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节约(1)(教案)2024-2025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 节约(1)(教案)2024-2025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除法
第5课时 节约(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2页例题及相关内容。
【素养目标】
1.探索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竖式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现在提倡建立节约型社会,就是要节约资源,还要循环利用资源。淘气和笑笑所在的年级,积极响应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他们将报纸和矿泉水瓶进行回收,这是他们卖废品的情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观察上图,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后汇报。
预设:从图中可以知道,3个班卖废报纸和矿泉水瓶,一共卖了912元。可以提出问题:平均每个班卖了多少元?
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理解算理。
师:平均每个班卖了多少元?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预设:求平均每个班卖了多少元,用除法计算,列式为912÷3。
师:你能估算一下912÷3的商大约是多少吗?
预设:因为900÷3=300,所以912÷3的商大约是三百多。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看看912÷3的商到底是多少。
预设:我是口算的。900÷3=300,12÷3=4,300+4=304。
912÷3=304。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吗?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小组内交流,交流结束后,展示比较典型的例子:
错例1 错例2 错例3
(分别找出错因,然后教师用课件一步步演示正确的计算过程,教师一边演示学生一边说算法。)
先用被除数百位上的9除以除数3,商3;
再用十位上的1除以3,1除以3不够商1,直接商0占位;
十位余下来的1个十和个位上的2合起来除以3,
12除以3等于4,个位上商4。
师:同学们,以后在计算中遇上这种不够商1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预设:不够商1的时候,就要商0。
师:其实这个竖式当中的1减0这部分可以省略不写,所以,这个竖式还可以怎样写呢?试着写一写。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预设:
师:你能结合口算,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吗?
预设:
继续挑战,感悟算法。
学校用卖废品的钱买了522支笔,送给手拉手的乡村小学
4个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个班多少支笔,还剩几支?
师:如何列式呢?
预设:要求平均每个班多少支笔,用除法计算,列式为522÷4。
师: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小组内交流,交流结束后小组派代表板演。
预设1:522除以4,先用百位的5除以4,在百位商1,余1,和十位的2组成12,12除以4,在十位上商3,个位的2除以4,不够商1,商0,最后得到余数2。
预设2:我把“2-0”这个步骤省略掉了,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130余2。
师:上面两位同学的算法都是正确的,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最后个位不够商1时,可以直接在个位商0,省略后面计算的步骤。同学们,你们算对了吗?想一想这道题中,有什么需要我们注意的吗?
预设:个位的2除以4不够商1时,要记得在个位商 0。
3.总结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算式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把刚才的方法总结一下吧。
学生举手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补充并总结:(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当被除数百位上正好被除尽且十位上的数不够商1时,就商0占位,然后把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落下来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可以不再除,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商0占位,被除数个位上的数直接落下来作余数。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11~12页第1~4题。
2.按要求填数字。
(1)商的中间有0。
(2)商的末尾有0。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节约(1)
912÷3=304(元)
522÷4=130(支)……2(支)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的是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属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一种特殊情形。在教学这部分内
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而且也积累了较为充分的估算和口算经验。所以,组织教学时,我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他们基于已有的计算经验,探索并理解相应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适当简化竖式计算过程,感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既具有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的共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要注意根据数据特点以及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合理灵活地加以处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