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比例的认识(2)(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比例的认识(2)(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比例
第2课时 比例的认识(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页“试一试”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计算,发现并理解“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2.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推理意识。
3.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发展自主参与知识探究的意识,体会探索规律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填空。
(1)0.4∶0.8=( )∶( ),
3∶6=( )∶( ),
这两个比( )组成比例。组成的比例是( )。
(2)在比例6∶5=12∶10里,6和10是( )项,5和12
是( )项。
(3)把12∶4=15∶5改写成分数形式:
师: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完成上面的填空。
二、探究新知。
1.发现规律。
师:这是上节课学习的几个比例,仔细观察,你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先独立观察并思考,再小组内讨论,讨论完成后举手汇报发现。
预设:我发现12×4=6×8,6×2=4×3,3×10=2×15,10×3=2×15。由此可以得出两个内项积和两个外项积相等。
2.验证规律。
师:你同意上面同学的发现吗?再写几个比例验证一下。
学生独立写比例,通过计算,验证上面的发现。
预设:15∶12=10∶8,15×8=12×10。
1.5∶0.5=3∶1,1.5×1=0.5×3。
,14×5=10×7。
……
上面的发现是正确的。
3.总结规律。
师:把刚才的发现完整地概括为一句话应该怎样说?
预设: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师: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同学们一定要牢记。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18页第3题。
(1)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18页第6题。
(1)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3.填一填。
(1)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0.2,另一个内项是( );如果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质数,其中一个外项是6,另一个外项是( )。
(2)已知 x 的等于y的(x、y均不为0),则 x∶y=( )∶( )。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比例的认识(2)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主动构建知识。整堂课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经历观察、计算,发现规律,并通过再次验证,确定规律,最后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
整节课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配合默契,收效甚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