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整数加减法。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熟练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合理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道理,解释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数与运算板块的重要内容。通常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等基础之后引入。教材循序渐进,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交叉呈现,在进位加法中,教材分三段安排教学内容,分别教学9 加几,8、7 加几,6、5、4、3、2 加几;同时,在退位减法中,教材也分三段安排教学内容,分别教学十几减9,十几减8、7,十几减6、5、4、3、2,同时结合计算穿插安排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三)学生认知情况一年级学生入学前,大多在生活中有过简单数数、比较多少等非正式数学经验,但对于系统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运算知识近乎空白。部分学生可能在幼儿园或家庭启蒙中接触过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但多是基于直观数数得出结果,尚未形成抽象的运算思维。在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初期,学生课堂上注意力易被直观教具吸引,如教师展示用学具演示时,学生眼睛紧盯着操作过程,表现出浓厚兴趣。但轮到自己动手,部分学生操作不熟练,反映出动手实践能力的个体差异。当教师引导学生脱离实物,尝试直接口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不少学生出现停顿、犹豫,甚至出错,且错误增多。二、单元目标拟定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能理解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3.学会运用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三、关键内容确定(一)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学会用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教学难点1.掌握进位加法的“凑十法”,退位减法的“破十法”“平十法”等计算方法,理解其算理。2.根据数学信息,能提出合适的问题,并运用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问题。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整合指导思想定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com1.教材对一年级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编排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呈现螺旋上升的结构。先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入手,像9 加几,8、7 加几等,让学生初步接触凑十法,感知进位的概念。当学生熟悉基本算理后,再引入20以内的退位减法,逐步加大难度,使知识层层递进,帮助学生稳步构建知识体系。2.教材内容紧扣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小动物卖(或买)水果作为场景,将抽象运算具象化,让他们明白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习兴趣。3.配备丰富多样的学具操作图示与建议,把抽象的数字运算转化为直观可视的学具操作,降低学习难度,助力学生理解算理。4.教材鼓励学生探索多种算法,不局限于单一方法。5.课后练习兼顾不同层次学生需求,设计分层多元。既有基础巩固的口算练习,强化计算技能;又有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应用练习,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能力;还有拓展思维的趣味题,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全方位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五、单元课时规划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单元数量 1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数与运算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9加几 1十几减9 18加几、7加几 1十几减8、7 16、5、4、3、2加几 1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1.1《9加几》 目标: 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初步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任务一:获取数学信息 → 任务二:探究9加4的计算方法 → 1.能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2.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4,并说一个用9+4解答的实际问题。1.2《十几减9》 目标: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任务一:获取数学信息→ 任务二:探究13减9的计算方法 → 1.能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并列出算式。 2.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13减9,并说一个用13-9解答的实际问题。1.3《8加几、7加几》 目标: 能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理解8加几、7加几的凑十方法;理解和掌握8、7加几的凑十法口算过程,形成多样化的算法。 任务一:探究8加7的计算方法 → 任务二:试一试 → 1.能用“凑十法”的方法计算8+7。 2.能借助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计算7+9。1.4《十几减8、7》 目标: 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任务一:探究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 任务二:试一试 → 1.能用“平十法”、“破十法”和“相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5-8。 2.能用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减7。1.5《6、5、4、3、2加几》 目标: 认识并理解6、5、4、3、2加几的算式和口算方法。能灵活应用合理的方法正确口算6、5、4、3、2加几的得数。 任务一:探究6、5加几的计算方法 → 任务二:探究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 1.能用“凑十法”计算6+5。 2.能利用“平十法”、“破十法”和“相加算减”的方法计算相关的减法,完成“试一试”的计算。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