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单元备课单元教学内容 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率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运用加法运算率进行简便计算。单元教材分析(前置后继) 本单元只安排了1个信息窗。信息窗呈现的是3个小朋友观察一组正方体的情境。借助问题“下面几幅图分别是谁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引发对“从前面、上面、侧面看到同一组正方体,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的探索。借助“先摆一摆,再从前面、上面和侧面看一看。你分别看到了什么图形”这一问题,引领学生在操作与观察活动中说出从前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图形的样子,发现:从同一角度观察由一组正方体拼搭成的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观察活动,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从同一角度观察一组正方体拼搭成的不同形状的立体图,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在观察辨认、想象等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重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结合观察和操作进行简单的直观推理,展开合理想象,发展空间观念。突破重难点的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串”,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指导学生自制学具。 3.注重学生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课时分配 1课时主备 刘娟 主讲 丁雪凤课题 观察物体 课型 新授课前准备 圆柱体、正方体、课件、小研究 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的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或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教学重点: 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或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或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核心 知识点 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或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习得方法策略一、活动引入 二、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①同学们喜欢逛商场吗?商场里的货物琳琅满目,但对于存放货物的仓库我们很少见过,这节课我们一起到存放货物的仓库去看一看?(出示课件) ②请同学们认真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①从推车的叔叔方向看这两个正方形是什么形状的 ②背着包的女同学从侧面看到的是这两个正方体是什么形状? ③爬在梯子上的叔叔从上面看这两个正方体是什么形状? 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二、揭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请看大屏幕。 1、从不同方向看是什么形状? ①回顾旧知识。 师:我们说的不同方向是指? 生回答预设:上面、正面、侧面 ② 师:同学们看,我把图中小车上的货物给大家拿来了。(每人两个正方体积木),请你用正方体代替货物,然后从不同方向来观察一下,各是什么形状? (以小组形式讨论、回报) ③师:你能帮助他们把看到的图形贴到相应的位置吗? (师贴头像,学生到黑板上版贴看到的图形) 二、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从不同方向看小车上的这堆货物,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 1、师:①如果车上有3箱货物,从不同方向看,各是什么形状呢? ②请你先用手中的积木来搭一搭。从不同方向看一看,各是什么形状? (学生在小组中利用积木合作进行操作活动,然后说一说从不同方位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 ③帮助他们把现在看到的图形贴到相应的位置。(教师贴好头像,学生到黑板上版贴看到的图形) 师:如果车上有4箱,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可以怎样摆? 预设:①有的同学摆出了3种形状。 ②有的同学会把4箱的从正面摆,摆出各种各样。 师:是不是只有一种摆法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手中的正方体积木,摆一摆、看一看、比一比那个小组摆法多 通过摆一摆,从前面、上面和侧面看一看。你分别看到了什么图形。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想法? 观察、思考 汇报 思考、汇报 观察、思考、 学生进行操作活动 摆一摆、看一看、比一比 谈话导入 问题引领 动手操作 通过小组活动,进行摆的活动,总结各种可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