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体积与容积 教案 2024-2025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体积与容积 教案 2024-2025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长方体(二)
体积与容积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页及相关内容。
【素养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经历动手操作、建构概念的过程,培养观察、动手、概括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难点:在动手实验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教室里哪些物品占的空间大?哪些物品占的空间小?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学生观察,然后举手发言:
预设1:讲桌占的空间大,文具盒占的空间小。
预设2:课桌占的空间大,粉笔盒占的空间小。
……
师:常见的容器中,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多?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少?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预设1:水壶装的水多,玻璃水杯装的水少。
预设2:桶放的东西多,瓶子放的东西少。
……
师:物体有大有小,所占的空间就有大有小;容器有大有小,所盛放的东西就有多有少。那这节课我们就要探索与此相关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物体的体积。
(1)初步猜测。
师:猜一猜,它们谁占的空间大?
预设1:红薯占的空间大。
预设2:它们占的空间差不多大。
(2)动手实验。
师:为了找出谁占的空间大,老师提前给大家准备了烧杯以及水。那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操作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预设1:两个烧杯一开始放的水要一样多。
预设2:土豆和红薯要完全浸没。
师:现在请大家每四人一组,按照要求开展活动。
①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水;
②将土豆和红薯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
③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汇报交流。
师:结合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1:两个杯子的水面都比原来高了。
预设2:放红薯的杯子里水面升得高,红薯比土豆大。
师介绍: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大小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也不一样。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师:说一说,讲桌和文具盒,谁的体积大?为什么?土豆和红薯呢?
预设1:讲桌的体积大,因为它所占的空间大。
预设2:红薯的体积大,因为它所占的空间大。
2.认识容器的容积。
师:请同学们小组内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尝试思考,设计实验方案。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组设计的方案?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并在交流的过程中确定实验方案:先把其中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将它倒入另一个空杯子中。
(1)如果不能装满空杯,说明空杯能装更多的水;
(2)如果刚好装满空杯,说明两个杯子装水一样多;
(3)如果装满了空杯,原来的杯子里还有水,说明空杯装的水不如另一个杯子多。
师:请同学按照方案进行实验。
学生分小组实验并汇报结果。
教师对实验过程进行点评,并介绍: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容器的容积。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材第37页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体积与容积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教学反思】
体积与容积的知识点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说是两个新的概念,也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意义,我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借助实物,多次在操作、比较中逐步感受和完善对体积与容积的概念理解。整节课下来,学习效果相当不错,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