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1分有多长 教案 2024-2025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1分有多长 教案 2024-2025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 时、分、秒
1分有多长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77~78页相关内容。
【素养目标】
1.通过“1分有多长”“1分能做什么”“从1数到60”的实践活动,直观体验1分的长短。
2.认识秒,知道1分=60秒,初步体会1秒和1分的长短,增强对两个时间单位的感受,培养时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秒,知道1分=60秒。
难点:感受1分的长短。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哪是时针?哪是分针?
预设:短一点、粗一点的是时针,长一点、瘦一点的是分针。
师:这是什么针?你们认识吗?(增加秒针。)
预设:秒针。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秒针以及时间单位“秒”。
师:观察教室钟面上的三根指针,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预设1:三根指针的长短不同,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预设2:三根指针的粗细不同,时针最粗,秒针最细。
预设3:三根指针走的快慢不同,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秒针是钟面上最长的指针,走得也是最快的。那秒针走1小格是几秒呢?
师: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拿出准备好的钟表,拨一拨,并完成记录单上的填空。
学生分小组开展活动。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记录结果?
学生派代表汇报: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2小格是2秒,走1大格是5小格,也就是5秒。(演示,加深学生理解。)
师:是的,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秒是比分更短的时间单位。
师:那秒针走一圈是多少呢?
预设:一圈是60个小格,秒针走一圈是60秒。
2.借助数秒活动,直观感受1分的长短。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1分有多长,可咱们前面的活动都是与秒有关的,难道分和秒有什么关系吗?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秒针一起动起来,也可以认真观察钟面上的秒针是怎样走的。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教师拿出时钟,带着学生一起数数、感受。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1:秒针走了一圈,分针刚好走1小格。
预设2: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刚好走了1小格,也就是1分,所以1分=60秒。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双眼,用自己的方式感受一下1分有多长。
学生闭眼感受,教师计时。
师:时间到了,谁来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1:1分要比1秒长很多。
预设2:但是跟一节课的时间比起来可太短暂了。
……
3.实践操作,进一步感受1分的长短。
(1)活动一:记录1分内能做的事情。
师:1分能做什么?请大家两人一组,做一做,填一填。
学生分小组开展活动,然后举手汇报。
(2)活动二:从1数到60,看谁用的时间最接近60秒。
师:四人一组,一人计时,另外三人数数,谁数到60下,计时的人就报时一次,数数声音不要太大,以免干扰到别人。
学生分小组开展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三、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78页练一练第1、2题。
2.将“时”“分”或“秒”填入括号里。
我早晨7( )起床,穿衣、洗漱共花了25( ),吃早饭用了10( ),系红领巾用了20( ),走25( )到学校。见了同学说了一句“早上好!”只用了2( )……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1分有多长(1)
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
1分=60秒
【教学反思】
上节课认识了分,但是关于1分有多长,学生并未实际感受,这节课就是围绕“1分有多长”展开的:先是借助钟面认识秒针,继而引出新的时间单位———秒;接着,借助“数秒”活动一边感受“1秒”很短,一边体会“分”与“秒”的关系;在有了这些经验基础后,引导学生通过两个实践活动,充分体会了1分有多长,同时增强了对两个时间单位的感受,培养了时间观念。但是由于对课堂预设不到位,纪律有点混乱,个别学生没有很好地参与进来,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加注意。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79页“试一试”及相关内容。
【素养目标】
1.进一步体会时与分、分与秒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2.发展运用画图等多种策略或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换算单位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难点:能运用画图等多种策略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谁来说说这些括号里填什么单位?
学生举手发言。
二、探究新知
1.探究小单位转化为大单位。
师:读一读题,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这里的“10米”是多余条件。
预设2:问75秒是几分几秒。
师:在比赛时,为了便于比较,都用统一的单位,这里就是以“秒”为单位的,但在生活中,一般满了60秒就要说成几分几秒。这里要求我们把75秒转化成几分几秒,请同学们先试着画一画,算一算,并与同伴交流你的思路。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并与同伴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1:我是画钟面,数出来的。1分是60秒,再走15秒是75秒,所以75秒就是1分15秒。
预设2:我是画数线图得出来的。
75秒=1分15秒
预设3:我是这样想的。1分=60秒,75-60=15(秒),所以75秒就是1分15秒。
师:对比一下这三种方法,你们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这三种方法本质上是一样的,钟面上秒针走一圈,数线上就是60个格,也就是1分等于60秒,钟面上的秒针又走了15秒才是75秒,数线上再画15个格才到75,75-60=15(秒),所以75秒是1分15秒。
2.探究大单位转化为小单位。
师:这里要解决什么问题?
预设:问1时30分是多少分。
师:请你们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举手汇报:
预设1:我是画钟面算出来的。1时就是分针走一圈,是60分,再走30分是90分,所以1时30分=90分。
预设2:我是画数线图得出来的。
1时30分=90分
预设3:我是这样想的。1时=60分,60+30=90(分),所以1时30分=90分。
师:大家都听明白了吗?有不懂的地方吗?
(如果学生有疑问,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
三、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第79页练一练第3~7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1分有多长(2)
75秒=1分15秒 1时30分=90分
1分=60秒 1时=60分
75-60=15(秒) 60+30=90(分)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主,在问题出示后,我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在独立尝试、合作交流中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发展了他们运用画图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而言,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学生基本上都能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去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