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1课时希望村安放了多少个垃圾分类投放点?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西师版(新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学生能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学习分析内容: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提高运算能力。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教学难点: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情境导入从视频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希望村安放了多少个垃圾分类投放点?2.一共有多少个垃圾桶?27 + 8 =列式计算:探究新知左边有27户,右边有8户,一共有多少个垃圾分类点?探究新知我用小棒摆一摆。在 27 +8 中,8 应该怎样加,为什么?27 + 8 = 35(个)15探究新知我在计数器 上拨一拨。在 27 +8 中,8 应该该怎样加,为什么?27 + 8 = 35(个)15十位个位探究新知竖式计算在 27 +8 中,8 应该该怎样加,为什么?2 78512 7+820715353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是“满十进一”。28+7=探究新知大兴村有 28个垃圾 分类投放点。(个)希望村的垃圾分类投放点比大兴村多 7个。希望村安放了多少个垃圾分类投放点?我先想 8 + 7,再想 20加 … …想 一 想你在计算时想到了哪个算式?先算:8+7=15再算:20+15=35议 一 议先计算 8+7 = 15 再计算 20 + 15 = 35 。2 8先算:8+7=15再算:20+15=357513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个位 8加 7 得15,向十位进1,个位写 5 ……3+37=算一算14+6=23+7=6+4=24+6=307+43=8 +2 =9+ 51=20304010501060总结算法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个位数的和“满十进一”课堂活动圈一圈,算一算。(1)(2)338412553033303+811415255201030课堂练习1. 口算。287947383080504032815342课堂练习2. 竖式计算3 6+2 5+841472134 4+609+5 211516课堂练习3.填空,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50607443+7=70437255+5=67+3=6+37=67+5=86+8=76+7=49+7=65+9=948356课堂练习4. 一(2)班有多少人?一(1)班有 45人。(人)45752答: 一(2)班有52人.一(2)班比一(1)多7人课堂练习5. 采花蜜。(连线)45+54456+539+24137+76357+6617+495650引导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收获与疑问。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进位加法相关习题。2. 实践作业:找一找生活中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数学学科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 希望村安放了多少个垃圾分类投放点》教学设计课题名 希望村安放了多少个垃圾分类投放点?(进位加法)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 20 以内进位加法及 100 以内不进位加法基础上展开的。通过希望村垃圾分类投放点数量计算问题,引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让学生理解进位原理,掌握计算方法,为后续多位数加法学习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分析 1. 数感:学生在理解进位加法算理过程中,感受数的大小变化,进一步发展数感。 2. 运算能力:通过多样化算法探究,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培养合理选择算法的意识。 3. 问题解决能力:从实际问题出发,经历分析、解决问题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 学生能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学习分析内容: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教学难点 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每位学生准备好自己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3 分钟) 1. 播放视频:播放希望村进行垃圾分类活动视频,提问“从视频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出“希望村安放了多少个垃圾分类投放点?” 【 设计意图】: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与问题提出能力,自然引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20 分钟) 1. 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列出算式 27 + 8。 2. 自主探究:学生尝试用小棒或计数器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算法,分享思路。 4. 全班汇报:各小组代表汇报算法,教师结合小棒和计数器演示“满十进一”过程。 5. 归纳算法: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 【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空间,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算理。 三、巩固练习(15 分钟) 1. 基础练习: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巩固计算方法。 2. 拓展练习:解决生活中类似进位加法问题,提升应用能力。 【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四、课堂小结(5 分钟) 引导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收获与疑问。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反思与总结能力,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板书设计 左侧主板书: 希望村安放了多少个垃圾分类投放点?(进位加法) 1. 算式:27 + 8 2. 小棒演示:摆出 27 根小棒(2 捆 7 根)与 8 根小棒,满十根捆成一捆,共 3 捆 5 根,即 35。 3. 计数器演示:在计数器上拨出 27,个位加 8 满十,向十位进 1,结果为 35。 4. 计算方法: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 1。 右侧副板书:学生汇报的其他算法。 【设计意图】:清晰展示教学重点,通过直观演示与文字总结,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算法。课后作业 五、作业布置(2 分钟) 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进位加法相关习题。 2. 实践作业:找一找生活中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 设计意图】:书面作业巩固知识,实践作业培养学生观察与应用数学能力。教学反思 1.亮点: 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直观演示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2. 不足:部分学生在计算时仍对“满十进一”掌握不熟练,小组讨论时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 3. 建议:针对计算不熟练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优化小组讨论形式,提高全体学生参与度。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1《希望村安放了多少个垃圾分类投放点?(进位加法)》教学设计.docx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1《希望村安放了多少个垃圾分类投放点?(进位加法)》课件pptx.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