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3课时人民小学一年级同学参加红色教育活动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西师版(新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 学生能理解两位数加法进位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2.学习分析内容: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明白“满十进一”的道理。教学难点:理解“满十进一”算理在竖式计算中的应用,能准确进行计算。复习导入快速口算10 + 15 = 20 + 13 = 19 + 30 =50 + 17 = 25 + 40 = 56+20=25334967657628 + 15 =列式计算:探究新知一套故事书 28 元,一盒彩笔 15 元。(元)提问:买一套故事书和一盒彩笔一共要多少钱?探究新知我用小棒摆一摆。在 28 +15 中,15应该怎样加,为什么?先算:8+5=13再算:20+10=30最后算:30+13=4328 +15=(元)43答:买一套故事书和一盒彩笔一共要43元。20+10=探究新知我在计数器 上拨一拨。在 28 +15 中,15 应该该怎样加,为什么?8+5=13十位个位30+13=304328 +15=(元)43答:买一套故事书和一盒彩笔一共要43元。探究新知竖式计算在 28 +15 中,15 应该该怎样加,为什么?2 85312 8+1520813304总结算理: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 1,十位相加时要加上进位的 1。51043145+37=(人)探究新知你能提出什么 数学问题?人民小学一年级同学参加红色教育活动二班有 37人参加一班有 45人参加两个班参加活动的 一共有多少人?列出算式5 个一和 7 个一相 加 ;4个十和3个 十相加 … …想 一 想你在计算45+37时,想到了哪个算式?45+37=82(人)我先想5+7=12,再算 40+30=70,最后算:70+12=82答:两个班参加活动的一共有82人。议 一 议先计算5+7= 12 再计算 40+30=70,70 + 12 = 82 。4 5先算:5+7=12再算:40+30=7072181270+82=再算:70+12=8235 个一和 7 个一相 加 ;4个十和3个 十相加 … …26+37=算一算18+16=25+17=56+15=24+27=4229+43=28 +36 =19+ 58=3451637172647777+13=试一试竖式计算64+29=58 + 35 = 935 893903 5+3196 42 9+3197 71 3+019总结算法两位数竖式加法,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 1,十位相加时要加上进位的 1。课堂活动填空,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18+59=319+54=777+18=526+25=165+19=457+29=6779588课堂练习1. 做一做。539697548485828364 56 + 28 =36 +1 7 =27 +2 7 =45 + 37 = 45 +3 8 = 78 + 18 = 35 +29 = 56 +29 = 78 +19 =课堂练习2. 竖式计算5 6+1 5+84182 72144 7+2 635 9+3 2117921课堂练习3. 在 里填“> ”“< ”或“= ”。<=>45+7<=<62+850694+3816+37557028+30784310+59课堂练习4. 爬楼梯。3 12 9+0168 11 8+996 77+4171 81 3+1131 65 7+31774 8+5152 43 6+0161 99+812课堂练习5. 下面的计算对吗? 把错误的改正过来。4 67+4 38+ 1 79 73 6+ 2 55 1( )( )( )XXX14 67+35181 7+5213 62 5+16拓展练习6. 学校组织捐书活动,一班捐了 36 本,二班捐了 28 本,两个班一共捐了多少本?36+28=(本)64答:两个班一共捐了64本。引导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加法进位的算理和算法,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 书面作业:练习册上相关的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题目。2. 实践作业:和家长去超市购物,记录两件商品价格,计算总价。/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数学学科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年级下册第六单元3《 人民小学一年级同学参加红色教育活动(进位加法)》教学设计课题名 人民小学一年级同学参加红色教育活动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本部分是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内容,聚焦两位数加法中的进位加法。它是在学生掌握 20 以内进位加法与 100 以内不进位加法基础上展开,是整数加法运算的重要进阶。教材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算法,理解“满十进一”算理,为后续多位数加减法学习筑牢根基。 (二)核心素养分析 1. 数学抽象:从生活实例抽象出两位数进位加法算式,锻炼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2. 逻辑推理:在探究算理算法过程中,培养学生依据数的组成与运算规则进行推理的能力。 3. 数学运算:通过练习,提升学生准确、快速进行两位数进位加法运算的能力。 4. 直观想象: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和直观想象能力。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 学生能理解两位数加法进位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学习分析内容: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明白“满十进一”的道理。教学难点 理解“满十进一”算理在竖式计算中的应用,能准确进行计算。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小棒、计数器演示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 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 合作交流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算法,拓宽思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每位学生准备好自己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3 分钟) 课件展示文具店促销活动,一套故事书 28 元,一盒彩笔 15 元。提问:买一套故事书和一盒彩笔一共要多少钱? 【设计意图】: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引出两位数加法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究新知(20 分钟) 1. 列出算式:学生列出算式 28 + 15。 2. 动手操作,探究算法: 摆小棒: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先摆 2 捆 8 根表示 28,再摆 1 捆 5 根表示 15。引导学生思考单根小棒相加满十怎么办。学生将 8 根与 5 根合起来是 13 根,把 10 根捆成新的一捆,与原来的 2 捆和 1 捆合起来,共 4 捆 3 根,即 43 根。 计数器演示:在计数器上先拨出 28,加 15 时,个位 8 加 5 满十,向十位进 1,个位剩 3;十位 2 加 1 再加进位的 1 得 4,结果是 43。 竖式计算:教师示范竖式写法,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 3. 总结算法:引导学生总结算法,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 1,十位相加时要加上进位的 1。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算理,逐步抽象出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巩固练习(15 分钟) 1. 基础练习:完成教材“做一做”,如 37 + 26 = 45 + 38 = ,巩固竖式计算方法。 2. 对比练习:呈现不进位加法与进位加法对比题目,如 23 + 12 = 和 23 + 19 = ,让学生观察比较,强化对进位的认识。 3. 解决问题:学校组织捐书活动,一班捐了 36 本,二班捐了 28 本,两个班一共捐了多少本?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 :不同层次练习,加深对算理算法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课堂小结(5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加法进位的算理和算法,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板书设计 主板书 进位加法 - 两位数加法 28 + 15 = 43 摆小棒:8 + 5 = 13,20 + 10 + 13 = 43 计数器: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 竖式计算: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 副板书 练习题目 【设计意图】主板书呈现核心内容,包括情境、算法演示及竖式计算要点,副板书用于练习,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课后作业 (五)作业布置(2 分钟) 1. 书面作业:练习册上相关的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题目。 2. 实践作业:和家长去超市购物,记录两件商品价格,计算总价。 【设计意图】 :书面作业巩固计算技能,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教学反思 (一).亮点: 1. 情境创设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 2. 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多数学生能理解算理并掌握算法,教学效果良好。 (二)不足 1. 个别学生在竖式计算时,仍会忘记加上进位的 1,计算准确性有待提高。 2. 小组合作交流时,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存在“搭便车”现象。 (三)建议 1. 针对计算易错点,加强专项练习,关注个别学生辅导。 2. 优化小组合作机制,明确分工,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交流。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3《人民小学一年级同学参加红色教育活动》教学设计.docx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3《人民小学一年级同学参加红色教育活动(进位加法)》课件pptx.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