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测 量铅笔有多长【教学内容】教材第34~35页相关内容。【素养目标】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重点难点】重点: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难点:会用分米、毫米表示物体的长度。【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在上新课前,我们先来玩个猜谜游戏。师:请同学们猜一学习用品。预设:铅笔。师:这节课咱们要探索的问题就是从铅笔开始的,我们一起看看吧!二、探究新知1.借助测量活动,认识分米和毫米。师:大家还记得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吗?学生回忆,然后举手发言:先把尺子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师: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工具,量一量,说一说。学生拿出老师提前分发的铅笔图,用直尺量一量。师:量完了吗?绿色的铅笔有多长?预设:正好是10厘米。师介绍:10厘米就是1分米(dm),所以1分米=10厘米,分米是一个比厘米大,但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师:现在你能用分米作单位表示一下绿色铅笔的长度吗?预设:这支铅笔长1分米。师:那红色的铅笔有多长呢?你们量出的结果是多少?预设1:6厘米多。预设2:比6厘米多3个小格。师:这1格是多长,你们知道吗?教师利用演示并介绍:1厘米中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是1毫米(mm),所以就有1厘米=10毫米,毫米是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师:现在你们能准确说出红色铅笔有多长吗?预设:这支铅笔长6厘米3毫米。2.体会分米和毫米的实际意义。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分米和1毫米,现在请你们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或1毫米。学生借助直尺量一量,找一找,然后举手汇报:预设1:我发现1拃长大约是1分米。预设2:我发现我的公交卡大约有1毫米厚。预设3:老师发下来的这个2分硬币大约有1毫米厚。……师:现在请大家量一量你的橡皮、练习本的厚度约有几毫米。学生动手测量,然后举手发言。3.梳理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师:请你们在直尺上找一找,并完成书本第34页的相关填空。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空。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预设1:直尺上的每小格是1毫米,10小格就是一大格,也就是1厘米,所以1厘米=10毫米;10厘米正好是1分米,10个大格就是1分米,所以1分米=10厘米。预设2:1米等于多少分米呢?这个不知道怎么填?预设3:我是这样想的。因为1米等于100厘米,10厘米等于1分米,100厘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也就是10个1分米,是10分米,所以1米=10分米。(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利用配合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4.会进行简单的测量单位换算。师:请你们在书本上试着填一填,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举手发言:预设1:1分米等于10厘米,3分米就是3个10厘米,也就是30厘米,所以3分米=30厘米。预设2:10毫米等于1厘米,40毫米里面有4个10毫米,也就是4厘米,所以40毫米=4厘米。三、课堂练习完成教材第35页练一练。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铅笔有多长分米(dm) 1分米=10厘米毫米(mm) 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教学反思】本节课在引出问题后,首先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动手测量的过程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在有了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后,鼓励学生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或1毫米,由此建立比较直观的感受和印象。接着,通过找、填、想等活动,经历将长度单位的关系具体、形象的过程,构建米和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测量单位的换算。整节课我都给学生留足了操作、交流的时间,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学习效果也不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