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拨一拨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4~25页相关内容。【素养目标】1.借助直观模型认识数位顺序表,感受数的构成和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位值概念。2.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等操作活动,学习读、写万以内的数。3.了解算盘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感受我国悠久的数学文化。【重点难点】重、难点:认识数位顺序表,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吗?预设:计数器。师:少了点什么呢?预设:少了个、十、百、千、万这些字。师:那它们分别在计数器的什么位置上呢?你能填一填吗?预设:从右边起,分别是个、十、百、千、万。师:说得很好,这些其实就是我们计数器上的数位。二、探究新知1.认识数位顺序表。师:这是数位顺序表,你们有见过吗?预设:没有。(可能有个别学生接触过。)师:你们能结合计数器填一填这个数位顺序表吗?预设:从右边起,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师:现在请你们把书本第24页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学生独立填表,并交换检查。2.借助计数器读万以内的数。师:请同学们拿出计数器,任选一幅图拨一拨,说一说,并读出这个数。学生独立开展活动。师:谁来说一说你选的哪一幅图?你是怎样拨的?这个数怎么读?预设1:我选的第一幅图,我在千位上拨了2个珠子,表示2个千;百位上拨了9个珠子,表示9个百;十位上拨了3个珠子,表示3个十;个位上拨了2个珠子,表示2个一。这个数读作:二千九百三十二。预设2:我选的第二幅图,我在千位上拨了9个珠子,表示9个千;百位上1个珠子也没拨,表示0个百;十位上拨了4个珠子,表示4个十;个位上1个珠子也没拨,表示0个一。这个数读作:九千零四十。预设3:我选的第三幅图,我在千位上拨了1个珠子,表示1个千;百位上1个珠子也没拨,表示0个百;十位上1个珠子也没拨,表示0个十;个位上拨了1个珠子,表示1个一。这个数读作:一千零一。师:你们都同意吗?有没有其他的想法?预设:同意。师:观察这几个数,它们的读法有什么共同点呢?预设:都是从高位读起的。师: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都有零,这些零是怎么读的?预设1:中间有一个或两个零,都只读一个零。预设2:末尾的零不读。师小结:读数时要注意,从最高位读起;中间有一个或两个零只读一个零,末尾有零都不读。3.借助数位顺序表写万以内的数。师:先在练习本上试着写一写第一个数,然后与书本上写的数比一比,看你写得对不对。学生尝试写第一个数,并与书本进行对比。师:你写对了吗?你是怎样写的?预设:三百二十七里有3个百,2个十和7个一,所以我在百位上写3,十位上写2,个位上写7,这个数写作:327。师:你们听明白了吗?预设:明白了。(如果有学生不明白,教师要再次讲解。)师:现在请你们在书本上写出后两个数,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写的。学生独立写数,然后举手汇报:预设1:八千零五十二里有8个千,0个百,5个十和2个一,所以我在千位上写8,百位上写0,十位上写5,个位上写2,这个数写作:8052。预设2:一千五百零三里有1个千,5个百,0个十和3个一,所以我在千位上写1,百位上写5,十位上写0,个位上写3,这个数写作:1503。师:大家都是这样写的吗?预设:是的。师:观察写的这几个数,说说写数时要注意什么呢?学生观察、发现:写数时要从最高位写起;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4.认识算盘。师:读一读书本第24页关于算盘的介绍,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学生阅读材料,然后举手发言:预设1:算盘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计算工具,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预设2:用算盘可以计数,但是要先确定个位。预设3:个位上,1颗下珠表示一,1颗上珠表示五。预设4:个位上满十,就往左面的一位,也就是十位进1。在学生说完之后,教师拿出准备好的算盘跟学生介绍算盘的结构:师:你们知道怎样用算盘表示数吗?请你们在算盘上拨出2014,并与同伴交流。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小算盘,试着拨数,拨完后与同伴交流。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拨出2014的?预设:先确定个位,接着往左边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在千位上拨2颗下珠,表示2个千,百位不拨,十位拨1颗下珠,表示1个十,个位上拨4颗下珠,表示4个一,合在一起就是2014。师:这位同学表述地非常好!你们听明白了吗?(如果有学生不知道怎样操作,教师可以多安排几个数,让学生拨一拨。)三、课堂练习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1、2题。2.读出或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1)中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长度约6397千米。(2)青藏铁路最高点海拔约5072米。(3)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是青海湖,面积约四千五百四十三平方千米。(4)雅鲁藏布大峡谷最深处约达六千零九米。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拨一拨(1)【教学反思】本节课利用填写数位顺序表、在计数器上拨数等活动,把数数、读数、写数结合了起来。之所以这样安排是考虑到学习大数读写时,不宜仅靠一些机械的规则死记硬背读写的方法,应该结合数位从位值的角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写出数,同时促进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整节课中,我扮演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学习效果也很不错。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试一试”及相关内容。【素养目标】1.通过用多种形式表示数的活动,了解大数的构成。2.从位值的角度加深对数的理解,进一步发展数感。【重点难点】重、难点:通过多种形式体会一个多位数是由几个不同的计数单位构成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读一读,写一写。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举手汇报。二、探究新知1.多种形式体会数的构成。师:用喜欢的方法表示这个数,你能想到几种?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表示“2128”,并探索这些方法之间的相同点。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2128”这个数的?预设1:我是用小方块表示的。用2块大正方体表示2个千,也就是2000;用1片正方体表示1个百,也就是100;用2条正方体表示2个十,也就是20;用8个小正方体表示8个一,也就是8,合起来就是2128。预设2:我是这样想的。2128里有2个千,1个百,2个十和8个一。预设3:我是用计数器表示的。在千位上拨2个珠子,表示2个千;百位上拨1个珠子,表示1个百;十位上拨2个珠子,表示2个十;个位上拨8个珠子,表示8个一,合起来是2128。师: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讨论、交流,发现:这些方法都表示出了2128,只是形式不一样,千位上是2,既可以用2块大正方体表示,也可以用文字“2个千”表示,还可以用计数器千位上的2个珠子表示……师:千位上的2和十位上的2表示的意思一样吗?预设:不一样,千位上的2表示2个千,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师:有个同学是这样表示的,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你能看懂吗?预设1:我是这样理解的。2128千位上是2,表示2个千,也就是2000;百位上是1,表示1个百,也就是100;十位上是2,表示2个十,也就是20;个位上是8,表示8个一,也就是8。预设2:哦,我明白了,这个算式相当于把2128拆成了几千、几百、几十、几个,再加起来。师小结:大家说得真好!无论哪种方法,都表示出了2128是由2个千、1个百、2个十、8个一组成的。2.在举例中加深对数的认识。师:你能再找个数说一说吗?学生独立写数,并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示。师:谁来说说你找的哪个数?预设:我找的1024,我用两种方法表示的。方法一:在计数器的千位拨1个珠子,表示1个千;百位上不拨珠子,表示0个百;十位上拨2个珠子,表示2个十;个位上拨4个珠子,表示4个一,合起来就是1024。方法二:直接写算式表示,1024=1000+20+4。师:为什么算式是拆成了几千、几十和几个相加,几百呢?预设:0个百可以不写出来,这样更简便。师:遇到有一个数位上是0的,我们拆分成算式时一般不写出来。现在请大家跟这位同学一起说一说1024是由什么组成的。预设:1024是由1个千、2个十、4个一组成的。三、课堂练习完成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3~5题。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拨一拨(2)2128=2000+100+20+82128是由2个千、1个百、2个十、8个一组成的。1024=1000+20+41024是由1个千、2个十、4个一组成的。【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示大数,体会数的结构,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这节课我先给出“2128”这个数,然后提出活动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索,接着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体会这些方法虽然不一样,但是本质意义是一样的,都体现了这个数的组成。最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举例,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大数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