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乘加乘减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 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乘加乘减 》(教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乘加乘减》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的内容。安排在4的乘法口诀后面,一方面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前面所学习的乘法进行练习,缓解学生的记忆压力;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认识同一组乘法口诀中两句相邻乘法口诀的关系,为后面学习6——9的乘法口诀做好方法上的准备。
教材分为三个层次进行编排。第一个层次呈现情境图和数学问题,为学习新知提供素材。第二个层次让学生根据情境图列算式并计算,第三个层次是由聪聪指出在乘加、乘减算式中的运算顺序。将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更能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意义。更能准确计算乘加、乘减算式。而且提高学生类比、迁移能力,体验探索性学习过程,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和 1-5 的乘法口诀 , 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 并能运用口诀熟练计算。 通过前面的学习 , 学生初步具备了运用已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有一定的收集信息、 提出问题、 独立思考、 小组合作、 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既含有乘法又含有加或减法的计 算是首次接触,在计算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顺序不正确的现象。
教学目标:
本单元核心素养目标:数感、运算能力、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1.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算式,掌握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认识同一组乘法口诀中两句相邻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掌握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
3. 让学生用乘加乘减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算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以及建立乘加、 乘减的计算模型。
教学难点 : 让学生用乘加乘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智慧引入
师:之前我们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们来开一列火车,哪一列呢?火车火车开起来!
(学生开火车看算式说乘法口诀)
师:火车开得很漂亮,会做吗?
生:5×4=20,因为每一束有5个气球,有4束,就是4个5,所以就是4×5=20。
师:说得真好!
【设计意图:“开火车”是对之前所学乘法口诀的复习巩固,看图写乘法算式是将乘法算式应用到生活中,都是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任务导学
师: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好,来,带你们去游乐园逛逛。
什么项目喜欢玩吗?
生:旋转木马,喜欢玩!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3个旋转台上坐着3个同学,还有1个旋转台上坐着2个同学。
师:你们的发现都是这样的吗?
的确,这一个旋转台上坐着3个人,可以看成1个3,这里也坐着3个人,2个3,这里依然是3个人,就是3个3。。然而这个旋转台上只坐着2个人。
师:那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一个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人?
师:很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解决这个问题。(ppt出示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清楚把握情境特征,为之后列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也为理解计算顺序提供支撑,积累感性经验。】
活动促学+互动研学
活动提示:
①独立思考,怎样解答呢?
②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在草稿本上写一写、算一算。
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
第一小组汇报:我们列的算式是3+3+3+2=11(人),我们把每个旋转台上的人数加起来就得到了一共有多少人。
师:的确利用连加的算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小组汇报:我们列的算式是3×3+2=11(人),有3个旋转台上都是3个人就是3个3,就可以列乘法算式3×3,还有一个旋转台上有2个人就加上2。
师:真厉害,列出有乘法有加法的算式来解决。
第三小组汇报:3×4-1=11,我们假设坐2个人的旋转台上也是三个人,每个旋转台上就是3个人就是4个3,于是就可以列算式3×4,但是要把假设多坐的人减去,于是就得出了3×4-1这个算式。
师:了不起,你们组运用了假设的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
来,观察这些算式,这样的算式我们见过吗?
生:没有。
师:如果一道算式中有乘法有加法,我们就可以叫乘加(板书)那么一道算式中有乘有减就叫乘减(板书)。
一起读!
师:这样的算式先算什么呢?猜猜!
生:乘法
都是这样认为的吗?我们看看看聪聪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聪聪的话:这样的算式中先算乘法。)
师:谁能具体说一说3×3+2=11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先算3×3=9,再算9+2=11
师:到底能不能先算加法?
生:不能。因为先算3+2=5,再算3×5就等于15。
师:说得很好,如果先算3+2 就是3×5 表示的是5个3或3个5。一起看看主题图,哎?一目了然,我们的主题图中没有3个5或者5个3。
师:谁再来说说这道乘减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先算3×4=12再算12-1=11。
师:通过我们的验证,在乘加乘减算式中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结合主题图说明算式的意义,明确在乘加乘减算式中,先算哪部分再算哪部分。初步感受乘加乘减的意义。】
学以致用: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收获吗?那么现在就是你大显伸手的时候了,完成教材58页做一做。
学力延伸:
画一画:用画图的方式表达下面算式的意思。
4×4+2=18
【设计意图:从直观到抽象,巩固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了解算式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记忆口诀的计算方法。数形结合,更有利于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
课堂小结:感觉大家收获满满,谁来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3×3+2=11(人)
3×4-1=11(人)
先算乘法再算加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