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 平方根 教案(表格式)【素养目标】 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1 平方根 教案(表格式)【素养目标】 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八章 实数
8.1平方根
第1课时平方根
教学目标
课题 第1课时 平方根 授课人
素养目标 1.掌握平方根的概念.2.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理解开平方运算和平方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数的平方根.
教学难点 求数的平方根.
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活动一:复习回顾,提出问题 【回顾导入】我们知道,已知一个数,通过平方运算可以求这个数的平方.如:22=4,52=25,72=49……反过来,如果已知一个数的平方,那么怎样求这个数呢?比如: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那么这个数是多少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走入今天的学习吧. 【教学建议】带领学生回顾常见整数的平方运算,12,22,32,…,为后面的开方运算作准备.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平方运算,引入本节课学习.
活动二:问题引入,探究新知 探究点1 平方根的概念和计算(1)在前面,我们提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那么这个数是多少呢?”请你回答这个问题.因为32=9,所以这个数可以是3;又因为(-3)2=9,所以这个数也可以是-3.(2)还可能是其他数吗?不可能是其他数.因为除3,-3以外,任何一个数的平方都不等于9.(3)填表:x21163649x±1±4±6±7 【教学建议】教师引导学生作答,使学生经历观察、思考、交流、总结归纳出平方根的概念的过程,利用平方与开平方互逆揭示开平方运算的本质,培养学生用逆向思维
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课本、填表,引出平方根的概念,并让学生体会根据平方的意义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求出平方根. 概念引入: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α,即x2=α,那么这个数x叫作α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例如3和-3是9的平方根.通常把3和-3合在一起简记为“±3”,则±3是9的平方根.(4)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作开平方.观察下图,你发现了什么?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5)教材P40例1.【对应训练】教材P42练习第2题. 解决问题的习惯.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过程一般分为两步:(1)找出平方等于这个正数的数,这样的数有两个;(2)根据平方根的概念写出这个正数的平方根.
设计意图 探究点2 平方根的特征与表示方法让我们一起观察探究点1中的图,想一想:(1)1,4,9的平方根分别是多少?正数的平方根有什么特点?1,4,9的平方根分别是±1,±2,±3.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2)0有几个平方根?各是多少?为什么?0只有一个平方根,是0.因为02=0,并且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的平方都不等于0,所以0的平方根是0.(3)-1,-4,-9有平方根吗?为什么?没有.正数的平方是正数,0的平方是0,负数的平方也是正数,即在我们所认识的数中,任何一个数的平方都不是负数,所以负数没有平方根.归纳: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概念引入:正数α的正的平方根记为“”,读作“根号α”,α叫作被开方数;正数α的负的平方根可以用“”表示,故正数α的平方根可以用“”表示,读作“正、负根号α”.例如,表示9的平方根,=±3.特别地,0的平方根记为.(4)只有当α大于或等于0时,α有意义;而当α小于0时,α没有意义.为什么?因为只有正数和0有平方根,负数没有平方根.(5)教材P41例2. 【教学建议】教师提问,学生作答,由学生归纳出平方根的特征,教师总结、订正.解题时注意:已知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根据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列方程求解;如果题目只是叙述两个数均为一个数的平方根,则需要分相等和互为相反数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归纳出平方根的特征.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对应训练】1.教材P41练习第1题.2.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α-1和α-5,则α= 2 .3.如果3x-2和5x+6都是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求这个非负数.解:①若3x-2和5x+6相同,则3x-2=5x+6,解得x=-4,此时3x-2=-14,(-14)2=196;②若3x-2和5x+6不同,则它们互为相反数,即3x-2+5x+6=0,解得x=-0.5,此时3x-2=-3.5,(-3.5)2=12.25.综上可知,这个非负数是196或12.25.
活动三:重点突破,提升探究 例 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1)3x2=48;(2)(x+1)2=4;(3)2(x-1)2-18=0.解:(1)原式可变形为x2=16.因为(±4)2=16,所以x=4或x=-4.(2)因为(±2)2=4,所以x+1=2或x+1=-2,所以x=1或x=-3.(3)原式可变形为(x-1)2=9.因为(±3)2=9,所以x-1=3或x-1=-3,所以x=4或x=-2. 【对应训练】教材P42练习第3课 【教学建议】求类似于a(mx+b)2-c=0中x的值时,一般将其变形,利用整体思想将mx+b作为一个整体,再利用平方根的意义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求出x的值.
设计意图
拓展提升,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平方根概念的理解,并灵活应用于解方程中.
活动四:随堂训练,课堂总结 【随堂训练】相应课时随堂训练.【课堂总结】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叫作一个数的平方根?2.平方根具有哪些性质?3.平方根怎样表示?【知识结构】【作业布置】1.教材P46习题8.1第1,3(1)(3),6题.2.相应课时训练.
板书设计 8.1 平方根第1课时 平方根1.平方根的概念.2.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开平方.3.平方根的特征及其应用: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体会平方根的概念及其特征,渗透“具体—抽象—具体”的研究思路.结合学过的运算理解“开平方”的新运算,使学生的学习形成迁移.借助例题和课堂练习巩固新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解题大招 已知一个数的平方根求原数
已知一个数的平方根,求原数的方法:需要根据题目的叙述进行判断,当题目中有类似“A和B是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或“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分别是A和B”这样的描述时,则根据平方根的性质知A+B=0,直接列出方程求未知数,再进一步求得原数;当题目中有类似“A和B是一个正数的平方根”这样的描述时,则除了A+B=0,还需考虑A=B的情况,需分别列方程求出未知数.
例1 若2m-4与3m-1是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则这个正数为( B )
A.1 B.4 C.±1 D.±4
解析:由题意可知2m-4+3m-1=0,所以m=1,所以2m-4=-2,所以这个正数为4.故选B.
例2 已知a-1和5-2a都是m的平方根,求a与m的值.
解:根据题意,分以下两种情况:
①当a-1与5-2a是同一个平方根时,a-1=5-2a,解得a=2.此时m=(2-1)2=1;
②当a-1与5-2a是两个平方根时,a-1+5-2a=0,解得a=4.此时m=(4-1)2=9.
综上所述,a=2,m=1或a=4,m=9.
培优点 利用平方根的相关性质解题
例 已知a,b,c满足,c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求的平方根.
解:因为-(a-3)2≥0,所以a=3.
把a=3代入,得b=4.因为c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所以c=0.
所以,所以的平方根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