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2024)数学(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乘车(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2024)数学(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专题四 乘车 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并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2.综合运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借助乘车的情景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要依次从左往右计算的顺序。 4.借助合唱队的情景图运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1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难点: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培养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问题预设 学生一开始列不出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算式,不知道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唤醒思维 淘气和笑笑坐过公交车去欢乐谷,他们在乘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课内研习,思维进阶 (一)活动一:探究“连加算式的意义和运算顺序” 问题一:公交车经过三家店公交站后车上有多少人? 让学生想一想,这几个小朋友准备干什么? 2.独立思考公交车经过三家店公交站后车上的人数变 化,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并列出算式(2+3+2=7)。 3.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说一说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 归纳总结: 像(2+3+2=7)这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在计算连加算式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把得数记在脑子里,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 巩固应用:让学生计算2+4+3 并说一说是如何计算的。 (二)活动二:探究“连减算式的意义和运算顺序” 问题二:公交车经过七里庄公交站后车上有多少人? 活动设计: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人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现在车上有几个小朋友?用算式表示出车上乘客的变化情况。 3.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小组汇报交流。学生列式可能:8-1=7,7-4=3;8-1-4=3;8-4-1=3。 4.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8-1-4=3)什么意思? 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得数可以先写在哪里? 归纳总结:像(8-1-4=3)这样的算式我们叫做连减算式。在计算连减算式时,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先算第一步(算8-1),再把所得的差与最后一个数相减。 巩固应用:让学生计算9-4-2 并说一说是如何计算的。 (三)活动三:探究“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和运算顺序” 问题三:公交车经过九棵树公交站后车上有多少人? 活动设计: 1.仔细观察情景图,看看现在车上人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现在车上有几个小朋友?用算式表示出车上乘客的变化情况。 2.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小组汇报交流。 3.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9+1-5=)什么意思? 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得数可以先写在哪里? 归纳总结:像(9+1-5=)这样有加有减的算式我们叫做加减混合算式。计算时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先算第一步,再把所得的得数与最后一个数相加或相减。 巩固应用:让学生计算7-4+2 并说一说是如何计算的。 三、巩固应用,发展思维 “练一练”第1题、第5题。 借助练习,巩固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回顾总结,凝练思维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觉得你今天表现的如何? 五、拓展提升,延伸思维 红红在站队时,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3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作业设计 练习册
板 书 设 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