3232×2=64所以括号中依次填入32,64。22.(23-24三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末)某地今年六月的降水量是32mm,七月的降水量比六月多26mm,八月的降水量比七月的2倍少15mm。计算七、八月的降水量,并填入下表。六月/mm 七月/mm 八月/mm32【答案】58;101【分析】用六月的降水量加上26mm,求出七月的降水量。再用七月的降水量乘2,减去15mm求出八月的降水量。【详解】32+26=58(mm)58×2-15=116-15=101(mm)六月/mm 七月/mm 八月/mm32 58 10123.(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去年小丽5岁,爸爸35岁,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 )倍: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 )倍。【答案】 7 6【分析】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用爸爸的年龄除以小丽的年龄,即可求出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几倍;今年小丽和爸爸的年龄比去年多1岁,再用爸爸今年的年龄除以小丽今年的年龄即可求出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几倍。【详解】35÷5=75+1=6(岁)35+1=36(岁)36÷6=6去年小丽5岁,爸爸35岁,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7倍: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6倍。24.(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估一估,295×7的积大约是数轴上点( )的位置(如图)。【答案】B【分析】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时,我们把三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据此估算解答。【详解】295×7≈300×7=21002100在2000和3000之间,且更靠近2000,观察图形可知,295×7的积大约是数轴上点B的位置。25.(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一张电影票38元,买9张电影票,最多要付( )张100元。【答案】4【分析】单价×数量=总价,先用38乘9计算出9张电影票的总金额,再将这个结果看作与之相近并较大的整百数,然后观察这个整百数中有几个100;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38×9=342(元)≈400(元),400中有4个100,所以最多要付4张100元。26.(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某品牌的牛奶每箱48元,张阿姨要买3箱,她大约带( )元就够了。【答案】150【分析】单价×数量=总价,用48乘3计算出3箱牛奶的价格,将两位数看作较大并接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48×3≈50×3=150(元),所以她大约带150元就够了。27.(23-24三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用3、4、6、9这四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则乘积最大的算式为( ),乘积最小的算式为( )。【答案】 643×9 469×3【分析】根据乘法的性质可知,乘法算式中的因数越大,积就越大;因此要使两个数的乘积最大,就要使这两个数尽量大;根据数位知识可知,数的高位上数字越大,其值就越大;同理,乘积小的情况正好与之相反;要使积最大,那6和9必有一个填在三位数的百位上,如果9在三位数的百位上,那就是6乘三位数的后两位,如果6在三位数的百位上,那就是9乘三位数的后两位,很明显,后一种填法的积较大;要使积最小,那么3和4必有一个数填在三位数的最高位,如果3在百位上,那就是4乘三位数的后两位;如果是4在百位上,那就是3乘三位数的后两位,很明显后一种填法积比较小。【详解】据分析可知:643×9=5787469×3=1407用3、4、6、9这四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则乘积最大的算式为643×9,乘积最小的算式为469×3。28.(23-24三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1枚一元硬币重6克,8枚一元硬币重( )克,20枚一元硬币重( )克。【答案】 48 120【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枚一元硬币重6克,8枚一元硬币的重量就是8个6克,用乘法计算,即8×6,同理20枚一元硬币重20×6,据此进行计算。【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得:8×6=48(克)20×6=120(克)所以1枚一元硬币重6克,8枚一元硬币重48克,20枚一元硬币重120克。29.(23-24三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498×6的积是( )位数,积大约是( );334×3积的最高位是( )位。【答案】 四 3000 千【分析】要求积是几位数,将结果计算出来看是几个数组成即可。根据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将498估成500,再与6相乘即可。要求积的最高位是什么位,将结果计算出来数数位即可。【详解】由分析可得:498×6=2988,498×6≈500×6=3000;334×3=1002。所以498×6的积是四位数,积大约是3000;334×3积的最高位是千位。30.(23-24三年级上·湖南邵阳·期末)运动会跳绳比赛,小红跳了70个,小华跳的个数比小红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小华最少跳( )个,最多跳( )个。【答案】 141 209【分析】小华跳的个数比小红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用小红跳的个数分别乘2、乘3,求出小华跳的范围,确定小华最少跳的个数和最多跳的个数即可。【详解】70×2=140(个)70×3=210(个)140个<小华跳的个数<210个运动会跳绳比赛,小红跳了70个,小华跳的个数比小红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小华最少跳(141)个,最多跳(209)个。31.(23-24三年级上·山西太原·期末)要使□07×4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答案】3【分析】要使积是四位数,用“□07”百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4相乘,得数要超过10,则□内最小是3,试算307×4=1228,若□内是2,则207×4=828,所以□内最小是3。【详解】根据分析:使□07×4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3。32.(23-24三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学校某舞蹈队有36名男生,女生比男生的5倍还多8人,学校舞蹈队一共有( )人。【答案】224【分析】根据题意,先计算出女生的人数:男生人数乘5再加8即可求出;再将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相加即可解答。【详解】36×5+8=180+8=188(人)188+36=224(人)即学校舞蹈队一共有224人。33.(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56是4的( )倍,( )是33的3倍。【答案】 14 99【分析】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列算式为56÷4,计算出结果即可;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算式为33×3,计算出结果即可。【详解】56÷4=1433×3=99即56是4的(14)倍,(99)是33的3倍。34.(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某小区新建居民楼48幢,每幢有5层,每层可住4户居民,这个小区新建的居民楼共可住居民( )户。【答案】960【分析】用楼的幢数乘每幢楼的层数,计算出总层数,再用总层数乘每层的户数即可【详解】48×5×4=240×4=960(户)这个小区新建的居民楼共可住居民960户。35.(23-24三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在算式□×249中,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里可以填( )。【答案】 4 5、6、7、8、9【分析】根据一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在□里依次填入1、2、3、4、5……,即可求出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的数字;要使积是四位数,根据填入数字的计算结果,即可求出□里可以填的数字。【详解】1×249=2492×249=4983×249=7474×249=9965×249=1245由计算可得:在算式□×249中,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4;要使积是四位数,□里可填5、6、7、8、9。36.(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学校买了125本科技书,买的童话故事比科技书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买的童话故事最少有( )本,最多有( )本。【答案】 251 374【分析】买的童话故事比科技书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所以买的童话故事最少有科技书本数乘2倍加1本,最多有科技书本数乘3减1本,据此即可解答。【详解】125×2+1=250+1=251(本)125×3-1=375-1=374(本)学校买了125本科技书,买的童话故事比科技书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买的童话故事最少有251本,最多有374本。37.(23-24三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①买2个笔袋;②买书包比买笔袋多用了19元;③每个笔袋18元。要求买书包用多少元?可以先根据( )和( )(填序号)这两个条件求出( ),再求出买书包用了( )元。【答案】 ① ③ 2个笔袋多少元 55【分析】先根据①买2个笔袋和③每个笔袋18元,求出买2个笔袋的钱数,即列式为18×2=36(元),再根据②买书包比买笔袋多用了19元,用2个笔袋的钱数加上19元,求出买书包用的钱数即可。【详解】18×2+19=36+19=55(元)①买2个笔袋;②买书包比买笔袋多用了19元;③每个笔袋18元。要求买书包用多少元?可以先根据①和③这两个条件求出2个笔袋多少元,再求出买书包用了55元。38.(23-24三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203×4的积是( )位数,250×4的积是( )位数。【答案】 三 四【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乘到哪一位,就把积写在哪一位上。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当乘数末尾有零时,先算零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加对应个数的零。据此算出203×4和250×4的积,再看积是几位数。【详解】203×4=812,积是三位数;250×4=1000,积是四位数。203×4的积是三位数,250×4的积是四位数。39.(23-24三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小华从家中出发,步行去学校,他每分钟走60米,9分钟走到学校,他家距离学校( )米。他每天中午回家吃饭,他每天上学和放学一共走( )米。【答案】 540 2160【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60乘9,即可求出小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他每天中午回家吃饭,他每天上学和放学一共走了4个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用4乘小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即为他每天上学和放学一共走多少米,据此作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得:60×9=540(米)540×4=2160(米)所以小华从家中出发,步行去学校,他每分钟走60米,9分钟走到学校,他家距离学校540米。他每天中午回家吃饭,他每天上学和放学一共走2160米。40.(23-24三年级上·山西大同·期末)要使“350×□”的积的末尾有2个0,□里最小可以填( );要使“□03×5”的积中间有0,□里最大可以填( )。【答案】 2 8【分析】350×□中,□里的数乘350个位上的0,得0。要使积的末尾有2个0,□里的数乘350十位上的5,积的个位应是0,□里可以填2、4、6、8,最小填2。□03×5中,5乘□03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积是15。要使算式积的中间有0,5乘□03百位上的数,积的个位是0。□里可以填2、4、6、8,最大填8。【详解】350×2=700,“350×□”的积的末尾有2个0,□里最小可以填2;803×5=4015,“□03×5”的积中间有0,□里最大可以填8。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填空题篇十四大题型)单元复习讲义(知识梳理+素养目标+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学生版).docx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填空题篇十四大题型)单元复习讲义(知识梳理+素养目标+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