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1.2 有理数的减法 第1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1.2 有理数的减法 第1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之后,以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为课堂教学内容,有理数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当生动活泼,直观形象,贴近学生的生活。由于刚升入初中,学生的智力,基础,学习习惯都有较大的差异,很多同学会出现符号处理有误,法则选择不灵活等问题。因此,老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目标的调控作用,随时收集来自学生方面的信息,及时反馈矫正加强交流与合作。
教学目标设置
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运算;
经历由特例归纳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
通过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讨,体验数学的转化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意义,会用正确运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讨
四、教法策略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遵循了启发性的教学原则,注意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应用旧知识的过程中探究,通过老师的引导启发得到新的结论。通过比较分析,应用获得新知识,从而达到理解并掌握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多媒体播放天气预报情节,并展示三地2月1日的天气情况:
提问:(1).你能说出银川2月1日的温差是多少吗?怎样列算式?
(2).怎样求西宁2月1日的温差呢?
生:银川温差:10℃,算式:2-(-8);西宁温差:1-(-5)
师:以上两个算式该如何计算?引出课题--《有理数的减法》
探索新知,形成法则
活动1:观察发现,猜想方法
多媒体展示温度计:3℃比-3℃高多少摄氏度?
得出: 3-(-3)=6 ①
我们知道 3+(+3)=6 ②
由①②,得 3-(-3)= 3+(+3) ③
提问:(1)从 ③ 式看出减-3相当于加哪个数
把3换成0,-1,-5,用上面得方法考虑 0-(-3) ; -1-(-3) ;-5-(-3) 这些数减-3得结果与它们加+3结果相同吗
活动2:观察比较,再探方法
问题3:用上面的方法考虑:
0–(–3)=___, 0+(+3)=___;
1–(–3)=___, 1+(+3)=____;
–5–(–3)=___, –5+(+3)=___.
问题4:计算:
9–8=___; 9+(–8)=____;
15 –7=___; 15+(–7)=____;
2–0=___; 2+0=____ . 从中有什么新发现
发现:有理数得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进行计算;
活动3:小组讨论,总结规律
由以上可以得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得相反数.
表达式:a-b=a+(-b)
3.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例1.计算:
(1)(-3)-(-5); (2)0-7; (3)2-5;
(4)7.2-(-4.8); (5)(-3)-5.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
在解决问题中,应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你还有哪些收获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1和2,
教学特色反思
通过对温差的计算引出本课的目标和重点,并在对比后发现规律,得出减法向加法转化的方法,建立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并总结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同时渗透数学符号语言的使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