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数据收集整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了简单的分类与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调查、统计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本单元知识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统计图表、数据分析等内容奠定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统计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材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如投票选最喜欢的活动、调查同学们的出生月份等,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全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二、教学目标学生能初步学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数据。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如找出最多、最少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用其呈现数据。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难点理解统计的意义,体会数据收集整理过程的必要性,感受数据分析的价值。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学会从数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教材中的情境图片、动画演示、练习题等。空白的统计表若干张,用于学生课堂实践操作。投票箱、纸条等道具,模拟投票场景。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播放学校运动会的精彩视频片段,视频中展示各种运动项目,如跑步、跳绳、踢毽子、拔河等,学生观看得津津有味。提问:同学们,咱们学校的运动会是不是特别精彩呀?那你们最喜欢运动会上的哪个项目呢?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学校运动会场景导入,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氛围,同时自然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关于喜好的调查统计。学生纷纷举手,说出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答案各不相同。引导:大家喜欢的项目这么多,老师都有点记不过来了,怎么才能清楚地知道咱们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到底是哪个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不同答案的反馈,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意识到用简单的口头询问难以快速、准确地了解整体情况,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数据收集整理的必要性。(二)探究新知明确调查方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怎样才能知道大家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各小组热烈讨论,代表发言:小组1:可以一个一个地问,然后记下来。小组2:让喜欢每个项目的同学站成一排,数一数人数。小组3:用投票的方法,把自己喜欢的项目写在纸条上,投进投票箱。教师对各小组的方法给予肯定和评价,引导学生对比选择最便捷、合理的方法:投票法既方便又能保证每个同学都有表达自己喜好的机会,而且便于后续的数据整理,所以我们今天就用投票法来收集数据。设计意图:小组讨论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对比不同方法,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中优化选择,深入理解投票法的优势,为后续顺利开展数据收集活动做好铺垫。进行投票活动教师发放纸条,学生在纸条上写下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然后依次将纸条投入投票箱。教师强调投票规则:要独立思考,认真填写,投完票后安静坐好。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投票体验,让学生亲身参与数据收集的第一步,感受收集原始数据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整理数据教师从投票箱中取出纸条,提问:现在我们收集到了这么多纸条,上面写着大家喜欢的项目,看起来乱糟糟的,怎么才能清楚地知道每个项目有多少人喜欢呢?引导学生再次小组讨论整理数据的方法,学生可能提出:可以分类数一数,把相同项目的纸条放在一起。教师示范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在黑板上画出表格,横向表头为“运动项目”,纵向表头为“人数”,然后拿起纸条,一张一张地读,每读到一个项目就在对应的表格里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票数。例如,读到“跑步”,就在“跑步”对应的行里画一笔,一个“正”字代表5票。边画边向学生解释为什么用画“正”字,因为它笔画简单,方便计数,5个笔画刚好是5的倍数,数起来一目了然。学生模仿教师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对剩余纸条进行整理,用画“正”字记录各项目的票数。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掌握画“正”字的方法,正确整理数据。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无到有的数据整理过程,体会整理数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示范画“正”字法,直观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模仿,培养学生规范、有序整理数据的能力,同时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认识统计表各小组完成数据整理后,教师选取一个小组的记录结果进行展示:“同学们,看这个小组整理得很清楚,通过画‘正’字我们知道了每个项目的票数,但是如果要给其他班的老师和同学看,这样写在黑板上是不是还不够简洁明了呢?”引出统计表:展示规范的简单统计表,横向表头依然是“运动项目”,纵向表头是“人数”,将刚才画“正”字统计出的各项目票数对应填入表格中。向学生介绍:这就是统计表,它能把我们收集整理的数据更加清晰、整齐地呈现出来,让人一眼就能看明白各种数据的情况。让学生观察统计表,说一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信息。学生回答:能知道每个运动项目各有多少人喜欢,还能比较出哪个项目喜欢的人最多,哪个最少。设计意图:从原始的画“正”字记录过渡到规范的统计表,让学生感受统计表的简洁性和优越性,认识到统计表是整理和呈现数据的有效工具,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引导学生从统计表中读取信息,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三)巩固练习出示教材上“做一做”的情境: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红、黄、蓝、白四种颜色供选择,老师想知道同学们最喜欢哪种颜色的校服,该怎么做呢?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之间交流讨论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教材中的同类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的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和用统计表整理数据的知识,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灵活运用所学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同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汇报交流结果:可以用投票法收集同学们喜欢的校服颜色,然后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最后填入统计表。教师给予肯定后,让学生动手实践,在课堂上模拟进行投票、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的全过程。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强化数据收集整理的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同时通过巡视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完成统计表后,教师提问:从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给学校订校服提个什么建议?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如哪种颜色喜欢的人最多,哪种最少,大部分同学喜欢的颜色集中在哪些等。根据分析结果,学生可能建议学校多订做喜欢人数较多的颜色校服,少订一些喜欢人数少的颜色校服。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统计不仅仅是收集整理数据,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四)课堂小结引导回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好多有趣的知识,谁能来说一说,我们是怎么知道大家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和校服颜色的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回顾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先确定调查的问题,然后用投票法收集数据,接着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最后用统计表呈现数据,还能根据统计表进行分析。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加深对数据收集整理方法和步骤的记忆,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总结强调:这就是统计,它能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很多信息,在生活中还有好多地方都能用到统计呢,比如调查大家喜欢吃的水果、爱看的动画片等等。希望同学们以后遇到问题时,也能想到用统计的方法来解决,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设计意图:总结统计的意义和价值,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统计知识应用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六、板书设计数据收集整理调查方法:投票法整理方法:画“正”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