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数一数(一) 教案 2024-2025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数一数(一) 教案 2024-2025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一)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21页相关内容。
【素养目标】
1.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方块等多种活动,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2.借助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位值概念。
3.能运用多种方式数数,发展数感。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
难点:了解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最大的一位数是几?
预设:是9。
师:9加上1是多少?
预设:10。
师:10是几位数?
预设:两位数。
师:最大的两位数是多少?
预设:99。
师:最大的两位数加1是多少?是几位数?
预设:99加1是100,是三位数。
师:看来大家对前面学习的知识都掌握得很好,那对于接下来要学习的知识,大家有信心学会吗?(有。)
二、探究新知
1.借助计数器,初步认识“千”。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计数器,在你们计数器的个位拨上9个珠子。
学生动手拨珠子。
师:这个数是多少?
预设:是9。
师:再添1个珠子是多少?请你们拨一拨,说一说。
学生动手拨珠子,然后举手展示、汇报:再添1个珠子是10,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把个位上的珠子都拨回去,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就可以了。
师:请你们在计数器的个位、十位各拨9个珠子,并说说这个数是多少。
学生动手拨珠子,并回答:99。
师:那再添1个珠子是多少?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动手拨珠子,然后举手展示、汇报:在个位上添1个珠子,现在个位有10个珠子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把个位上的珠子都拨回去,在十位上增加1个珠子;十位上原来有9个珠子,加上这个珠子就是10个珠子了,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把十位上的珠子都拨回去,在百位上拨1个珠子就可以了,这时表示的是1个百,也就是是100。
师:同学们真厉害,(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999)那这是多少?你们认识吗?
预设:九百九十九。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百位上有9个珠子,表示9个百,是九百;十位上有9个珠子,表示9个十,是九十;个位上有9个珠子,表示9个一,是九,合起来就是九百九十九。
师:九百九十九再添1个珠子是多少呢?请你们拿出计数器,试一试,说一说。
学生动手拨珠子,然后举手展示、汇报:在个位上添1个珠子,现在个位有10个珠子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把个位上的珠子都拨回去,在十位上增加1个珠子;十位上原来有9个珠子,加上这个珠子就是10个珠子了,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把十位上的珠子都拨回去,在百位上增加1个珠子;百位上原来有9个珠子,加上这个珠子就是10个珠子了,百位满十向千位进1,把百位上的珠子都拨回去,在千位上拨1个珠子就可以了,这时表示的是1个千。
师小结:说得非常好!满十进1,九百九十九再添1个是一千。
2.借助小方块,体会“十进”关系。
师:请大家用书本附页2的图形数一数,然后举手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举手汇报:先一个一个地数,数10个是1条,也就是1个十;再一条一条地数,数10条是一片,一片有100个。
师:为什么一片有100个呢?
预设:一条是1个十,10条就是10个十,10个十是100,所以一片有100个。
师:接下来该怎么数呢?
预设:一片一片地数,一百、两百、三百、四百、五百、六百、七百、八百、九百、一千,数10片是1000个。
师小结:10个小正方体是1条,也就是10个一是十;10条是1片,也就是10个十是一百;这样的10片就是这个大正方体(1块),我们可以说10个一百是一千。千是比百高一级的计数单位。
3.结合数数活动,进一步感受“千”的意义。
师:先试着数一数,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独立数数,然后举手汇报:
预设1:我一个一个地数,八百八十七, 八百八十八,八百八十九,八百九十……
预设2:我先十个十个地数,数到九百九十七,再一个一个地数……
预设3:我先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九百八十七,再一个一个地数……
(对于学生数数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三、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20~21页练一练第1、2、5题。
2.找规律,填一填。
(1)四百五十、( )、五百五十、六百、( )。
(2)( )、九百八十、( )、九百四十、九百二十。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数一数(一)(1)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千是比百高一级的计数单位。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进一步感受位值概念、数位间的十进关系,发展数感。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千以内的数接触较少,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我非常重视运用计数器和方块模型,让学生在具体的数数活动中体会数的关系与意义。整节课下来,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通过课堂练习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很好。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21页“试一试”及相关内容。
【素养目标】
1.经历估数的过程,建立估计的参照标准,发展估计策略。
2.结合对比、想象的活动,进一步感受千的大小,发展数感。
【重点难点】
重、难点:通过估数过程,发展估计策略,进一步理解“千”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咱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谁来说一说?
预设1:我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千”。
预设2:我知道了10个一百是一千。
预设3:数数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十个十个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师:看来上节课的知识大家都铭记于心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与“千”有关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借助小方片,初步感受“一千”的大小。
师: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预设1:先想一想,然后圈出一千个小方片。
预设2:不对,是大致圈出一千个,不一定非要一千个,差不多就可以了。
师:这位同学真会审题,这里出现了“大致”,也就大约、差不多的意思。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并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卡片上圈一圈吧!
学生思考,初步尝试。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圈的?
预设1:我一个一个数,边数边圈,可是太乱了。
预设2:一千太大了,不知道要数到什么时候去。
师:是的,一千太大了,我们可以尝试从一个小一点的数入手啊,大家看,我们可以先数出10个,用红色的圈圈起来,再以它为参照,大致找到10个这么多,10个十是100,这绿色圈里的大约是100个;接着,我们再以绿色圈里的为参照,一百一百地圈,圈10个,大约就是一千个。你们看,一千个小方片有那么多呢!(课件配合演示。)
2.借助现实情境,体会“一千”有多大。
师:那一千到底有多大呢?请同学们看一看书本第20页的两幅图,说一说这两幅图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阅读,然后举手回答:
预设1:第一幅图中,1本数学书约有50张纸,把20本书摞在一起大约有一千张纸。
预设2:1张贴纸上有100个笑脸,10张这样的贴纸上可以呈现一千个笑脸。
师: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拿出老师给大家分发的学具,照样子摞一摞,摆一摆。
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实际感知一千有多大。
三、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3、4、6、7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数一数(一)(2)
选参照→标准→估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结合估计和想象对比的活动,感知“一千有多大”。这节课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为了能让学生对“一千”有实际的体会,我除了利用教材设计的数小方片的活动,还提前准备了一些学具,在学生初步了解“一千”有多大后,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实际体会“一千”有多大,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