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平移 教案+课件(共3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4 平移 教案+课件(共38张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7.4 平移
人教版 数学 七年级 下册
传送带上的电视机在运送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导入新知
1. 通过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含义和性质.
2. 会找出平移前后图形中对应点和对应线段.
学习目标
3. 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培养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仔细观察下列美丽的图案,回答问题:
1.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特点?
2.下面这些图案能否根据其中一部分绘制整个图案?若能,你能想象出是怎么绘制的吗?
探究新知
知识点 1
平移的定义
观察下列图形,你能找出基本图案吗?
探究新知
1.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特点?
2.上面这些图案能否根据其中一部分绘制整个图案?若能,你能想象出是怎么绘制的吗?
现在你能回答出刚才提出的问题了吗?
探究新知
可以发现,这些图中每个图案都是由一些相同的图形组成的,将其中的一个图形平行移动,就可以得到整个图案.
探究新知
一般地,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按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作平移. 图形平移的方向不限于水平或竖直方向,图形可以沿平面内任何方向平移.
下列现象:(1)水平运输带上砖块的运动;(2)高楼电梯上上下下迎接乘客;(3)健身做呼啦圈运动;(4)火车飞驰在一段平直的铁轨上;(5)沸水中气泡的运动.
属于平移的是_______________.
探究新知
平移现象的识别
平移
旋转
平移
旋转
平移
(1)(2)(4)
提示:判断生活中的现象是否是平移,要根据平移的定义,进行判断,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考点1
下列实例属于平移的是(  )
A.分针的运行 B.转动的摩天轮
C.直线行驶的火车 D.地球自转
C
巩固练习
有以下现象:①水管里水的流动;②打针时针管的移动;③射出的子弹;④汽车在笔直平坦的公路上行驶. 其中是平移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D
如图,把一张半透明的纸盖在一个四边形上,在纸上描出四边形,然后将这张纸沿着某一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这两个四边形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平移的性质
在这两个四边形中,找出两组对应点,连接它们得到线段,
观察得出的线段,它们的位置、长度有什么关系?
(1)位置:A A′//BB ;
(2)长度:AA ′ =BB ′.
A与A′是对应点!
A
A′
B
B'
探究新知
B与B′是对应点!
问题:三角形ABC沿着PQ的方向平移到三角形A'B'C'的位置,除了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外,你还发现了什么现象?
B
A
C
P
Q
A
A'
B
B'
C
C'
AA'//____//____
AA'=____=____
BB'
CC'
CC'
BB'
M
M'
R
S
探究新知
BC的中点M平移到什么地方去了?
观察:线段AB与DE的位置关系
与数量关系.
观察:线段AC与DF的位置关系
与数量关系.
动动手:用三角板、直尺画平行线.
P
Q
D
E
F
A
B
C
AB//DE.
AB=DE,
AC//DF .
AC=DF,
探究新知
直尺PQ是倾斜放置,用三角板能否画出平行线?
注意: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也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如:BC与EF)
平移的方向是直尺PQ倾斜放置的方向,平移的距离是BE的长度.
归纳总结
把一个图形平移,得到的新图形具有下列特点:
1.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探究新知
图形平移的位置由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决定.
几何符号语言:
①平移的两个图形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A
B
C
D
E
F
A
B
C
D
E
F
∵三角形ABC平移得到三角
形DEF,
∴AB∥DE,AC∥DF,
BC ∥EF(或共线),
AB=DE,AC=DF,BC=EF,
AD∥BE∥CF(或共线),
AD=BE=CF.
②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③各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探究新知
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
下列四组图形中,平移其中一个三角形可以得到另一个三角形的一组图形是(  )
解析:根据平移的定义与特征可知,平移后的图形的形状、大小不改变,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故选A.
探究新知
图形平移变换的识别
A
考点2
下列图形变换属于平移的有哪些?
巩固练习


×
×
×
×
如图,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动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1)连接 ;
(2)过点B画AA '的平行线l', 在l上截取BB'= ;
(3)过点 作 的平行线,在上
截取CC'= ;
(4)连接A 'B ',B 'C ',A 'C ',
就得到了平移后的三角形A 'B 'C '.
AA'
AA'
C
AA'
AA'
B'
C'
探究新知
A
B
C
A'
知识点 3
平移作图
l
l'
归纳总结
探究新知
平移作图是平移性质的应用.在具体作图时,应抓住作图的“四步曲”——定、找、移、连.
(1)定: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2)找:找出表示图形的关键点;
(3)移:过关键点作平行且相等的线段,得到关键点的对应点;
(4)连:按原图形顺序连接对应点.
B
D
F
如图所示,将三角形ABC平移,可以得到三角形DEF,点B的对应点为点E, 请画出点A的对应点D、点C的对应点F的位置,连接三角形DEF.
探究新知
A
C
E
解:如图所示.
平移作图
考点3
1.在方格纸中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到点M,点B和点C应移到什么位置?再次平移三角形,使点A由点M移到点N.分别画出两次平移后的三角形.如果直接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到点N,平移后的三角形和前面第二次平移后得到的三角形位置相同吗?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解:如图三角形MB′C′即为第一次平移后的三角形,三角形NB′′C′′ 即为第二次平移后的三角形;由图可知如果直接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到点N,平移后的三角形和前面第二次平移后得到的三角形位置相同.
2.如图,经过平移,四边形ABCD的顶点 A移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四边形A′B′C′D′.
巩固练习
解: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记为所求.
1m
1m
21m
15m
A
C
D
B
图2
如图是一块长方形的草地, 长为21m.宽为15m. 在草地上有两条宽为1米的小道,长方形的草地上除小道外长满青草.求长草部分的面积为多少
1m
1m
21m
15m
A
C
D
B
图1
提示:两种平移方式
解:长草部分的面积=(21-1)×(15-1)=280(m2).
探究新知
利用平移求面积
考点4
1m
21m
15m
A
C
D
B
【思考】如图是一块长方形的草地, 长为21米.宽为15米.在草地上有一条宽为1米的小道,长方形的草地上除小道外长满青草.求长草部分的面积为多少
提示:平移构成规则图形
解:长草部分的面积=(21-1)×15=300(m2).
探究新知
如图所示,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阴影部分的面积
是________.
a2
巩固练习
(2024 山东东营中考)如图,将三角形DEF沿FE方向平移3cm得到三角形ABC,若三角形DEF的周长为24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_______cm.
30
链接中考
1.在以下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
①在荡秋千的小朋友;②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
③宇宙中行星的运动;④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D
基础巩固题
课堂检测
2.在如图所示五幅图案中,(2)(3)(4)(5)中哪一幅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图案(1)得到(  )
A.(2) B.(3) C.(4) D.(5)
B
课堂检测
3.如图所示,已知三角形ABC平移后得到三角形DEF,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C=DF B.BC∥EF
C.平移的距离是线段BD的长 D.平移的距离是线段AD的长
C
课堂检测
4.如图所示,将△ABC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平移,得到△EAF,若AB=5,BC=3,AC=4,则平移的距离是(  )
A.3 B.4 C.5 D.10
C
课堂检测
5.如图所示,在高为3米,水平距离为4米楼梯的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多少米(  )
A.4 B.5 C.6 D.7
D
课堂检测
6.夏季荷花盛开,为了便于游客领略“人从桥上过,如在河中行”的美好意境,某景点拟在如图所示的长方形荷塘上架设小桥.若荷塘周长为250m,且桥宽忽略不计,则小桥总长为________m.
125
课堂检测
如何将平行四边形ABCD平移,使点A移动到点E,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E
A
B
C
D
F
G
H
四边形 EFGH 就是四边形ABCD平移后的图形.
能力提升题
课堂检测
(1)如图所示,图①是将线段AB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图②是将线段AB折一下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请在图③中画出一条有两个折点的折线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的图形.
(2)若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
请分别写出三个图形中除去阴
影部分后剩余部分的面积.
(3)如图④,在宽为10m,长为40m的长方形菜地上有一条弯曲的小路,小路宽为1m,求这块菜地的面积.
拓广探索题
课堂检测
解:(1)如图所示.
(2)三个图形中除去阴影部分后剩余部分的面积:
①ab-b; ②ab-b; ③ab-b;
(3)(40-1)×10=390(m2).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为390m2.
课堂检测
1.关键在于按要求作出对应点;
2.然后,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
1.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
上)且相等;
平移的定义
平移的性质
平移
作图
平移
3.各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或在
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作业
内容
教材作业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习7.4 平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含义和性质.
2.会找出平移前后图形中对应点和对应线段.
3.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培养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操作、探究、归纳和总结平移性质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体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课型
新授课
三、课时
1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按要求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平移的性质.
五、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三角尺、直尺等.
学生:三角尺、铅笔、练习本.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
如图,传送带上的电视机在运送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探索新知
1.出示课件4-7,探究平移的定义
教师问:仔细观察下列美丽的图案,回答问题:
(1)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答:都是由一个简单图案组成的.
教师问:上面这些图案能否根据其中一部分绘制整个图案?若能,你能想象出是怎么绘制的吗?
学生答:上面这些图案能根据其中一部分绘制整个图案,经过上下、左右移动就可以得到.
总结点拨:(出示课件7)
定义:一般地,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按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作平移. 图形平移的方向不限于水平或竖直方向,图形可以沿平面内任何方向平移.
考点1:平移现象的识别
下列现象:(1)水平运输带上砖块的运动;(2)高楼电梯上上下下迎接乘客;(3)健身做呼啦圈运动;(4)火车飞驰在一段平直的铁轨上;(5)沸水中气泡的运动.
属于平移的是_______________.(出示课件8)
提示:判断生活中的现象是否是平移,要根据平移的定义,进行判断,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师生共同讨论解答如下:
解析:选项(3)(5)中图形的所有点不是沿同一方向运动,所以不是平移.选项(1)(2)(4)符合平移的条件.
答案:(1)(2)(4)
总结点拨: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只是位置发生变化.注意平移是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图形绕某一点的旋转不是平移.
出示课件9,学生自主练习后口答,教师订正.
2. 出示课件10-15,探究平移的性质
教师问:如图,把一张半透明的纸盖在一个四边形上,在纸上描出四边形,然后将这张纸沿着某一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这两个四边形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
学生答:可以把半透明的纸盖在上图上,先描出一个四边形,然后按同一个方向陆续移动这张纸,再描出第二个,第三个……
……
教师问:在这两个四边形中,找出两组对应点,连接它们得到线段,观察得出的线段,它们的位置、长度有什么关系?
师生一起解答:(1)位置:A A′∥BB ′;
(2)长短:AA ′=BB ′.
教师问:平移的图形有哪些特征呢?
学生1答: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学生2答: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教师总结如下:
特征: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教师问:图形平移的方向一定是水平的吗?
学生答: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
教师问:三角形ABC沿着PQ的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除了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外,你还发现了什么现象?(出示课件12)
学生答:对应点移动的距离相等.
教师问:BC的中点M平移到什么地方去了?
学生答:BC的中点M平移到线段B'C'的中点M',也移动到线段B"C"的中点M"的位置.
教师问:平移的图形有哪些性质呢?
教师依次展示学生答案:
学生1答:平移的两个图形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学生2答: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
学生3答:各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且相等.
学生4答: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
教师问:(出示课件13)已知直线PQ和直线外一点A、D,作出直线AB∥DE,AC∥DF.
学生答:如图所示,利用直尺和三角板作图,根据一放,二靠,三移,四画,作出图形(出示课件13).
教师问:直尺PQ是倾斜放置,用三角板能否画出平行线?
学生答:可以画出平行的直线,只要同位角相等就可以.
教师问:线段AB与DE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答:AB=DE,AB∥DE.
教师问:观察:线段AC与DF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答:AC=DF, AC∥DF.
教师问:观察:线段BC与EF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答:BC=EF,CB和EF在一条直线上.
注意: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也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如:BC与EF)
教师问:通过上面图形的观察,你能说一说平移的性质吗?
学生1答: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
学生2答: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也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如BC与EF.
学生3答:平移后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变化.
学生4答:平移的方向是直尺PQ倾斜放置的方向,平移的距离是BE的长度.
教师总结归纳:(出示课件14)
归纳总结
把一个图形平移,得到的新图形具有下列特点:
1.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图形平移的位置由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决定.
教师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9)
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
①平移的两个图形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③各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教师问:你能利用几何语言描述一下平移的性质吗?
教师依次展示学生解答过程
学生1答:∵三角形ABC平移得到三角形DEF,
∴AB∥DE,AC∥DF,BC ∥EF(或共线).
学生2答:∵三角形ABC平移得到三角形DEF,
∴AB=DE,AC=DF,BC=EF.
学生3答:∵三角形ABC平移得到三角形DEF,
∴AD∥BE∥CF(或共线).
学生4答:∵三角形ABC平移得到三角形DEF,
∴AD=BE=CF.
教师总结如下:
几何符号语言: ∵三角形ABC平移得到三角形DEF,
∴AB∥DE,AC∥DF, BC∥EF(或共线), AB=DE,AC=DF,BC=EF, AD∥BE∥CF(或共线), AD=BE=CF.
考点2:图形平移变换的识别
下列四组图形中,平移其中一个三角形可以得到另一个三角形的一组图形是(  )(出示课件16)
A. B. C. D.
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
解析:根据平移的定义与特征可知,平移后的图形的形状、大小不改变,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故选A.
答案:A.
总结点拨:
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同学们容易混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转,以致选错.
出示课件17,学生自主练习后口答,教师订正.
2.出示课件18-19,探究平移作图
如图,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动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出示课件18)
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
解:(1)连接AA',
(2)过点B作AA'的平行线l', 在l上截取BB'= AA',
(3)过点C作AA'的平行线,在l上截取CC'= AA',
(4)连接A'B',B'C',A'C',所得的三角形就是平移后的
三角形A 'B 'C '.
总结归纳:(出示课件19)
平移作图是平移性质的应用.在具体作图时,应抓住作图的“四步曲”——定、找、移、连.
(1)定: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2)找:找出表示图形的关键点;
(3)移:过关键点作平行且相等的线段,得到关键点的对应点;
(4)连:按原图形顺序连接对应点.
考点3 平移作图
如图所示,将三角形ABC平移,可以得到三角形DEF,点B的对应点为点E, 请画出点A的对应点D、点C的对应点F的位置,连接三角形DEF.(出示课件20)
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
解:如图所示.
总结点拨:(1)平移的作图要注意两个方面: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2)作直线型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关键是作出点平移后的对应点.
出示课件21-2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给出答案.
考点4:利用平移求面积
如图是一块长方形的草地, 长为21m.宽为15m. 在草地上有两条宽为1米的小道,长方形的草地上除小道外长满青草.求长草部分的面积为多少 (出示课件24)
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
提示:有两种平移方式.
解:长草部分的面积=(21-1)×(15-1)=280(m2).
思考:如图是一块长方形的草地, 长为21米.宽为15米.在草地上有一条宽为1米的小道,长方形的草地上除小道外长满青草.求长草部分的面积为多少
提示:平移构成规则图形.
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
解:长草部分的面积=(21-1)×15=300(m2).
出示课件26,学生自主练习,教师给出答案.
教师:学了前面的知识,接下来做几道练习题看看你掌握的怎么样吧.
(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7-36)
练习课件第27-36页题目,约用时20分钟.
(四)课堂小结(出示课件37)
平移的定义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作平移
平移的性质 1.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3.各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平移作图 1.关键在于按要求作出对应点; 2.然后,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
(五)课前预习
预习下节课(8.1第1课时)的相关内容.
知道平方根、开平方的定义以及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的关系.
七、课后作业
1、教材第29页习题7.4第1,2,4题.
2、七彩课堂第263页习题.
八、板书设计
1.知识梳理
2.考点讲解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九、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移的概念,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分析、观察、概括得出平移的性质,并通过例题和练习加深对平移性质的理解.让学生作图,自主探究.平移的作图是本节课的重点,应让学生加强训练,结合解题中的错误分析原因,举一反三.
不足之处: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的内容太少,对学生总是不放心,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多讨论多动手多动脑,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 / 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