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大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大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第五单元
100
以内的笔算加

减法
)
(
单元核心素养分析
)
本单元主要教学 100以内的笔算加 、减法 ,主要内容包括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 进位加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 。本单元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 ,其核 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 、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
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 、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 。本单元通过笔算的算理算 法的探索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运算结果的意义 ,加深对于十进制 、位值制的直观感悟和理 解 ,并对计数单位 “个 ”“十 ”以及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有清晰的认识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根据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将抽象的算理 用直观的方式呈现 ,将操作 、计算过程与算理算法相结合 ,让学生真正感悟算理 、掌握算法 ,并能 正确 、熟练地笔算 100以内的加减法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
推理意识主要是指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 。小学阶段运算能力不仅是一种 数学的思维能力 ,更是一种数学的推理过程 。本单元采用拨计数器 、摆小棒等富有层次性的活 动 ,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 、反思并解释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 自主感悟算理 ,归纳笔算算 法 ,发展学生的思维 ,提升推理意识 。
(
单元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借助小棒 、计数器等直观学具的操作 ,使学生理解 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 数的笔算算理 ,掌握笔算的书写格式与算法 ,并能根据不同类型的算式特征合理选择列竖式的 计算方法 ,渗透推理意识 ,提升运算能力 。
2. 过程与素养 :学生经历直观操作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 表达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培养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 。
3. 情感与品格 :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形成初 步的应用意识 ,体验成功的喜悦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数学 人教(2024)
(
单元教学整体结构
)
单元板块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
板块一 笔算加法 例 1-例 2 问题一 :一(1) 班和一(2) 班 一 共有多少名学生 (
要求两个


共 多少
名学

,
就是求什么 怎么解决
)35+32= 活动 一 : 审 题 并 提 出 数 学 问题的活动 。 目标一:提升和培 养学生审题和提 出 问题的能力 。
问题二:35+32怎么计算 1. 摆一摆的方法 。 2. 口 算法 。 活动二:回顾活动 。 35+32=67 先算十位,30+30=60;再 算个位,5+2=7;最后合 并起来,60+7=67。 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5+2=7 30+30=60 60+7=67 目 标 二 : 在 操 作 中 , 为抽象的算式 建立表象支撑 , 帮 助学生理解个位 加 个 位 、十 位 加 十位 。
问题三 : 怎 么 用 竖 式 表 示 计 算 的过程 竖式 怎 么 写 谁 与 谁 要 对 齐 为什么 怎么写计算的过程 可以先从 活动 三: 探 索 不 进 位 加 的 算理和笔算方法 。 十位上 的 3 与 3 对 齐 , 个 位上的 5和 2 对齐 。相 同 数位 上 的 数 要 对 齐 , 保 证 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 。 这道 题 , 先 从 哪 一 位 算 起 都可 以 , 但 都 是 相 同 数 位 上的数相加 。 可以化简 。横线相当于等 号 , 个 位 数 相 加 的 结 果 直 接写 在 横 线 下 的 个 位 ; 十 位数相加的结果直接写在 横线下的十位 。 目标三 : 能正确书 写竖式格式 ,深化 相同计数单位的 数 才能 相 加 的 道 理 ,提升运算能力 和推理意识 。
十位算起吗
笔算竖式可以化简吗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续表
单元板块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
板块一 笔算加法 例 1-例 2 问题四 :教科书 P58例 2 一(1) 班和一(3) 班一共有多少 名学生 (
这样 的 两




加 法


计算
1.
摆小棒法

)35+37= 为什么 6捆变成了 7捆 2. 口 算法 。 活动 四: 探 究 进 位 加 的 算 理和算法 。 35+37=72 先算个位,5+7=12;再算 十位,30+30=60;最后合 并起来,60+12=72。 单根小棒相加满 10根 ,要 成一捆 ,也就是个位满十 , 需要向十位进 一 。 十位是 3捆 加 3 捆 , 再 加 新 进 上 来 1 捆 就 是 7 捆 , 也 就 30+30+10=70,合起来 就是72。 相 同 数 位 上 的 数 才 能 相加 。 5+7=12 30+30=60 60+12=72 目标四: 学生在直 观操作的基础上 , 理解满 10根需要 捆起来将 10个 一 变 成 1 个 十 的 道 理 , 为竖式模型的 理解找依据 。
问题五 : 怎么表示笔算过程 1. 竖 式 怎 么 写 谁 与谁 要 对 齐 为什么 2. 怎么用竖式写计算的过程 活动 五: 探 究 进 位 加 法 的 笔算竖式活动 。 目标五:在直观操 作 后 , 观 察 、思 考 竖式模型 , 能够直 观 理 解 当 个 位 满 十 时 如 何 向十 位 进一的问题 ,理解 各部分的写法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数学 人教(2024)
续表
单元板块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
板块一 笔算加法 例 1-例 2 3. 笔算竖式可以化简吗 化简 后 ,5+7得 12,个位满十 , 向 十位上进的 1 怎么写 4. 先从哪位算起比较简单 化简如下 : 个位相加满十 ,向十位进 1。 比较中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先从个位算起比较简单。
问题 六 : 比 较 笔 算 56+ 34 与 46+9有什么异同 活动六 :观察比较活动 。 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 加一位数的笔算算理算法 相同 。 目 标 六 : 比 较 中 , 感悟算法 ,提升运 算能力 。
问题七 : 100 以 内 的 笔 算 加 法 应该怎么计算 活 动 七 : 总 结 归 纳 算 法 活动 。 相同 数 位 对 齐 , 从 个 位 算 起 ,个位相加满十 , 向前 一 位进 1。 目标七:提升归纳 反思的能力 ,渗透 推理意识 。
板块二 笔算减法 例 1-例 2 问题一 :教科书 P62例 1 一(1) 班同学上车后 ,这辆车还 可以再坐多少人 52-35= 例题图中, 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要求 这 辆 车 还 可 以 再 坐 多 少 人,就是求什么 怎么解决 活动一:审题活动 。 一 辆 大 巴 车 最 多 可 坐 52人 ,一(1) 班的 35人上 车后 , 这 辆 车 还 可 以 再 坐 多 少人 就是 求 52 里 去 掉 35后 , 还剩 多 少 。 用 减 法 解 决 , 列式是 52-35。 目标一 :培养学生 阅读理解题意 、提 取数学信息 、提出 问题的能力 。
问题二:52- 35 怎么笔算 个 位 2 减 5 不够减怎么办 为什么 5捆变成了 4捆 活动 二:合 作 探 索 算 理 和 算法活动 。 借助 摆 小 棒 的 经 验 , 思 考 52-35的算法 。 个位 2 减 5 不 够 减 , 需 要 将 5 个 整 捆 中 的 1 捆 拆 开 , 变 成 10 个 1 根 去 减 5就够减 了 。 所 以 5 个整 捆的变成了 4捆 。 目标二: 学生在直 观操作的基础上 , 理 解 十 位 退 1 当 10 的 道 理 , 为 竖 式 模 型的 理 解 找 依据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续表
单元板块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
板块二 笔算减法 例 1-例 2 问题三 : 你 会 笔 算 吗 先 算 什 么 再算什么 为什么不从十位减起 活动 三: 探 究 笔 算 减 法 的 过程。 请学生参照笔算加法的竖 式 , 尝 试 写 一 写 这 个 减 法 算式的竖式 。 先算12-5=7,个位写7;再 算十位,50变40,40-30= 10,十位写1;所以,52-35=17。 目标三 :加深对相 同 计 数 单 位 的数 相减的算理的理 解 , 掌 握 笔 算 过 程 , 渗 透 数 感 , 提 升运算能力 。
问题四 : 整 十 数 减 两 位 数 的 笔 算过程怎么写 60- 32 怎 么 算 从 十 位 退 1 后 ,个 位 要 算 几 减 几 十 位 是 几减几 提醒学生 减 法 哪 里 易 出 错 , 有 什么解决的方法 。 活动 四: 探 究 计 算 被 减 数 末尾有 0 的减法活动 。 十位 上 的 退 位 , 容 易忘 记 减去再减 。笔算退位过程 中 ,要记录清楚 。 也可以 想 加 算 减 。 (8) 加 2是 10;(2) 加 3是 5。 目标四 :进一步深 化对减法竖式模 型的认识 , 感受个 位是 0 不够减 ,从 十 位 退 “1 ” 的 道理 。
问 题 五 : 比 较 笔 算 53- 8 与 71-67有什么异同 活动 五 : 学 生 独 立 计 算 , 对比 : 目标五 :通过对比 相同和不 同 ,进 一 步巩固算法 。
问题六 : 100 以 内 的 笔 算 减 法 应该怎么计算 活动六:学生归纳算法。 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算 起 ; 个 位 不 够 减 , 从 十 位 退 1。 目标六:整体感知 两位数减两位数 退位减法的算理 和算法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数学 人教(2024)
笔算加法
教学目标 1. 借助小棒等直观学具的操作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算理 , 掌握笔算方 法 , 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提升运算能力 。 2.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探索活动中 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 。 难点:借助直观学具 ,理解相同数位才能相加 、满十进一的道理 。
教学准备 小棒 。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让学生发现 真实情境下 的 数 学 信 息 , 并 能 提 出 数 学 问题。 一 、情境导入 在真实的 情 境 中 , 引 导 学 生 发 现数学信息 、提出问题 。 一(1) 班和一(2) 班一共有多少 名学生 (
1.
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并提
出有关加法的数学问题
2.
要求两个班一共多少名学生
,
就是求什么 怎么解决
)35+32= 一 、发现问题 活动:审题并提出问题活动 。 预设 1:一(1) 班 35人 ,一(2) 班 32人 ,一(1)班和一(2) 班一共有 多少名学生 预设 2: 要 求 两 个 班 一 共 多少 名学生 , 就 是 把 两 个 班 的 人 数 合起 来 , 用 加 法 解 决 , 列 式 是 35+32。
引导学生 回 顾 旧 知 识 , 沟通与新知 识 的 联 系 , 渗透数感 。 二 、引导合作 (一) 引导学生回顾不进位的两 位数加法的 口 算 。 1. 35+ 32 怎 么 计 算 引 导 学 生交流完成 。 (1) 摆一摆法 。 先 回顾 , 如 何 借 助 小 棒 摆 一 摆 ,观察 分 别 将 哪 一 部 分 和 哪一部分合起来 二 、探究问题 活动一 : 回顾已学方法的活动 。 :合 起 来 , 单 根与单根合起来 。也就是先算 十位上,30+30=60;再算个位 上,5+2=7;最 后 合 并 起 来, (
60+7=
67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探究书写竖 式格式的过 程中 ,深化相 同计数单位 的数相加的 道理 ,提升运 算能力和推 理意识。 学生在直观 操作的基础 上 , 理 解 满 十根需要捆 起 来 将 10个一变成 1个 十 的 道 理 , 为 竖 式 模型的理解 找依据。 (2) 口算法 。 2. 笔算的竖式怎么写 谁与谁 要对齐 为什么 3. 怎么写计算的过程 可以先 从十位算起吗 4. 笔算竖式可以化简吗 5. 竖式计算完毕还要注意什么 (二) 探 究 进 位 加 法 的 算 理 和 算法。 一(1) 班和一(3) 班一共有多少 名学生 35+37= 1.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如何计算? (1) 摆一摆法 。 预设 2: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 5+2=7,30+30=60; 60+7=67。 预设:十位上的 3 与 3 对齐 , 个 位上的 5和 2 对齐 。 因为相 同 数位上的 数 对 齐 , 是 保 证 相 同 计数单位的数相加 。 预设 :这道题 ,先从哪一位算起 都可以 ,但 都 是 相 同 数 位 上 的 数相加 。 可以 化 简 。横 线 相 当 于 等 号 , 个位数相加的结果直接写在横 线下的个 位; 十 位 数 相 加 直 接 写在横线下的十位 。 引导小结 : 不 管 从 个 位 算 起 还 是从十位 算 起 , 笔 算 两 位 数 加 两位数时 , 都 要 注 意 相 同 数 位 要对齐 ,横式得数别忘记填写 。 活动二:合作探究活动 。 合作要求:先借助小棒摆一摆 , 看一看分别是哪一部分与哪 一 部分合起 来; 再 根 据 摆 小 棒 的 过程 , 尝试列出竖式;然后交流 算法 。 预设 1:先 算 个 位 上,5+7=12; 再算十位上,30+30=60, 最后合起来;60+12=72。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数学 人教(2024)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在直观操作 后 ,观察 、思 考 竖 式 模 型 , 能 够 直 观理解当个 位满十时如 何向十位进 一 的 问 题 , 理解各部分 的写法 。 加深对满十 进 一 的 感 悟 , 深 化 算 理 , 渗 透 数 感 , 提 升 运 算能力 。 (2) 为什么 6捆变成了 7捆 满十进 一 (3) 口算法 。 2. 怎么表示笔算过程 (1) 竖 式 怎 么 写 谁 与 谁 要 对齐 为什么 (2) 怎 么 用 竖 式 写 计 算 的 预设 2: 先 将 单 根 小 棒 相 加 满 10根 , 要 成 一 捆 , 也 就 是 个 位 满十 , 需 要 向 十 位 进 一 。 十 位 是 3 捆加 3 捆 , 再加新进上 来 1捆就是 7 捆 , 也就是 30+30 +10= 70,合起来是 72。 预设 3: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 5+7=12, 30+ 30= 60; 60+12=72 活动三:探 究 进 位 加 法 的 笔 算 活动 。 预设 1:十位上的 3 与 3 对齐 , 个位上的 5和 7 对齐 。相同数 位上的数 要 对 齐 , 保 证 相 同 计 数单位的数相加 。 预设 2: 这 道 题 , 先 从 个 位 算 起,5+7=12,个位写2,十位 写1;再算十位,30+30=60, 个位写0,十位写6;然后再把 它们合起来,就是72。 预设 3: 可 以 化 简 。 需 要 把 个 位上满 十 进 上 来 的 1, 暂 时 记 录在 横 线 上 方 , 就 可 以 简 便 。 先计算个位上的数 , 5+7的结 果 12, 个 位 写 2, 十 位 的 1, 暂 时记录在 横 线 上 方; 再 算 十 位 上的数,30+30=60,再加个位 上刚刚进上来的10就得70,7 就要写在十位上。
过程
(3) 笔 算 竖 式 可 以 化 简 吗 化简后 , 5+7 得 12, 个 位 满 十 ,十位上的 1 怎么写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比较中 ,感悟 算法 ,提升运 算能力。 提升归纳反 思 的 能 力 , 渗 透 推 理 意识 。 (4) 先从哪位算起比较简单 3. 比 较 笔 算 56+34 与 46+9 有什么异同 4. 100以 内的笔算加法应该怎 么计算 预设 4: 竖式计算时 ,如果先从 十位算起 , 十 位 上 的 和 需 要 调 整 , 比较麻烦 , 所 以 , 两 位 数 加 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从个位算起 比较简单 。 活动四 :试一试活动 。 预设 : 不 同点 :一个是两位数加 两位数 , 另 一 个 是 两 位 数 加 一 位数 。 相同点:计算方法相同 , 写竖式 时 ,都是相同数位对齐 ,特别是 第二题 9 要 与个 位 对 齐 , 保 证 相同计数 单 位 的 数 相 加; 都 是 从个 位 算 起 , 都 是 个 位 满 十 进一 。 活动五 : 归纳算法活动 。 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算起 ; 个位相加满十 , 向十位进 一 。
通 过 练 习 , 让学生进 一 步深化对竖 式模型的认 识 , 感 受 个 位满十进 一 的道理 。 三 、辅导练习 1. 基础练习 想一想 ,填一填 。 三 、解决问题 1. 基础练习
预设 1: 预设 2: 预设 3:
想:个位上 6加 7得( ) ,该 怎样写 想:个位上 6加 4得( ) ,该 怎样写 想:个位上 9加 5得( ) ,该 怎样写 辅导学生个位满十后向十位 进 一 ; 引 导 其 不 要 忘 记 写 进 位“1”和横式得数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数学 人教(2024)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强化相同数 位相加 、个 位满十向十 位 进 “1”的 道理 。 深化对竖式 模 型 的 认 识 , 感 受 进 位 加 法 的 算理 。 2. 变式练习 下面的计算对吗 把不对的 改正过来 。 2. 变式练习 预设 :
辅导学 生 发 现 问 题 , 强 化 数 位对齐 、个 位 满 十 向 十 位 进 1 以及个位满十进 1 后应该 怎么写 。 3. 提升练习 里应该填几 26+48= 4 39+14= 3 60+39= 9 37+12= 9 54+16= 0 45+8= 3 辅导学生加深对个位满十进 一的认识 , 掌握进“1”后十位 上的数比原来多 1 的算理 。 3. 提升练习 预设 : 26+48=74 39+14=53 60+39=99 37+12=49 54+16=70 45+8=53
整体感知两 位数加两位 数进位加法 的 算 理 和 算法 。 四 、引导反思 在笔算加 法 的 竖 式 计 算 中 , 我 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四 、提升问题 预设 1: 竖 式 计 算 时 相 同 数 位 要对齐 。 预设 2: 个 位 上 相 加 满 十 后需 要向十位进 1。
板书设计 笔算加法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 , 向十位进 1。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笔算减法
教学目标 1. 借助操作活动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 ,初步掌握两位数减法的笔算方 法 ,并能正确笔算 ,培养初步运算的能力 。 2.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减法计算的价值 ,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探究中 培养迁移 、类比 、推理的能力 。 3. 通过笔算过程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品质 。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并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
教学准备 小棒 、计数器 。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学生能够在 真实情境中 发 现 问 题 , 培养学生提 出 问 题 的 能力 。 一 、情境导入 在问题情 境 中 , 引 导 学 生 理 解 图片 ,会从图中提取数学信息 。 一(1) 班同学上车后 ,这辆车还 可以再坐多少人 (
问题 :
你能




数 学


并提出数学问题
)52-35= 要求 这 辆 车 还 可 以 再 坐 多 少 人 ,就是求什么 怎么解决 一 、发现问题 活动:审题并提出数学问题 。 预设 : 一辆大巴车最多可坐 52 人 ,一(1) 班的 35人上车后 ,这 辆车还可以再坐多少人 要求 这 辆 车 还 可 以 再 坐 多 少 人 ,就是从 52里去掉 35后 ,还 剩多少 。 用 减 法 解 决 , 列 式 是 52-35。
在 操 作 中 , 感悟退位减 法的算理 。 理解退 1 是 10 的 道 理 , 为竖式模型 的 理 解 找 依据 。 二 、引导合作 1. 引导学生思考 、合作交流 , 多 角度思考两位数减两位数的 算法 。 52-35怎么笔算 2 减 5 不 够减怎么办 (1) 摆小棒的方法 。 (2) 摆小棒时 , 为什 么 5捆变 成了 4捆 二 、探究问题 活动一:探索算理和算法活动 , 并交流分享 。 小组合作探究 。 预设 1:计算 52-35,先算个位 上 ,2- 5 不够减 ,从整捆中 , 拆 1是10,与原来的2根合起来是12根,12-5=7;再算十位上 40-30=10;所以52-35=17。 预设2:个位不够减,要拆一捆变 10根,退1是10,单根小棒变成 了12根,个位够减,12-5=7, 5捆变成了4捆。40-30=10, 所以52-35=17。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数学 人教(2024)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理 解 算 理 , 掌 握 算 法 , 提 升 运 算 能力 。 在观察 、思 考竖式模型 过 程 中 , 能 够直观理解 各 部 分 的 写法 。 (3) 你能把摆小棒的过程记录 下来吗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笔算减法的竖式怎么写 从个位 算 起 , 2 根 减 5 根 不 够减 , 怎么办 笔算过程是什么 下面是简便写法 : 为什么不从十位减起 2. 整十数减两位数的笔算你会 吗 60-32怎么计算 (1) 个位上的 0 减 2 不够减 。 从十位 退 1 后 , 个 位 要 算 几 预设 1:要相同数位对齐 预设 2: 个 位 上 的 2 减 5 不 够 减 ,需要从十位退 1是 10,10+ 2=12,12根减 5根就够减了 。 预设3:先算12-5=7,个位写7; 再算十位,50变40,40-30=10, 十位写1;所以,52-35=17。 预 设 4: 从 十 位 减 起 不 方 便 。 因为个位 不 够 减 , 需 要 从 十 位 退 1; 十 位 就 需 要 再 减 退 位 的 1。从个位 减 起 就 不 再 有 这 个 调整啦! 活动二: 探 究 被 减 数 末 尾 有 0 的笔算减法活动 。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60- 32 的 笔算过程 , 交流算法 ,有理有据 说思路 。 预设 1: 个位 0 减 2 不够减 , 需 要从十位退 1 是 10, 个位要算 10-2= 8, 个位写 8; 十位上现在是50,要算50-30=20,十 位写2;所以得数是28。
减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加深对相 同 计数单位的 数相减的理 解 , 渗 透 数 感 , 提 升 运 算能力 。 提升归纳反 思 的 能 力 , 渗 透 推 理 意识 。 (2) 笔算减法哪里易错 (3) 有什么解决方法 3. 先 笔 算 , 再 比 较 笔 算 53- 8 与 71-67有什么异同 4. 100以 内的笔算减法应该怎 么计算 预设 2: 退位减法易错 , 当 个位 借走 1后 ,计算十位时 ,容易忘 记减去借走的 1再减 。 预设 3: 笔 算 退 位 过 程 要 记 录 清楚 , 是 很 好 的 解 决 方 法 。 另 外 , 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 ,也 是提升笔算减法正确率很好的 方 法 。 如 个 位 想 (8) 加 2 是 10;十位想(2) 加 3是 5。 活动三 :试一试活动 。 预设 : 不同点 :一个是两位数减 两位数 , 另 一 个 是 两 位 数 减 一 位数 。 相同点: 计算方法相同 , 写竖式 时 ,都是相同数位对齐 ,特别是 第一题的 8要与个位对齐 。 第 二题的得数 4要与个位对齐 ,保 证相同计 数 单 位 的 数 相 减; 都 是个位不够减 ,要从十位退 1。 活动四 : 归纳算法活动 。 预设: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 算起;个位不够减 ,从十位退 1。
进一步深化 对减法竖式 模 型 的 认 识 , 感 受 个 位不够减从 十 位 退 “1” 的方法 。 三 、辅导练习 1. 基础练习 算一算 。 三 、解决问题 1. 基础练习 预设 :
辅导学生巩固退位减法的计 算方法 , 明 确 个 位 不 够 减 时 从十位退“1”。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数学 人教(2024)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感受十位退 “1”后 十 位 上的数比原 来 少 1 的 规律 。 在问题情境 中 发 现 问 题 、解 决 问 题 , 提 高解 决 问 题 的 能力 。 2. 变式练习 想一想 ,算一算 。 2. 变式练习 预设 : 十 位 上 分 别是 7、6、 1、7。 3. 提升练习 预设:分别是 87和 13。
辅导学生分辨退位减法和不 退位减 法 , 明 确 退 位 减 法 中 十位退“1”后 ,十位上的数比 原来少 1。 3. 提升练习 猜猜 “我 ”是多少 。 引导学 生 分 析 题 意 , 明 确 数 量关系 ,借助竖式解决问题 。
整体感知两 位数减两位 数退位减法 的 算 理 和 算法 。 四 、引导反思 你能尝试总结一下两位数减两 位 数 的 退 位 减 法 的 计 算 方 法吗 四 、提升问题 预设 1:个位对齐个位 , 十位对 齐十位 。 预设 2: 个 位 不 够 减 时 从 十 位 退“1”当“10”。 预设 3:从个位算起更加简便 。
板书设计 笔算减法 52-35= 17 60-32=28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 ,从十位退“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