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用条形图和折线图描述数据教学目标课题 第2课时 用条形图和折线图描述数据 授课人素养目标 1.会用条形图和折线图描述数据. 2.会用复合统计图描述两组(或两组以上)数据并进行比较. 3.了解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不同特点,能根据具体需求选用合适的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重点 用折线图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用复合统计图比较两组数据.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活动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设计意图】通过新的情境,引出更多类型的统计图学习. 【情境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描述数据.除此之外,我们以前还接触过折线图,它在描述数据方面有什么特点呢?另外,有时我们需要在一幅统计图中同时记录两组数据,并对这两组数据进行比较,那么这时应该怎样绘制统计图呢? A,B两市2017—2024年PM2.5的年均浓度折线图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入今天的学习吧. 【教学建议】 给学生展示一幅折线图,并适当回顾折线图的内容,为后面的学习预热.活动二:交流讨论,探究新知 【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会用折线图来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用复合统计图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会总结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如何选择统计图,增强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探究点 用条形图和折线图描述数据 例 (教材P163例2)下表是2013-2022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的数据,请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描述这十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变化情况,并对它们进行比较. 2013-2022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 问题1 要描述这十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变化情况,采用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 折线图或条形图. 问题2 要对这十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进行比较,应该怎样绘制统计图? 应该将货物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的数据表示在同一幅统计图中,绘制复合折线图或复合条形图. 问题3 请你根据问题1,2的分析,绘制出合适的统计图. 可以绘制复合折线图,如图所示. 也可以绘制复合条形图,如图所示. 问题4 这十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变化情况如何?每年的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相比,大小关系如何? 从绘制的统计图可以看出,除2014,2015,2016年外,2013—2022年这十年间,我国的货物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基本上都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而且每年的出口总额都大于进口总额. 思考 比较扇形图、条形图和折线图,它们在描述数据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各不相同,它们的优缺点如下: 【对应训练】 教材P164练习第1,2题. 【教学建议】 给学生强调,统计图类型的选择,要与想表达的意图吻合.这里要表示进、出口总额的变化情况,所以选择折线图或条形图. 【教学建议】 给学生强调,在绘制复合统计图时,不同组别的数据标记方法应该作明显的区分,同一组数据的标记方法要一致. 【教学建议】 给学生强调: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时,要根据具体要求,结合三种统计图的优缺点进行选择.有些情况下,可行的选择不止一种.活动三:随堂训练,课堂总结 【随堂训练】相应课时随堂训练. 【课堂总结】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要描述数据的变化情况,绘制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合适? 2.要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绘制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合适? 3.扇形图、条形图和折线图在描述数据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知识结构】 【作业布置】 1.教材P174习题12.2第2,3,6题. 2.相应课时训练.板书设计 第2课时 用条形图和折线图描述数据 1.用条形图和折线图描述数据. 2.用复合统计图描述两组(或两组以上)数据. 3.扇形图、条形图和折线图在描述数据方面各自的特点.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始终贯穿了“根据表达意图选用合适的统计图”这一思想,强调了统计学科的实践性.在绘制复合统计图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比较扇形图、条形图和折线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不同特点,让学生对统计图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解题大招 从复合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对于复式统计图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有两个:(1)分清不同数据,读懂各组数据的含义;(2)有的问题是对单组数据进行考查,有的是对两组数据结合进行考查,解题时不要混淆.例1 如图是某商品1-4月份单个的进价和售价的折线图,则售出该商品单个利润最小的是(C)A.1月 B.2月 C.3月 D.4月解析:由图可知,1月单个商品的利润是5-4=1(元);2月的售价大于4元,进价是2元,此时利润大于2元;3月的售价小于4元,进价是3元,此时利润小于1元;4月的利润是3-2=1(元).综上所述,3月份的利润小于1元,最小.故选C.例2 从甲地到乙地有驾车、公交、地铁三种出行方式.数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对6:00~10:00时段不同出发时刻,从甲地到乙地的三种出行方式所用时长进行调查、记录与整理,得到如图所示的数据.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B)若6:00出发,地铁是最慢的出行方式 B.驾车出行所用时长受出发时刻影响最小C.选择地铁出行,不论何时出发,用时都不超过35 minD.若7:00出发,地铁和公交所用时长相同解析:根据统计图可得,6:00出行,驾车用时20 min,公交车用时约28 min,地铁用时约32 min,所以地铁是最慢的出行方式,所以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统计图可得,地铁出行所用时长受出发时刻影响比较小,驾车出行所用时长受出发时刻影响最大,所以B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根据统计图可得,选择地铁出行,不论何时出发,用时都不超过35 min,所以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统计图可得,若7:00出发,地铁和公交所用时长相同,所以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培优计划 从复杂统计图中获取信息例题可扫描下面二维码下载获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