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二课时数一数第一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西师版(新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 10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学习分析内容: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抽象思维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理解数的组成。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掌握数位顺序。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体会“满十进一”的计数思想。导入同学们,你们能数出有多少只小羊吗?同学们,你们能数出每个篮子里有多少水果吗?同学们,你们能数出街道有多少人吗?同学们,以上图片中水果和人你是怎样数的呢?一个一个数二个二个数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这堆木棒有90根,我是一捆一捆数的,每捆10根,共九捆,就是90根。数小棒。估一下这堆木棒有多少根,你是怎样想的?十 根 十 根 地 数 ,9 个 十 添 上1 个十就是一百,10 个十是一百。。数小棒。数一数。我是五个五个的数的一共20个5,就是100数一数,填一填。10 ( ) 30 ( ) 50( )( )80( )( )2040607090100探究数一数。 有 二 十 八 只,二十八由2 个十和 8 个 一组成。我来数 先数5个十 ,再数5 个一,合起来就 是五十五。一共多少只?和探究数一数。 有 二 十 八 只,二十八由2 个十和 8 个 一组成。我来数 先数5个十 ,再数5 个一,合起来就 是五十五。一共多少只?和先数4个十,再数五个一,一共45个先数28个 ,再数17个 ,一共45个探究数数接龙。17我顺着数 4个数,18,19,20,21课堂活动我倒着数 … …练习1. 小调查。(1)我们班的课程表上一周有( )节课。(2)我们班男同学有( )人,女同学有( )人。(3)我可以背诵( )首古诗。(4)一箱矿泉水有( )瓶。练习2. 画一画,填一填。。个位十位个位十位个位十位( )个十( )个一组成( )( )个十( )个一组成( )( )个十( )个一组成( )四六九五四十五六十 九二六二十六练习3. 先 10个 10 个地圈,再填空。( )个十和( )个一组成( )三三十六六探究4. 下面的葵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了什么数?( )个十和( )个一组成( )二九二十九练习。5. 数一数,填一填。四 ( )个十和( )个一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 )。( )个十和( )个一组成( )。三四十三六九六十九九五九十五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如数 100 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数位等。“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 回家数出 50 颗豆子,和家长说一说 50 是由几个十组成的。2.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第 4、5 题。/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数学学科西师数学一年级年级下册第三单元2《100 以内数的认识-数一数》教学设计课题名 数一数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本单元“100 以内数的认识”中“数一数”是数概念教学的基础。教材通过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如数数小棒、数羊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理解个位和十位的意义,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方法等,为后续学习加减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分析 在数一数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 10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学习分析内容: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抽象思维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理解数的组成。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掌握数位顺序。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体会“满十进一”的计数思想。。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操作法、小组合作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一盒100个小棒好人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100支木棒教学过程 出示主题图(一群小羊在草地上吃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数出有多少只小羊吗?” 1. 导入新课(5 分钟) 出示主题图(一群小羊在草地上吃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数出有多少只小羊吗?” 学生尝试数数,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 :通过有趣的情境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数的必要性,同时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 2. 探究新知(20 分钟) 数小棒活动 教师拿出一把小棒,让学生先估一估有多少根。 然后学生动手一根一根地数,数到 10 根时,教师引导学生将这 10 根小棒捆成一捆,介绍这一捆就是 1 个“十”。 接着继续数小棒,数到 20 根时,再捆一捆,强调 2 个“十”是 20。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数出 30 根、40 根小棒等,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认识数位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计数器,介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演示在计数器上拨数,如拨 12,在十位上拨 1 个珠子,表示 1 个十,在个位上拨 2 个珠子,表示 2 个一。 让学生尝试在计数器上拨出 23、35 等数,并互相说一说每个数位上的珠子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数小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计数单位“一”和“十”以及“满十进一”的思想,借助计数器进一步认识数位,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巩固练习(12 分钟) 完成教材上的“课堂活动”第 1 题:看图写数。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检查。 游戏:“我说你拨”。教师说出一个数,如 46,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并说出这个数的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和游戏活动,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数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反应能力。 4. 课堂小结(3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如数 100 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数位等。 提问学生:“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强化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记忆。板书设计 100 以内数的认识——数一数 计数单位:一(个)、十 数位:个位、十位 例如:12 十位 个位 1 2 表示 1 个十和 2 个一课后作业 1. 回家数出 50 颗豆子,和家长说一说 50 是由几个十组成的。 2.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第 1、2 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物品计算,将课堂学习延伸到家庭生活中,既能加强亲子互动,又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数数的知识。通过至少完成50棵豆子的要求,保证一定的练习量,促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数的方法。教学反思 亮点: 1. 情境创设生动有趣,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 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如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意义,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3. 练习设计形式多样,既有书面练习,又有游戏互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习效果。 不足之处: 1. 在小组合作数小棒环节,部分小组的合作效率不高,个别学生参与度不够,教师的指导还不够细致。 2. 对于数位意义的讲解,虽然借助了计数器,但仍有少数学生理解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更直观、更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这部分学生理解。 课堂教学建议: 1. 在小组合作前,教师应更加明确小组分工和要求,加强对小组合作过程的巡视和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鼓励,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2. 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制作一些动画演示,如数位的演变过程、数的组成动画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理解。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数学第三单元2《100 以内数的认识-数一数》教学设计.docx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2《100以内数的认识-数一数》课件pptx..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