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认识图形》(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认识图形》(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对应的单元主题】
《认识图形》单元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下的“有趣的立体图形”第一课时的主题。
【单元核心素养】
“认识图形”主题,核心素养发展的重点是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经历观察、想象、操作、验证的过程,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直观认识,知道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名称,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数学活动经验,初中的创作。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和提出与图形有关的数学问题,经历实物——几何模型——图形名称的过程,辨认简单的立体图形。
【学段学业质量相关要求】
1.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直观描述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2.会用简单的立体图形拼搭图形,能在拼搭图形中说一说搭成的是什么,是有几个什么立体图形搭成的。
【本课关联的核心素养分析】
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识。其内涵包含能够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本节课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第一课,学生要根据已有经验对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简单立体图形,以及知道这些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名称,并能进行识别,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说一说等学习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目标】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活动能描述物体的形状特征,根据形状特征找到相应物体,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合作时能认真倾听,能听懂他人的想法,并能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意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经历分类、观察等实际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形成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
2.知道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名称,并能进行识别。
难点:
培养观察、表达和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水平层次框架】
水平层次 内容要求 具体描述
水平0 无 不认识常见的物体形状
水平1 能辨认形状 能正确辨认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状的物体。
水平2 会分类 物体形状的特点,将物体进行分类,知道他们的名称。
水平3 会抽象特征 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能根据特征找到相应的物体
【学习准备】
课件、学生分类材料、板贴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今天的数学课除了学习数学知识外,还要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
学习活动(一)——借助生活经验,分类整理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主题图;小明把客厅弄得太乱了。这么多东西,该怎样整理呢?
同学们独立思考,踊跃发言。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是收纳整理小能手。
复习旧知
(1)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分类整理,什么是分类整理,有什么好处?
分类整理就是把同类物品摆放在一起,可以让客厅变得更整洁、干净,也更方便
我们找东西。
我们还知道,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一样。
【设计意图】出示小明客厅太乱了的情境图,目的是提出分类整理,复习分类整理的知识,利用知识迁移过渡到对立体进行分类
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让我们用之前学习的分类整理的知识,把这些物品分分类整理一下客厅吧。
(1)你认识这些物品吗,谁来说一说。
(2)小组合作,给这些物品分分类。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①观察这些物品都有什么特征?
②小组讨论确定分类标准。
③小组合作将物品分类整理。
小组展示汇报:
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小朋友的分类,一起来看一看。
预设1:按能否滚动分类,分2类
第一类:可以滚动的物品有:篮球、胶棒、饼干盒、茶叶筒、乒乓球
第二类:不可滚动的物品有:牙膏盒、墨水盒、鞋盒、魔方、正方体积木预设2:按材质把物品分类,分4类
第一类:塑料类:乒乓球、胶棒、魔方、正方体积木
第二类:纸质类:鞋盒、墨水盒、饼干盒、牙膏盒
第三类:橡胶:篮球
第四类:金属:茶叶盒
预设3:按曲面和平面分,分2类
第一类:曲面:篮球、胶棒、茶叶筒、乒乓球
第二类:平面:牙膏盒、墨水盒、鞋盒、魔方、正方体积木、饼干盒、
预设4:按形状分类,分4类
第一类:长方体:鞋盒、牙膏盒、墨水盒
第二类:正方体:正方体积木、魔方
第三类:圆柱:茶叶盒、胶棒、饼干盒
第四类:球:乒乓球、篮球
小结:以上都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了分类整理,可见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分类的结果就不同,接下来我们重点研究“按形状分类”这组图形。
学习活动(二)——结合数学活动,描述特征
1.认识立体图形及名称
全班汇报,认识立体图形及名称。
你想介绍哪一类物品?他们有什么特点,像他们这样的图形都是……
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正方体:方方正正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都相等。
圆柱: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都是圆圆的、平平的面。
球:圆圆的,没有平平的面。
小结:数学上,把这样的图形称为“立体图形”板贴课题。
2.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3.摸一摸,猜一猜,认一认。
接下来进入游戏环节,游戏1:摸一摸,猜一猜
(1)教师示范,明确游戏规则。
“我摸到一个是圆圆的,上下一样粗,你们猜是什么?”——圆柱
圆圆鼓鼓小淘气,滚动起来不费力——球
正正方方6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正方体
长长方方一物体,平平稳稳随处见——长方体
(2)四人小组,先有一名同学在袋子里摸,说出对图形的感受,其余人猜。
4.滚一滚、玩一玩
游戏2:滚一滚、玩一玩、说一说哪各立体图形滚得快?
小结:长方体、正方体在平面上推动起来很费力;
圆柱的侧面能向某个方向滚动;
球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学习活动(三)——课堂练习、巩固认识、拓展提升
学习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带着这些收获完成今天的挑战练习。
1.随堂练习
教材73页练一练第1题把上面的物品分类: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然后再按照类别连一连。
教材73页练一练第2题把左边的物品分类。
数一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个数,分别填到右边的方框中。
搭一搭
用简单的立体图形拼搭图形,说一说搭成的是什么,是有几个什么立体图形搭成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