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12.1 统计调查12.1.1 全面调查人教版 数学 七年级 下册在课堂上,针对某一题目,老师提问全体同学,学生们纷纷举手.导入新知1. 了解收集数据的目的,掌握简单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方法.2. 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学习目标3. 掌握全面调查的概念.B.科技C.体育D.艺术E.劳技你最喜爱什么课外活动呢 知识点全面调查探究新知A.文学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文学、科技、体育、艺术、劳技五类课外活动的喜爱情况,你会怎样做?如何调查?举手的方式还有没有其他方法?问卷的方式探究新知调查问卷年 月 日在下面五类课外活动中,你最喜爱的是( ) (单选)A.文学 B.科技 C.体育 D.艺术 E.劳技如果想进一步了解男、女生喜爱课外活动的差异,问卷中还应该包含什么内容?问卷中应该增加性别项.一、设计问卷调查探究新知1.下列调查问卷设计得合理吗?为什么?(1)你每天睡眠充足吗?(2)你们学校的环境噪声是否在55dB以下?(3)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操场应该铺设塑胶跑道,你同意吗?解:(1)合理.(2)不合理,因为学生正常生活中无法得到环境噪声的具体数值.(3)不合理,因为提到大多数同学,具有引导性,不合理.巩固练习2.在本校举行的一次学生体检中,医生对某一组学生进行脉搏次数测试如下:这组数据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87次,65次,78次,76次, 80次,72次 ,90次.测 量巩固练习3.2017年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零窗口”发射,成功牵手天宫二号.作为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只运货,不送人”,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员”,一亮相便成为目前中国最受关注的“快递小哥”.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天舟一号飞船的数据,你该通过什么途径去了解?查阅有关资料或从互联网上查.巩固练习利用调查问卷,可以收集到全班每位同学最喜爱的课外活动的编号(字母),我们把它们称为数据.二、收集数据探究新知某同学经调查,得到如下50个数据:C E A C D C D C B DC A D C D D C D C AB C A B C D C A C CD C D E C A B B E AB D C E B D B D C D【讨论】1.从上面的数据中,你能看出全班同学对各类课外活动的喜爱情况吗?2.怎样才能很清楚地看出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课外活动的情况?探究新知杂乱无章的数据不利于我们发现其中的规律,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数据所蕴含规律,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中经常用表格整理数据(如下表所示).三、整理数据全班同学最喜爱的课外活动的人数统计表 课外活动类型 划记 人数 百分比文学(A) 科技(B) 体育(C) 艺术(D) 劳技(E) 合计 探究新知课外活动类型 划记 人数 百分比文学(A) 正 7 14%科技(B) 正 8 16%体育(C) 正正正 17 34%艺术(D) 正正 14 28%劳技(E) 4 8%合计 50 100%全班同学最喜爱的课外活动的人数统计表划记法是用“正”字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据.探究新知为了更直观地表示表中的信息,还可以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上表可以清楚地反映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课外活动的情况.四、数据的描述探究新知条形图扇形图下列图是六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编号如图),你知道咱班的同学喜爱这些动物的情况吗?123456学以致用探究新知1、设计调查问卷调 查 问 卷 年 月 日 学 号 性 别 你最喜爱的动物编号(只写一种)探究新知2、收集数据某班按学号顺序排出同学们最喜爱的动物编号,得出如下42个数据:1 1 2 2 4 6 3 4 5 1 2 46 2 1 2 3 5 5 6 1 3 1 41 3 2 1 5 4 5 4 1 4 5 31 4 2 1 2 5探究新知动物编号 动物名称 划 记 人 数 百分比1 大熊猫2 滇金丝猴3 藏羚羊4 丹顶鹤5 遗鸥6 亚洲象合计全班同学最喜爱某种动物的人数分布表3、整理数据正 正正正正正118587326%19%12%19%17%7%100%42探究新知下列是描述数据的两种统计图根据下面的统计图,说出全班同学喜爱六种动物的情况.12 10 8 6 4 2 0藏羚羊丹顶鹤滇金丝猴遗鸥亚洲象大熊猫4、描述数据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大熊猫滇金丝猴藏羚羊丹顶鹤遗鸥亚洲象1185873探究新知全班同学喜爱_______的最多,有______人,占 ___%;喜爱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同学排在第二位,有______人,占 ___%;喜爱_______的同学排在第三位,有______人,占 ___%;喜爱_______的同学排在第四位,有______人,占 ___%;喜爱_______的同学排在第五位,有______人,占 ___%.5、分析数据探究新知大熊猫112681917712735滇金丝猴、丹顶鹤藏羚羊遗鸥亚洲象某市30天的空气质量状况统计如下:41,107,47,100,75,92,76,93,92,129,90,78,94,77,91,103,98,127,102,105,42,109,72,105,96,112,90,123,90,149.其中w≤50时,空气质量为优;50<w≤100时,空气质量为良;100<w≤150时,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根据优、良、轻微污染三种情况,用表格整理上面的数据.考点 1数据的整理、分析等应用探究新知提示:在收集整理调查数据时,常需要对每一类数据进行分类统计,这时可以利用唱票、划记法对数据进行累计,划记一般用“正”字表示,且“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一个数据.探究新知解:先唱票划记:范围 划 记 累 计w≤50 350<w≤100 16100<w≤150 11正 正正正正再把累计数填入表格:空气质量 优 良 轻微污染天数 3 16 11刚才我们对全班同学都进行了调查,像这样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作全面调查.例如,2020年我国进行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就是一次全面调查.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例如,上面的调查中,全班每一名学生喜爱的课外活动类型的全体就是总体,每一名同学喜爱的课外活动类型就是个体.全面调查的概念探究新知探究新知归纳总结全面调查的一般步骤:1.收集数据:一般用调查问卷来收集数据.2.整理数据:3.描述数据:4.分析数据:利用统计表整理数据.用统计图直观地描述数据.从统计表和图中获取信息.一表——统计表三注意——①调查问卷:设计合理、科学②统计表:项目齐全,数据准确③统计图:比例准确,标注不遗漏二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四步骤——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探究新知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B.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C.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D.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解析:A选项,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是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适合用全面调查;B,C,D选项,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都是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全面调查,故不适合用全面调查.A探究新知考点 2全面调查的判断探究新知方法点拨全面调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全面调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全面调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不适合用全面调查.下列调查不属于全面调查有( )D. 调查我们班全体同学的体重情况C. 中央电视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您最喜欢的节目”网上调查B. 乘飞机时,机场对旅客的行李安全检查A. 在可疑区域搜马航失事飞机MH370残骸C巩固练习在下面的调查中,最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 )A.了解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B.了解某校803班学生的视力情况C.了解某省初中生每周上网时长情况D.了解京杭大运河中鱼的种类 B链接中考1.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 )A.了解20万只节能灯的使用寿命B.了解某班35名学生的视力情况C.了解某条河流的水质情况D.了解全国居民对“垃圾分类”有关内容的认识程度课堂检测基础巩固题B2.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了解一批圆珠笔的寿命B.了解全国九年级学生身高的状况C.调查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D.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D课堂检测3.李老师为了了解本班学生的身高情况,对全班50名学生的身高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采用的调查方式是什么?问题情境中的总体和个体分别是什么?解:采用的调查方式是全面调查.总体是该班50名学生的身高.个体是每一名学生的身高.课堂检测4. 某中学七年级共100人,为了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校长决定做一次调查,每个同学发一张调查问卷,等同学们填好后再收起来统计整理,则在这次调查活动中,(1)校长要调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校长的调查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校长使用的调查方式是__________.问卷调查学校七年级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学校七年级100名学生课堂检测小明为了了解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设计了如下调查问题:你平时最喜欢的一项课余活动是( )A.看课外书 B.体育活动C.看电视 D.踢足球你认为此问题的答案选项设计合理吗?为什么?如果不合理,请修改.解:不合理,B选项包含D选项,D选项可改为“画画”.课堂检测能力提升题小龙的妈妈让小龙去买一盒火柴,并叮嘱小龙,一定要试试火柴是否好用.小龙回家后,高兴地告诉妈妈:“火柴好用,我每根都试过了.”(1)小龙采取的方法是哪种调查?(2)你认为小龙采取的方法是否合适?为什么?拓广探索题课堂检测解:(1)全面调查;(2)小龙采取的方法不合适,因为具有破坏性,不适合用全面调查.一表——统计表三注意——①调查问卷:设计合理、科学②统计表:项目齐全,数据准确③统计图:比例准确,标注不遗漏二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四步骤——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课堂小结全面调查课后作业作业内容教材作业从课后习题中选取自主安排配套练习册练习12.1 统计调查12.1.1 全面调查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收集数据的目的,掌握简单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方法.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3.掌握全面调查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初步过程,会绘制表格,并能够作出决策.2.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相互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积极参与并解决实际问题,从中感受统计的实用性与严谨性,养成用数据说理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教学难点】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方法.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三角尺、直尺等.学生:三角尺、铅笔、练习本.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在课堂上,针对某一题目,老师提问全体同学,学生们纷纷举手.(二)探索新知1.出示课件4-6,探究全面调查教师问:你最喜爱什么课外活动呢 例如:文学、科技、体育、艺术、劳技.学生答:找多人回答,分别记录答案.教师问: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文学、科技、体育、艺术、劳技五类课外活动的喜爱情况,你会怎样做?如何调查?学生答:举手的方式教师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学生答:问卷的方式.学生问:如何设计问卷调查?教师答: 设计问卷调查教师问:如果想进一步了解男、女生喜爱课外活动的差异,问卷中还应该包含什么内容?学生答:问卷中应该增加性别项.出示课件7-9,学生自主练习后口答,教师订正.二、收集数据(出示课件10-11)利用调查问卷,可以收集到全班每位同学最喜爱的课外活动的编号(字母),我们把它们称为数据.出示问题:某同学经调查,得到如下50个数据:C E A C D C D C B DC A D C D D C D C AB C A B C D C A C CD C D E C A B B E AB D C E B D B D C D教师问:从上面的数据中,你能看出全班同学对各类课外活动的喜爱情况吗?学生答:不能很清楚的看出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学生问:怎样才能很清楚地看出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课外活动的情况?教师答:可以对数据进行整理.三、整理数据 (出示课件12-13)杂乱无章的数据不利于我们发现其中的规律,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数据所蕴含规律,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中经常用表格整理数据(如下表所示).全班同学最喜爱的课外活动的人数统计表课外活动类型 划记 人数 百分比文学(A) 科技(B) 体育(C) 艺术(D) 劳技(E) 合计 教师问:请同学们完成上面的表格.学生答:如下表格所示: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课外活动类型 划记 人数 百分比文学(A) 正 7 14%科技(B) 正 8 16%体育(C) 正正正 17 34%艺术(D) 正正 14 28%劳技(E) 4 8%合计 50 100%划记法是用“正”字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据.教师出示问题:四、数据的描述(出示课件14)上表可以清楚地反映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课外活动的情况.教师问:为了更直观地看出表中的信息,还可以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你能进行具体描述吗?教师依次展示学生答案:学生1答:条形图学生2答:扇形统计图教师问:下列图是六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编号如图),你知道咱班的同学喜爱这些动物的情况吗?(出示课件15)师生一起解答:1、设计调查问卷(出示课件16)调 查 问 卷 年 月 日学 号 性 别 你最喜爱的动物编号 (只写一种)2、收集数据(出示课件17)某班按学号顺序排出同学们最喜爱的动物编号,得出如下42个数据:1 1 2 2 4 6 3 4 5 1 2 46 2 1 2 3 5 5 6 1 3 1 41 3 2 1 5 4 5 4 1 4 5 31 4 2 1 2 53、整理数据(出示课件18)全班同学最喜爱某种动物的人数分布表 动物编号 动物名称 划 记 人 数 百分比1 大熊猫 正 正一 11 26%2 滇金丝猴 正 8 19%3 藏羚羊 正 5 12%4 丹顶鹤 正 8 19%5 遗鸥 正 7 17%6 亚洲象 3 7%合计 42 100%4、描述数据(出示课件19)下列是描述数据的两种统计图根据下面的统计图,说出全班同学喜爱六种动物的情况5、分析数据(出示课件20)全班同学喜爱大熊猫的最多,有11人,占 26%;喜爱滇金丝猴、丹顶鹤的同学排在第二位,有8人,占19%;喜爱遗鸥的同学排在第三位,有7人,占17%;喜爱藏羚羊的同学排在第四位,有5人,占 12%;喜爱亚洲象的同学排在第五位,有3人,占 7%.考点1:数据的整理、分析等应用某市30天的空气质量状况统计如下:41、107、47、100、75、92、76、93、92、129、90、78、94、77、91、103、98、127、102、105、42、109、72、105、96、112、90、123、90、149.其中w≤50时,空气质量为优;50<w≤100时,空气质量为良;100<w≤150时,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根据优、良、轻微污染三种情况,用表格整理上面的数据.(出示课件21-22)师生共同讨论解答如下:解:先唱票划记:范围 划 记 累 计 w≤50 350<w≤100 正正正一 16100<w≤150 正 正一 11再把累计数填入表格:空气质量 优 良 轻微污染天数 3 16 11总结点拨:在收集整理调查数据时,常需要对每一类数据进行分类统计,这时可以利用唱票、划记法对数据进行累计,划记一般用“正”字表示,且“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一个数据.总结点拨:(出示课件23)全面调查的概念刚才我们对全班同学都进行了调查,像这样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例如:2020年我国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就是一次全面调查.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例如,上面的调查中,全班每一名学生喜爱的课外活动类型的全体就是总体,每一名同学喜爱的课外活动类型就是个体.教师问:全面调查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呢?教师依次展示学生答案:学生1答:收集数据:一般用调查问卷来收集数据.学生2答:整理数据:利用统计表整理数据.学生3答:描述数据:用统计图直观地描述数据.学生4答:分析数据:从统计表和图中获取信息.教师归纳总结:(出示课件24-25)全面调查的一般步骤:1.收集数据:一般用调查问卷来收集数据.2.整理数据:利用统计表整理数据.3.描述数据:用统计图直观地描述数据.4.分析数据:从统计表和图中获取信息.一表——统计表二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注意——①调查问卷:设计合理、科学②统计表:项目齐全,数据准确③统计图:比例准确,标注不遗漏四步骤——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 分析数据考点2:全面调查的判断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B.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C.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D.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出示课件26)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解析:A选项,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是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适合用全面调查;B,C,D选项,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都是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全面调查,故不适合用全面调查.答案:A.总结点拨:(出示课件27)全面调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全面调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全面调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不适合用全面调查.出示课件28,学生自主练习后口答,教师订正.教师:学了前面的知识,接下来做几道练习题看看你掌握的怎么样吧.(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9-35)练习课件第29-35页题目,约用时20分钟.(四)课堂小结(出示课件36)全面调查 一表——统计表 二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三注意——①调查问卷:设计合理、科学 ②统计表:项目齐全,数据准确 ③统计图:比例准确,标注不遗漏 四步骤——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2.1.2)的相关内容.知道抽样调查、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课后作业1、教材第153页练习第2,3题.2、七彩课堂第288页习题.板书设计:12.1 统计调查12.1.1 全面调查全面调查:1.收集数据——调查问卷2.整理数据——统计表3.描述数据——条形图、扇形图4.分析数据——获取信息5.考点讲解考点1 考点2九、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把学生的探索和验证活动放在首位,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对探究过程中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的领悟和认识,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调查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新教材注重了学生在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体会调查统计的本质内涵,理解调查统计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调查统计,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调查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调查的特征,进而运用调查统计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它的价值,努力做到由传统的数学课堂向实验课堂转变.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高估了学生理解调查统计的能力,主要困难在于一些学生不能对调查方法的含义理解透彻.补救措施:适当增加学生熟知的一些实例,通过实例探究,深刻理解调查的含义及对决策的影响.1 / 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1.1 全面调查.docx 12.1.1 全面调查(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