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问题解决 第2课时较复杂的按比例分配问题课题名称:较复杂的按比例分配问题(三数连比)。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主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调动学生高涨的学习情趣,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达到熟练地区解决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 让学生产生矛盾冲突,从实际问题引入按比例分配,使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在生活、生产常常要把一个量按照数量的多少来分配,感悟“按比例分配”存在的价值,按比例分配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学生已学过的平均分其实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教材中的例题是“配制混凝土”,这个材料对于孩子来说比较熟悉,但和上一例题不同的是,题中的比是一个连比。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交流的能力。考虑到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逻辑思维较差,还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参与整个的过程,给学生以更大的探索空间,促进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意义,能合理、灵活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并在自己的内省过程中感悟到按比例分配这种方法的优势。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能正确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卡片、练习本等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谈话:同学们,我们上课的教室,家里住的楼房,都离不开建筑工人辛勤的劳动,使他们的辛劳和汗水给我们建设了美好的家园,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建筑工地,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投影出示建筑工地的场景。教师引导:同学们观察情境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信息?引入谈话:工人叔叔要配制220吨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你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按比例分配问题。【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矛盾冲突,从实际问题引入按比例分配,使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探究新知教师:同学们,从上面的情境图图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学生交流获取的信息,汇报教师整理:配制220吨混凝土。混凝土的原料是水泥、沙子、石子。水泥、沙子、石子的比是2:3:6。问题是要配制220吨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沙子、石子、水泥各多少吨?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道题与前面所学例1有什么区别?学生易发现它们的区别是这是一道三数连比的问题。这个问题中你看出要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来分?为了方便计算,你应该先做什么?怎样计算沙子、石子、水泥各占混凝土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凭借上节课所学的例1的经验,自己独立解决。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指导。汇报展示:2+3+6=11水泥:220×40(吨)沙子:220×60(吨)石子:220×120(吨)答:需要水泥40吨,沙子60吨,石子120吨。教师评析,给予鼓励性评价,接着引导:还可以怎样解决?学生思考交流,小组讨论。展示汇报,指明一名学生板演。2+3+6=11解:设一份是x吨。2x+3x+6x=22011x=220x=20水泥:20×2=40(吨)沙子:20×3=60(吨)石子:20×6=120(吨)答:需要水泥40吨,沙子60吨,石子120吨。集体订正,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整个的过程,给学生以更大的探索空间,促进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三)巩固新知 1.处理教材第56页课堂活动第2题。刚才同学们通过计算,解决了配制混凝土的问题,现在我们再来礼品的搭配。读题,你能从中知道哪些信息?怎样理解3种蛋的个数的比是4:3:8.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独立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制定。处理教材第58页练习十五第7题: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7∶3∶2。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度?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独立解答。 汇报展示,相互评价。【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练习,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达到熟练地区解决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四)达标反馈1.小明、小亮和小强都喜欢集邮,他们一共收集了140张邮票,他们的邮票数量的比是7:4:3,小明、小亮和小强各有多少张邮票?2.一个大院住着三户人家,张家4口人,李家3口人,赵家5口人。这个院上月共缴纳电费144元,如果按人口分担,这三家各自应缴纳电费多少元?答案:1. 7+4+3=14 小明:140×=70(张) 小亮:140×=40(张) 小强:140×=30(张)2.4+3+5=12 张家: 李家: 赵家:(五)课堂小结教师:想一想,今天的知识与昨天的有什么不同?你是怎样找到几个量的比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议一议:怎样解决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知识,有利于反馈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检查学习的效果。采取议一议的方式放手给学总结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决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布置作业1.阳关小学六年级三个班级去蔬菜培育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把5400棵蔬菜苗按人数分配给六年级三个班。一班42人,二班45人,三班48人,三个班分别应种植蔬菜多少棵?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多少度?答案: 1.总份数:14+15+16=45一班应种植的棵数:5400×=1680(棵)二班应种植的棵数:5400×=1800(棵) 三班应种植的棵数:5400×=1920(棵)2. 2+3+4=9 180×=80(度)板书设计按比例分配问题(三数连比)2+3+6=11水泥:220×40(吨)沙子:220×60(吨)石子:220×120(吨)答:需要水泥40吨,沙60吨,石子120吨。2+3+6=11解:设一份是x吨。2x+3x+6x=22011x=220x=20水泥:20×2=(吨)沙子:20×3=60(吨)石子:20×6=12(吨)答:需要水泥40吨,沙子60吨,石子120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