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8课时 练一练【教学内容】教科书P18~19“练一练”第1~7题。【教学目标】1.熟练地运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加强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巩固计算1.完成教科书P19“练一练”第4题。师:下面开始计算,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学生完成并订正后,引导学生观察从这3组算式中能发现什么。2.完成教科书P19“练一练”第5题。(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交流展示。【学情预设】先算出每道算式的得数,再连一连。【设计意图】这两道计算练习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掌握情况,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计算退位减法的能力。二、解决问题,强化方法1.完成教科书P18“练一练”第1题。(1)认真观察并理解题意。师:认真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学情预设】预设1:一共有11个羽毛球,筒外有5个,要求筒中有几个羽毛球。预设2:一共有13个菠萝,外面有4个,要求篮子里有几个菠萝。(2)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学情预设】学生很容易列出两个算式:11-5=6(个)和13-4=9(个)。(3)观察比较。师:这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点?【学情预设】这两道题都是已知总数和一部分量,求另一部分,都是用减法计算。2.完成教科书P18“练一练”第2题。师:从题干中和图中你分别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从题干中知道一共有12只海豚,从图中知道跃起了5只海豚。师:要求水面下有几只,怎样列式?【学情预设】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很容易列出:12-5=7(只)。【设计意图】通过题干和图中获取信息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并熟练应用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提示】重点强调读题、审题训练。3.完成教科书P19“练一练”第6题。(1)理解题意,选择有效信息。师:认真读题,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学情预设】已知一共有15个,5个,用6个搭了一个正方体,要求还剩几个。师:要解决“还剩几个”的问题,需要用到哪两个条件?所给条件都用到了吗?【学情预设】要解决“还剩几个”的问题,需要用到“一共有15个”和“用6个搭了一个正方体”这两个条件,“5个”这个条件是多余条件。(2)学生自主完成。师:如何列式?【学情预设】有了前面的分析,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15-6=9(个)。【设计意图】通过此题指导学生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一是从问题出发,寻找合适的条件;二是从条件出发,看看哪两个条件之间有联系,能提出什么问题,哪个问题是题目中要求的,就选择哪两个条件解决问题。三、自主练习,巩固提升1.学生独立解答教科书P18~19“练一练”第3、7题。2.解答完毕后,集中交流展示。【学情预设】第3题:要求松鼠宝宝采了几个松果,应该用它和妈妈采的松果总数量减去妈妈采的松果数量,列式为:12-8=4(个)。第7题:第(1)题中树下猴子的数量等于猴子总数减去树上猴子的数量,列式为:13-5=8(只)。第(2)题求还剩几个桃子,要用桃子总数减去吃掉的桃子数量,列式为:13-8=5(个)。【设计意图】通过两道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题,进一步巩固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熟练解决“已知总量和一部分量,求另一部分量”的问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拓展练习,自主解答课件出示习题。学生独立解答后展示交流。【设计意图】此题是一道用减法解决的综合题,考查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必须仔细读题,从问题入手解决。五、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本节课是解决问题的练习课,学生对于解决“求部分量”的问题完成较好,能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进行解答。在解答第6题时,将有用的条件和多余的条件写在一起,部分学生在自主解答时会用“15-5”来解答,要让学生明白这样计算是错误的,可以借用这个生成的错误案例,再次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目,从问题入手,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有用的条件解答问题。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