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数学好玩第1课时 绘制校园平面图【教学内容】教材第51~53页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实际操作活动,进一步理解并综合运用图形位置、测量、比例、数据收集等知识,积累“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经验。2.经历设计方案、动手实践、交流反思的活动过程,发展统筹规划和按方案实践操作等综合实践能力,体验团结协作、获得成功的快乐。3.在设计、测量、整理等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发展自我反思能力。【重难点】重点:综合利用方向与位置、长度单位、常见平面图形、对称、比例尺等知识,体验绘制校园平面图的过程。难点:会确定参照方向,能以确定的参照方向为标准画出某个场所的简单示意图。【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引入。师: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平面图。如动物园、校园(课件出示某动物园平面图和某校园平面图。),你还在哪里见过平面图呢?预设:大型商场、景区……师:平面图表示每个建筑物平面形状和大小,以及各建筑物在水平面的相对位置。师:我们在可爱的学校里已经生活六年了,在毕业前夕,给母校留一张大家亲手绘制的校园平面图吧。探究新知1.确定平面图包含的内容。师:先观察下面两张平面图,说说这两张平面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观察整理后举手汇报。预设1:每个平面图都有标题,写在平面图正上方。预设2:每个平面图都有方向标。预设3:每个平面图都有比例尺。预设4:每个平面图都有一些主要建筑物和场所。师:同学们能说说一幅完整的平面图都要有哪些要素吗?预设: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标记。2.确定绘制前要做的准备。师:想一想,绘制校园平面图前,要先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明确在校园平面图中需要绘制哪些主要建筑物。确定收集哪些数据,如何收集这些数据。想好如何确定这幅图的比例尺。师:在校园平面图中需要绘制哪些主要建筑物?预设:教学楼、图书馆、操场、餐厅……师:在确定需要绘制的建筑物之后,还需要收集哪些数据? 预设:要明确这些建筑物所处的方向,建筑物之间的实际距离及所占的面积,这样才能在地图上表示出建筑物之间的大小、位置关系。师:如何收集这些数据呢?预设:实地测量(用卷尺、指南针等)。师:平面图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尺进行绘制,如何确定这幅图的比例尺呢?预设:在地图上所画地区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就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绘制范围较小的校园平面图,选用大比例尺比较合适。具体情况还应参考收集到的校园资料和所确定的图幅大小,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算出结果。3.动手实验。(1)分小组实际收集相关数据,并用恰当的方式记录下来。(2)整理数据,确定比例尺,并计算图上距离。(3)按照设计方案及收集整理的数据,绘制校园平面图。4.交流反思。师:全班交流,观察各小组绘制的平面图,是否准确、合理?哪个小组的图有自己的特色?学生交流后汇报。师:把自己最喜欢的其他小组的平面图画下来。学生动手画图并展示。师:在上面的活动中,运用了哪些知识?采用了哪些收集数据的方法?预设:比例尺、坐标方向、图例、注记……师:利用所绘制的校园平面图,可以帮助人们解决什么问题?预设:平面图比较直观,根据平面图能清晰了解校园整体布局,便于找到有关场所的位置。师:在上面的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想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预设1:获得了动手实践的能力。预设2:想画一张学校详细的地图。……5.自我评价。师:在这次活动中,你的表现怎么样?请在教材第53页的自我评价栏中将☆涂上颜色。三、课外活动绘制一张你们小区的平面图。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活动课,在动手实践之前,让学生先讨论绘制平面图的方案和步骤,以指导具体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做事的规划性和条理性;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绘制过程中巩固学生对方向、位置、比例尺等知识的掌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