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整式的加减4.2 整式的加法与减法章节名称 新人教版(2024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整式的加减 4.2.2去括号学科 数学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设计者 所属学校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4.2.2合并同类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理数、单项式、多项式及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部分知识是整式的化简和整式加减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等后续数学知识做好准备,因此它在整个初中数学代数部分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经过观察、合作交流、类比讨论、总结出去括号法则; 理解去括号就是将分配律用于整式运算,掌握去括号法则;能熟练、准确地应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将整式化简,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和数学运算能力的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 教学难点:会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中,括号中符号的处理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掌握去括号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去括号的依据,并进行一定量的训练,学生在进行去括号时,有时不能做到改变括号内每一项的符号;括号前有数字因数,去括号时经常没有把数字因数与括号内的每一项相乘,出现乘的现象.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引导学生去发现、比较、猜想与归纳。结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充分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突出了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及其发展过程的整体认识。教师要组织学生立足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引导他们每一个运算步骤都要依据的重要性,相信学生能很好地掌握,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1、复习、导入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作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在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 1.下列各组式子中是同类项的是( ) A.-2a 与 a2 B.2a2b 与 3ab2 C.5ab2 与 -b2a D.-ab 与 4abc 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3a2-2a2=a2 B.3a2-2a2=1 C.3x2-x2=3 D.3x2-x=2x 通过复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为接下来的去括号学习做好铺垫2、 精讲 新课 2、 精讲 新课 与数的运算一样,进行整式的运算时也会遇到去括号的问题。 探究1: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汽车通过主桥的行驶时间是b h,那么汽车在主桥上行驶的路程是92b km;通过海底隧道所需时间比通过主桥的时间少0.15 h,那么汽车在海底隧道行驶的时间是(6-0.15)h,行驶的路程是72(b-0.15)km.因此,主桥与海底隧道长度的和(单位:km)为 92b+72(b-0.15), ① 主桥与海底隧道长度的差(单位:km)为 92b-72(b-0.15) ② 上面的代数式①②都带有括号,应如何化简它们 类比探究,学习新知 我们看以下两个简单问题: (1)4+(3-1) (2)4-(3-1) 解1(1)4+(3-1) 解1(2)4-(3-1) =4+2 =4-2 =6 =2 92b+72(b-0.15) 应如何计算? 92b-72(b-0.15)应如何计算? 解:92b+72(b-0.15) =92b+72b-10.8 =164b-10.8 解:92b-72(b-0.15) =92b-72b+10.8 =20b+10.8 由于字母表示的是数,所以可以利用分配律,将括号前的乘数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去掉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归纳 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2.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一般地,一个数与一个多项式相乘,需要去括号,去括号就是用括号外的数乘括号内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利用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得: +(x-3)=x-3 (括号没有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没有变号) -(x-3)=-x+3(括号没有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改变了符号) 强调指出: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例1 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2) (4y-5)-3(1-2y). 例2 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 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 km/h, 水流速度是a km/h. (1)2 h后两船相距多远? (2)2 h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km? 解:顺水航速=船速十水速=(50+a)km/h, 逆水航速=船速一水速=(50-a)km/h. (1)由2(50+a)+2(50-a) =100+2a十100-2a =200 可知,2h后两船相距 200 km. (2)由2(50+a)-2(50-a) =100+2a-100+2a =4a 可知,2h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 4a km. 例3 按要求化简 (1)已知23、 随堂 练习 1.去括号: ① a+(-b+c-d); ② a-(-b+c-d); ③ (x-y)+(-m-n); ④ (x-y)-(-m-n); 2. 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a+(5a-3b)-(a-2b); (x+y-z)+(x-y+z)-(x-y-z); ; ; 3: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问题:(1) 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 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4、飞机的无风速度为a千米/时,风速为20千米/时,飞机顺风飞行4小时的行程是多少?飞机逆风飞行3小时的行程是多少?两个行程相差多少? 5、接力闯关,谁与争锋 游戏规则:限时15分钟,以8个人为一组,每人在黑板上写一题,一个人写完另一个人才可以在黑板上写,接力闯关.看哪个组对的最多,同时速度也最快.评判标准:首先看题目正确的个数,在相同情况下,再比较哪组用的时间最少,评选出优胜小组. 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去括号的理解与掌握 小组活动,编制试题,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每位学生的想象力,给不同的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4、 课堂 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 (1)本节课学了哪些主要内容? (2)举例说明去括号的方法. (3)本节课主要运用了什么思想方法研究问题? 培养学生反思自己学习过程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其归纳、整理、表达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