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数学好玩优化【教学内容】教材第81~82页相关内容。【素养目标】1.通过情境中展示的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2.能通过画图的方式表示步骤,经历从优化的角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重点难点】重难点:从优化的角度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瞧!小明家来了客人,小明要帮妈妈烧水,给李阿姨沏茶。我们一起来看看。二、探究新知1.沏茶问题。(1)梳理沏茶基本步骤。师:沏茶需要做的事情有哪些,你能说说吗?预设1:需要接水,烧水和找茶叶,再沏茶。预设2:还要洗水壶和洗茶杯。师:大家说得很对,那沏茶的顺序是怎样的?客人多长时间能喝上茶?预设: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沏茶。需要1+1+8+2+1+1=14(分)。(2)探寻最优方案。师: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怎样安排节省时间?预设:如果有些事能同时做就可以省时间。师:沏茶的过程中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想一想,说一说。预设1:洗水壶、接水和沏茶这三步骤必须单独完成。预设2:烧水的过程中可以同时洗茶杯和找茶叶。师:大家说得很对。我们可以用流程图将这个想法表示出来。师:大家计算一下这种方案沏好茶需要多长时间呢?预设:1+1+8+1=11(分)(3)小结归纳。师:比较这两种方法,你有什么收获?预设:能同时做的事同时做,可以节省时间。师:是的,要合理安排一件事情,应该找对先后顺序,也许有不同方案可以解决,但能同时做的事情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更节省时间。2.烙饼问题。(1)理解题意,尝试探究。师:妈妈做早餐需要烙饼。锅里面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烙3分。大家帮忙算一算烙1张饼需要多长时间?2张呢?预设1:烙1张饼,正面烙3分、反面烙3分,一共要6分,烙2张饼,就是12分。预设2:不对,锅里面一次可以放2张饼,2张饼可以一起烙,正面烙3分、反面烙3分钟,也就是6分。师:第2位同学说得很对,两张饼可以一起烙。现在爸爸、妈妈和淘气每人1张饼,需要烙几张饼?(3张)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然后全班分享。预设1:1张1张地烙,烙1张饼:3+3=6(分),烙3张饼:6×3=18(分)。预设2:先烙2张,再烙1张。4×3=12(分)师:大家都很会思考,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这是不是最节省时间的方法呢?(2)体会最优方法。师:妈妈是这样做的,你能看懂吗?【课件出示】提出活动要求:说一说:小组说一说妈妈是怎样烙饼的。摆一摆:用圆片摆一摆,模拟烙饼的过程。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然后指名汇报。预设:妈妈第一次烙1号饼和2号饼的正面,第2次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这样1号饼就烙好了,第3次再烙2、3号饼的反面,2、3号饼也烙好了。只用烙3次。师:对比一下,妈妈的方法少了3分,少在哪了?怎样烙饼用时最少?交流讨论后共同总结:每次都烙2张饼,别让锅有空余,这样最省时间。(3)探索烙饼问题规律。师:如果要烙4张饼、5张饼、6张饼……呢?提出活动要求:摆一摆:利用圆片找出最优方案,算出时间。填一填:把结果填在表格中。说一说:观察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按要求进行小组探究,然后交流汇报。预设1:烙4张饼,2张2张地烙,烙4次,共需12分。预设2:烙5张饼:先烙2张,要烙2次,再交替烙3张,要烙3次,一共要烙5次,需要15分。预设3:烙6张饼,2张2张地烙,烙6次,共需18分。预设4:烙7张饼,先2张2张地烙,还有3张时交替烙,烙7次,共需21分。师:回顾探究过程,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共同总结:烙饼所需的最短时间=烙饼的张数×烙每面所需的时间(1张饼除外)三、巩固运用1.一只平底锅一次最多只能煎2条鱼,用它煎1条鱼需要4分(正反面各2分),那么煎3条鱼需要几分?2.丽丽每天晚上要背诵成语6分,烧开水10分,泡好不烫的牛奶4分,喝牛奶2分,那么丽丽在( )同时可以( ),做完这些事情最少用( )分。3.星期天,明明想帮妈妈做下面的事情:做完这些事情至少要用多少分?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优化找对先后顺序,能同时做的事情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更节省时间。烙饼所需的最短时间=烙饼的张数×烙每面所需的时间(1张饼除外)【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沏茶”和“烙饼”两个情境,将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寻找解决问题最佳方案的全过程,深入理解了优化思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