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第2课时 图形的旋转(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1页例题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观察、操作等,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旋转,进一步体会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后的图形。 3.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成功的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画一个简单图形旋转后图形的方法。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说图中的涂色平行四边形绕中心点每次旋转 多少度,旋转了多少次得到了现在这个图案。 师:看一看,算一算。 预设:360°÷ 6 = 60°,每次旋转 60°,旋转了5次。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图形的旋转(二)。 二、探究新知 1.小旗的旋转。 画出图中的小旗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师:读题,从题目中你获取了哪些关键信息? 预设:将小旗绕点M顺时针旋转90° 。 师:观察上图,和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图形的旋转有什么不同? 预设:上节课旋转的是线段,这里要旋转的是一个图形。 师:图形该如何旋转呢,你能先自己试着说一说该如何画吗? 预设:可以先找到一条关键线段,旗杆与中心点M相连,所以确定先画这条线段;将这条线段绕点M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旗杆旋转后的位置;再根据旗面与旗杆的位置关系画出旗面。 师:同学们很会动脑筋,这个方法非常好,现在就请你动手画一画吧。 学生在准备好的方格纸上画图,画完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2.三角形的旋转。 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绕点B逆时针旋转90°。 师:读题,想一想,绕点A旋转是什么意思? 预设:旋转的中心点是A点。 师:请同学们先在头脑里想象一下,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三角形旋转到了哪个位置?(也可以剪一个三角形摆一摆,看旋转后的图形在什么位置。)再动手画一画。 学生动手操作后展示画成的作品。 师:你能说一说自己画的步骤吗? 预设:先要弄清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接着画出图形中的一条线段按要求旋转后的位置,然后画出其余线段。 师:根据刚才说的步骤,动手画一画三角形绕点B逆时针旋转90°所得到的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后展示画成的作品。 师:与同伴说说画图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自由举手发言。 师小结:要把一个图形旋转到其他的位置,可以先找到这个图形的其中一条线段旋转后的位置,再依照原图画出其他部分。画完后,对照旋转的要求再看一看自己画得是否准确。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31页第1题。 (1)想一想,填一填。 (2)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31页第2题。 画一画,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3.完成教材第31页第3题。 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判断图中的图形旋转了多少度。 4.自己动手,在方格纸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再按照自己的想法,画出它逆时针旋转180°和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 五、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二) 图形的旋转:①找中心点; ②找关键线段; ③按规定方向、角度旋转; ④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把握学生情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始终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