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图形的运动第4课时 平移和旋转(2)【教学内容】教材第28~29页试一试及相关内容。【素养目标】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移的特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并会分析移动后的图形是如何得到的。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难点:辨认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下面的变化过程中,平移了( )次。旋转了( )次。师:请认真观察后填空。预设:平移了2次。旋转了2次。二、探究新知。1. 掌握平移的方法。师:按要求移一移,描一描。活动要求:1.用提前准备好的学具在方格纸上移一移,画一画。2.说一说自己平移的过程。学生按要求操作后举手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课件演示棋子、三角尺和铅笔的移动过程,并用语言描述移动方法。(1)棋子可以看成一个点,从现在所在的位置向下数4格,描出来即可。(2)铅笔可以看成一条线,从现在的位置向右数3格,描出即可。(3)三角尺既不能看成一个点,又不能看成一条线,移动时稍微复杂一些,可以先找出三角尺上的关键点,将关键点向左平移2格,确定位置后,再根据这些点画出三角尺。师:观察一下,我们拼出的图形像什么?预设:像小旗。2.探究平移的过程。说一说,铅笔和三角尺怎样才能平移到图③的位置?师: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预设:图中画出了物体移动前和移动后的位置,需要我们探索的是三角尺和铅笔移动的过程。师:按要求移一移,数一数,说一说。活动要求:1.用提前准备好的学具在方格纸上移一移,数一数。2.说一说自己平移的过程。学生按要求操作后举手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课件演示三角尺和铅笔的移动过程,并用语言描述移动方法。(1)把铅笔看成一条线,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2格。或者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5格。(2)找出三角尺上的关键点,将关键点先向上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3格,画出三角尺。还可以将关键点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2格,画出三角尺。师:经历了刚才物品平移的过程,你能说一说平移时要注意什么吗?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后派代表汇报。预设:(1)找出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2)明确物体平移的方向。(3)确定平移的格数。三、巩固运用1.完成教材第29页第3~5题。2.下面一排哪个图案不能通过旋转得到上面一排的图案?3.把 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3格,到了现在的位置。你能找到 来的位置,并画上“√”吗?4.在方格纸上先画一个基本图形,然后通过平移和旋转设计一个图案,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平移或者旋转的。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平移和旋转(2)找出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明确物体平移的方向。(3)确定平移的格数。【教学反思】平移物体,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也都经历过,应该有一种切实的感觉。本节课,通过移一移,说一说,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图形平移的特征,更直观地强化了对平移的感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