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除法 —— 第 7 课时 买新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连除运算的顺序,掌握连除算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连除算式的两种计算方法:按从左到右顺序计算和先算两个除数的乘积再除被除数。能运用连除运算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理解连除算式的算理,正确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直观演示法相结合四、教学过程情境引入 —— 书海寻法展示书架及图书摆放的图片或相关情境提出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买书放书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知识探究 —— 算法探秘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如画出两个书架,每个书架四层,共 200 本书等,让学生直观理解题意。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请不同方法的学生上台板演,可能出现的方法有:先求每个书架放多少本(200÷2 = 100 本),再求每层放多少本(100÷4 = 25 本),综合算式为 200÷2÷4;或者先求两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2×4 = 8 层),再求每层放多少本(200÷8 = 25 本),综合算式为 200÷(2×4)。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种方法,讲解连除算式的计算顺序和算理,让学生明白两种方法的合理性和计算过程的区别与联系。设计意图:通过画图和自主列式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连除算式的不同计算方法,深化对算理的认识。巩固练习 —— 技能磨砺基础应用出示 “一、二、三年级共有 270 名学生,每个年级 3 个班。平均每个班有多少名学生?” 和 “一共有 96 只鸽子。平均每个鸽笼每层住多少只鸽子?” 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先画图分析再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反馈学生的解题情况。设计意图:通过基础练习,巩固学生对连除算式计算方法的掌握,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解题思路和过程,培养学生画图分析问题的习惯。实际问题解决给出 “图书室购进 4 套《百科全书》,共花了 384 元。平均每本多少元?”“每箱装 4 盒,每盒装 6 个,48 个物品需要几个箱子?”“‘少年杯’足球赛,一共 736 人,有 8 个小组,每个小组有 4 个队,平均每队有多少人?” 等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题意,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计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计算步骤。设计意图:将连除运算应用到多种实际生活场景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计算训练安排 “756÷7÷6、624÷2÷3、801÷(3×3)、624÷(2×3)” 连除算式的计算练习,让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批改,教师强调计算顺序和准确性。设计意图:通过计算练习,提高学生连除运算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强化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综合练习“奇思在泳道内游了 3 个来回,共游了 150 米,求泳道长度” 的问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运算顺序。设计意图:通过综合练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拓展提升 —— 思维挑战提出 “小红和小丽 3 分钟一共打了 600 个字,平均每人每分打多少个字?” 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人数和时间关系,确定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拓展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较复杂连除问题的能力,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总结 —— 要点归纳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连除算式的两种计算方法(按从左到右顺序计算和先算括号里的乘法再除被除数)以及如何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进行补充和强调,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强化记忆。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系统地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加深对连除运算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课后作业 —— 知识巩固布置课后作业:解决 “我和我的 8 位同事 5 天共安装了 225 台空调,平均每人每天安装多少台空调?” 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连除知识进行分析计算,巩固课堂所学内容。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连除运算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五、教学评价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得分问题解决 能准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连除计算方法并解答,过程完整 优秀(5 分)、良好(4 分)、一般(3 分)、较差(2 分)计算能力 连除算式计算准确,熟练掌握计算顺序,计算速度较快 优秀(5 分)、良好(4 分)、一般(3 分)、较差(2 分)课堂参与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言,主动分享解题思路和想法 优秀(5 分)、良好(4 分)、一般(3 分)、较差(2 分)作业完成 按时、认真完成课后作业,计算正确,解题过程规范 优秀(5 分)、良好(4 分)、一般(3 分)、较差(2 分)六、教学总结在这堂充满书香与智慧的课堂中,我们从摆放图书的问题出发,踏上连除运算的探索之旅。同学们积极思考、动手画图、踊跃发言,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中,掌握了连除的计算方法与技巧。如同在数学花园中辛勤采撷,收获满满,为数学学习积累了宝贵财富。七、教学反思优点情境创设有效:以买新书及相关生活场景为情境,贴近学生实际,容易引发学生共鸣,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方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画图分析问题还是连除算式的计算方法,都给予了学生详细的指导,有助于学生掌握解题技巧。练习设计多样:涵盖了基础、应用、拓展等多种类型的练习题,全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足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在课堂练习和讨论环节,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可能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导致他们在理解和掌握知识上存在困难。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拓展提升环节,学生讨论和思考时间较长,使得课堂总结略显仓促,部分重点知识可能没有得到充分强调。改进措施加强个别辅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优化时间管理:提前规划好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在学生讨论和思考时,合理引导和控制时间,确保教学进度顺利进行,为课堂总结留出充足时间,保证教学效果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