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7.1 10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不仅是认识更大自然数的基础,也是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更大数的认识的重要基石。教材通过数小正方体、计数器等直观模型,帮助学生建立数概念,理解数的意义、数位、计数单位等核心知识,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感受数的大小,体会“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培养学生的数感,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教材编排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二、教学目标学生能认识计数单位“千”,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掌握1000以内数的组成。通过数一数、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经历1000以内数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动手操作能力。结合生活实际,感受1000以内数的大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1000以内数的含义及组成。掌握数数的方法,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数。教学难点体会“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原理,建立数的概念。接近整百、整千数时的数数。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正方体、计数器、练习纸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科技馆的视频,视频中呈现科技馆里琳琅满目的展品,如各种机器人、航天模型等,接着画面聚焦在一个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上面闪烁着数字“999”。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屏幕上的这个数字了吗?它是多少?那比999再多1是多少呢?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学生感兴趣的科技馆参观视频,创设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熟悉的数字999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更大数的思考,自然地导入新课。学生自由发言,有的可能会说比999多1是1000,教师顺势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000以内的数。(二)探究新知初步感知1000教师拿出一个大正方体,将其展示给学生,介绍: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课件同步展示将大正方体一层一层拆开的动画,每一层有100个小正方体。师生一起数:100、200、300……一直数到1000,数完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大正方体,感受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后的规模。设计意图:利用直观的大正方体模型,让学生通过数数,亲眼看到1000个小正方体的实际样子,从视觉上初步感知1000的大小,建立1000的表象,为进一步认识1000以内的数奠定基础。认识计数单位“千”结合刚才数小正方体的过程,教师讲解:像我们刚才数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就是一千,“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演示,先在百位上拨9颗珠子,问学生:这表示多少?再拨1颗,现在百位满十了,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要向千位进一,教师顺势在千位上拨1颗珠子,并强调这就是一千,让学生直观感受“满十进一”。设计意图:借助数小正方体的活动引出计数单位“千”,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通过计数器拨珠演示,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满十进一”的过程,深入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强化对计数单位“千”的认识。数数活动一个一个地数教师在计数器个位上拨1颗珠子,问学生:这是几?接着一颗一颗地拨,让学生跟着数:2、3、4……数到9时,问:再添1颗珠子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10,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设计意图:从最基础的一个一个数数开始,让学生在计数器的辅助下,再次体验“满十进一”,巩固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为后面多种数数方式做铺垫。十个十个地数教师将计数器个位归零,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问:这表示多少?然后十个十个地拨,学生跟着数:10、20、30……数到90时,提问:再添10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100,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设计意图:在一个一个数数的基础上,进阶到十个十个地数,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及“满十进一”的理解,同时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数数策略。一百一百地数教师将计数器十位、个位归零,在百位上拨1颗珠子,问:这是多少?接着一百一百地拨,学生数:100、200、300……数到900时,问:再添100呢?引导学生说出1000,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设计意图:通过一百一百地数,强化学生对百位、千位计数单位的认识,以及“满十进一”在不同数位上的体现,让学生系统掌握数数方法。数的组成教师出示教材上的点子图,如356个点子组成的图,问学生:从图上你能看出这个数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引导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汇报。学生可能会说:它是由3个百、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教师给予肯定,并板书:356是由3个百、5个十和6个一组成。设计意图:利用点子图,将抽象的数直观化,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自主探究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加深对数概念的理解。(三)巩固练习基础练习在计数器上拨出下列数:432、605、890,并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在计数器上实际拨数,再次巩固数的组成及计数器的使用,强化对数的认识。数数练习从280开始,一个一个地数,数到300。从500开始,十个十个地数,数到600。从700开始,一百一百地数,数到1000。设计意图:针对不同数数方式进行专项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数数技巧,提高数数的准确性,加深对“满十进一”的理解。填一填()个一是十,()个十是一百,()个一百是一千。568里面有()个百、()个十和()个一。设计意图: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计数单位及数组成的掌握情况,强化基础知识。(四)生活中的数学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商场里商品的价格标签、图书馆的藏书量、学校操场的跑道长度标记等,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的数字,并说一说这些数字表示的含义。例如:一件衣服标价399元,这里的399表示这件衣服的价格,是由3个百、9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价格数值。设计意图: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加深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1000以内的数,并用这些数编一个小故事。如:周末我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了250克的巧克力,又买了300毫升的牛奶,一共花了550元,我们提着满满的购物袋回家,感觉很幸福。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素材,并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五)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1000以内的数,知道了计数单位“千”,学会了数数,还了解了数的组成,谁能来说一说你都学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说:我知道了10个一百是一千;我学会了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一百一百地数数;我知道456是由4个百、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等等。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强化记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完善,并表扬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出色表现,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六、板书设计1000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数的组成:356:3个百、5个十、6个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