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加与减小蝌蚪的成长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53~54页相关内容。【素养目标】1.借助数线和计数器,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理解三位数减法的计算道理,并能正确计算。2.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多样化的算法,积累计算经验。3.通过反思计算中的常见错误,养成认真、有条理的计算习惯。【重点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计算道理。【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谜游戏!师:读一读,猜一猜,提示一下,打一动物哦!预设:蝌蚪。师:你们知道吗?在100只蝌蚪中,一般只有20只左右会变成青蛙。【出示教材第53页情境图】大家看一下这幅图,说一说,你们知道了什么?预设1:西池塘原来有蝌蚪514只,有126只蝌蚪最后变成了青蛙。预设2:东池塘原来有蝌蚪412只,有89只蝌蚪最后变成了青蛙。师:根据获取的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预设1: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预设2: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解决这两个问题吧!二、探究新知1.探索三位数减两位数连续退位的笔算方法。师:你会列式吗?预设:东池塘原来有蝌蚪412只,其中有89只蝌蚪最后变成了青蛙,要求有多少只没有变成青蛙,就是用412-89。师:结果是多少呢?请你们试着算一算,说一说。学生独立探索,然后举手汇报:预设1:我是画数线计算的。412-80=332332-9=323预设2:我利用计数器计算。我在计数器上表示出412,先在个位上去掉9个珠子,可是个位上只有2个珠子,不够拨去9个,要向十位借1当作十,这时个位上是12个珠子,12-9=3,个位还剩3个珠子;接着,在十位上去掉8个珠子,可是十位刚才借了1个珠子给个位,现在1个珠子也没有了,要向百位借1当十,这时十位上是10个珠子,10-8=2,十位还剩2个珠子;最后我们看百位,百位借了1个珠子给十位,百位还剩3个珠子,这时计数器上呈现的数是323。(教师利用课件配合演示。)预设3:我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先算“2-9”,不够减,向十位借1当十,10+2=12,12-9=3,3写在个位上;十位退1还剩0,“0-8”不够减,向百位借1当十,10-8=2,2写在十位上;百位退1还剩3,3直接落下来写在百位上。师:大家能明白竖式计算的过程吗?(如果有学生不明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数线和计数器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2.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笔算方法。师:这个问题怎样列式呢?预设:西池塘原来有蝌蚪514只,其中有126只蝌蚪最后变成了青蛙,要求有多少只没有变成青蛙,就是用514-126。师: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说一说。学生独立探索,然后举手汇报:预设1:我是画数线计算的。514-100=414414-20=394394-6=388预设2:我利用计数器计算。我在计数器上表示出514,先在个位上去掉6个珠子,可是个位上只有4个珠子,不够拨去6个,要向十位借1当作十,这时个位上是14个珠子,14-6=8,个位还剩8个珠子;接着,在十位上去掉2个珠子,可是十位刚才借了1个珠子给个位,现在1个珠子也没有了,要向百位借1当十,这时十位上是10个珠子,10-2=8,十位还剩8个珠子;最后,在百位上去掉1个珠子,刚才百位借了1个珠子给十位,百位还剩4个珠子,4-1=3,百位还剩3个珠子,这时计数器上呈现的数是388。(教师利用课件配合演示。)预设3:我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先算“4-6”,不够减,向十位借1当十,10+4=14,14-6=8,8写在个位上;十位退1还剩0,“0-2”不够减,向百位借1当十,10-2=8,8写在十位上;百位退1还剩4,4-1=3,3写在百位上。3.对比反思,加深理解。师:他们做得对吗?和同伴说一说。学生独立观察,并与同伴交流,然后举手汇报:预设1:第一个竖式是数位没对齐,正确结果是485。预设2:第二个竖式计算十位时,忘记了退位,正确结果是304。三、课堂练习1.完成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1、2题。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小蝌蚪的成长(1)【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探索三位数减法中的连续退位问题,由于有了上节课的经验,这节课的内容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生在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中体会到了算法的多样性,同时明白了三位数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整节课下来,课堂氛围很好,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非常不错。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54~55页“试一试”及相关内容。【素养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百数减几十几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经历把连续退位减法转化成不退位减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重点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整百数减几十几的笔算方法。难点:能把连续退位减法转化成不退位减法进行口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举手汇报。二、探究新知1.探索整百数减几十几的笔算方法。师:读一读题,说一说你知道什么。预设:买了300个气球,吹好了76个,要求没吹好的有多少个。师:你会列式吗?预设:要求没吹好的还有多少个,就是用买的气球的总数量减去已经吹好的,列式为300-76。师:结果是多少呢?请你们试着算一算,说一说。学生独立探索,然后举手汇报:预设1:我是这样口算的。300-70=230230-6=224预设2:我利用计数器计算。我在计数器上表示出300,先在个位上去掉6个珠子,可是个位上1个珠子也没有,不够拨去6个,要向十位借1当作十,十位上也没有珠子,要向百位借1,百位退1给了十位,百位还剩2个珠子,这时十位上就有了10个珠子;十位再退1给个位,十位还剩9个珠子,这时个位有了10个珠子,现在个位、十位就够拨了;在个位上去掉6个珠子,10-6=4,还剩4个珠子;在十位上去掉7个珠子,9-7=2,还剩2个珠子,这是计数器上呈现的数是224。(教师利用课件配合演示。)预设3:我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先算“0-6”,不够减,向十位借1当十,十位上也是0,要向百位借1,百位上的1退到了十位就变成了10个十,再从十位退1到个位,十位上的1退到了个位,变成了10个一,这时候就是10-6=4,4写在个位上;十位退1到个位后,就剩9个十了,9-7=2,2写在十位上;百位退1到了十位,就剩2个百了,2直接落下来写在百位上。师:竖式计算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吗?还有不明白的吗?(如果有学生不明白,教师可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师:将上节课的竖式计算和这节课的放在一起,想一想,计算竖式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并将三个竖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计算竖式减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当十”;写清退位点并在计算下一位时记住借走的“1”。2.把连续退位减法转化成不退位减法进行口算。师:笑笑是这样算的,你能看懂吗?和同伴说一说。学生独立观察,并与同伴交流,然后举手汇报:笑笑把300拆成了“299+1”,用299减76,就不用退位了,最后用“299-76”的结果加1就是正确的得数。师: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预设:把连续退位的减法转变成不退位减法,从而降低了计算的难度,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师:用这种口算方法要注意什么?预设1:注意拆开后两个数的和一定要等于被减数。预设2:不要忘记在最后的结果中加上前面减掉的“1”三、课堂练习完成教材第55页练一练第3~8题。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小蝌蚪的成长(2)300=299+1299-76=223223+1=224【教学反思】本节课继续探索三位数减法中的连续退位问题,相比较上节课,增加了连续退位减法转化成不退位减法进行口算的活动。在借助“联欢会”的情境引出算式后,仍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同时引导学生将上节课的竖式和这节课的竖式结合起来,总结、归纳出计算竖式减法时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出示书本上笑笑的口算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明白这种算法的道理和优点。通过课堂练习的反馈来看,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能说清算理,也能利用口算方法计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