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图形的运动第1课时 轴对称(一)【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例题及相关内容。【素养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2.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应用意识。【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难点: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师:看一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观察后举手汇报。预设1:爱心、囍字、房子、字母A的左右两边都是一样的,小鱼的上下两边是一样的。预设2:这些图形从中间分开,两边一样。师:怎么知道“两边一样”?预设:将图形对折,看两边能不能重叠在一起。二、探究新知。师:将这几个图形折一折,看一看。活动要求:①拿出准备好的图形,先对折,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②再将对折的图形打开,观察完整的图形,看折痕的位置,说说你的发现。学生操作完举手汇报。预设1:把心形对折后两边重合;小鱼对折后也两边重合……这五个图形对折后两边都可以完全重合。(个别学生可能在对折过程中出现操作误差,认为对折后两边不能完全重合。这时,教师要予以引导。)预设2:把图形打开,观察折痕的位置可以发现,折痕把图形分成了相同的两部分。师:像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这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师:想一想,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呢?预设:用对折的方法找对称轴。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图案都是轴对称的?请你想一想,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三、巩固运用1.完成教材第24页第1~4题。2.在下图中添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3.找一找下面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条 ( )条 ( )条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轴对称(一)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使图形两边重合的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反思】本节课是轴对称图形的认知课,学生虽然对轴对称图形不陌生,但要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本节课教学主要是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使学生感知并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猜测、验证中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关系。本节课的不足是学生对于对称轴的认识不足,受对折的影响,学生始终认为只有折线才是对称轴,而不了解对称轴是过这条折线的直线,且要画成虚线。后面的教学中,还是要多强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