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有多重(教案)2024-2025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有多重(教案)2024-2025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千克、克、吨
第1课时 有多重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46页例题及相关内容。
【素养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能根据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3.能运用千克和克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难点:在理解1克和1千克的基础上,估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自己的体重吗?(知道)那你的体重是如何得来的呢?
预设:用称称出来的。
师:想知道物体的具体质量,我们一般会借助工具来测量,你知道下面这些测量工具的具体名称吗?
预设:电子秤、体重称、天平、台秤、弹簧称。
师:称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也和我们这节课所学新知有关,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吧!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千克和克。
师:看图,图中的淘气和小鸟分别在做什么?
预设:称体重。
预设:他们的体重分别是多少?
预设:淘气30千克,小鸟50克。
师:淘气和小鸟谁更重呢?50大于30,难道小鸟比淘气重吗?
预设:不对,淘气肯定比小鸟重,30和50的单位是不一样的。
师: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和克来表示物体有多重。
感受1千克和1克有多重。
(1)感知1千克有多重。
师:你知道台秤圆盘上的刻度和数字表示的意思吗?指针指向“1”,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1大格表示1千克。指针指向数字几,称上的物品就重几千克。指针指向“1”,表示所称物品重1千克。
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2袋盐放到台秤上,指针正好指向“1”。师:这两袋盐刚好重1千克,大家轮流来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
克有多重。
学生轮流掂重。
师:现在同学们大概知道1千克有多重了吧。老师这里有一些苹果和一些鸡蛋,那请你估一估,几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几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同学们估完后再称一称,验证自己估得是否准确。称完后用袋子装好1千克的苹果或鸡蛋再掂一掂。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用老师准备好的物品和台秤进行探究。
预设:4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16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
师: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千克来进行称量呢?
预设:洗衣液,大米……
师:计量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表示。
(2)感知1克有多重。
师:老师这里有1枚2分钱的硬币,现在,我们来称一下它的质量。
教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天平,先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再测量2分硬币的质量。
师:1枚2分硬币正好重1克,大家轮流来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
学生轮流掂重。
师:现在同学们大概知道1克有多重了吧。那请你估一估,几个曲别针质量大约是1克?几粒黄豆的质量大约是1克?请同学们先估一估,估完后再称一称,验证自己估得是否准确。称完后拿起1克曲别针或黄豆,再掂一掂。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用老师准备好的物品和台秤进行探究。
预设:3枚曲别针大约重1克,10粒黄豆大约重1克。
师: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克来进行称量呢?
预设:比如1块肥皂约重100克,1颗草莓约重10克,1个足球约重400克……
师:计量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
千克与克的换算。
师:观察上图,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从图中可以看出,台秤的刻度指向了“1”,而它所用的单位是千克,所以这壶油的质量是1千克。
预设2:我发现这壶油标注的质量是1000克。
师:这壶油,既可以表示为1000克,也可以表示为1千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预设:可以得出1000克=1千克。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重1千克?
学生自由发言。
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
师:找一些物品掂一掂,估计一下有多重,再称一称。
学生展开小组活动。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材第46页第1~6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有多重
千克(kg) 克(g)
1千克=1000克
【教学反思】
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运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掂一掂、称一称、说一说等活动,了解1千克、1克大约有多重,把抽象的1千克、1克与生活中的具体物体相联系,形成表象,从而初步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