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认识三角形教学内容及分析:《认识三角形》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在四年级(上册)相对集中地认识了角,认识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并且学习了怎样画垂线,这些都是本节课认识三角形的基础。基于学生已经对三角形有了直观的认识,已经能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因此,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并会画三角形的高,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为多边形的学习打好基础,所以本节课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学情分析在学这课之前,学生基本会画三角形,而且根据生活经验知道三角形有3个角、3条边等基本特征,但不会准确地描述三角形的概念。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已经学会了画垂线和平行四边形的高,这为本节课画三角形的高打下了很好的知识基础。但理解三角形的高和画高依然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实例和图形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找到三角形的特征,并能画出三角形的高。2.经历说一说、画一画、摆一摆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了解三角形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的本质与概念,会画三角形的高。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发现法、操作法。学习方法观察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由“.”你能想到学过的那些图形?(孩子们,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个你们常见但是你经常忽视的一个图形朋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出示点)在欧式几何里。点是空间中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图形。)2.任意画三个点,根据这三个点的位置,你能想到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图形?(预设:线段、直线、射线、三角形、角......)3.借助学生所想,直观展示这几种情况。(刚才这么多的图形,有一种图形我们经常见但还没打过交到呢——三角形)4.(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动手操作 初步感知三角形1.活动一:画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你是怎样画的?(找一生上黑板画)说说你是怎样画三角形的。结合你们画三角形的过程想一想什么样的图形一定是三角形呢?(根据学生汇报,画出错误示例)用三根小棒摆出三角形(同学们刚说到三角形有三条边,其实这三条边就是三条线段,请同学利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根据摆出的三角形的特点得出(每相邻的两条线段端点相连))根据自己画三角形,摆三角形再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呢?(由三条线段围城的(每相邻的两条线段端点项链)图形叫做三角形。3.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并说明理由。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根据筛选的三角形,请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它们都有什么相同点呢?(根据学生的观察找到三角形的特征: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指一指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由学生指一指、说一说)。用字母表示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高初步感知三角形高的变化。(以磁扣代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每次挪动其中一颗纽扣,请学生观察三角形发生了什么变化。)活动二:自学三角形的高学:自主学习自学提示部分的内容。画:试着画出三角形底边上的高。说:组内交流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样画高?(学生汇报交流:找学生上台进行画高演示。)出示三角形高的定义,找出关键词进行强调。(关键词:顶点,对边,垂线)找出三角形其他的顶点和对边。想一想:一个三角形中能找到几组顶点和高,能画几条高?你们还能找到这个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高吗?观察这几组图中三角形高的位置,想一想三角形的高还会在哪里?(动态图演示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内——三角形上——三角形外的变化过程,再次强调三角形的高就是从顶点向对边画的一条垂直线段)三、应用知识,巩固提高1.判断下面三角形的高画对了吗?2.以AB为底,在点子图中画出高为3厘米的三角形。3.回顾画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找找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四、课堂小结说说本节课的收获。3.课后延伸播放视频,了解生活中的三角形,并思考为什么三角形在建筑界有着这么高的地位。板书设计: 认识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高顶点——---————对边垂线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