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连减》教学设计课题 连减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教材分析 连减是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中连减、加减混合部分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加、减法,学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连减的意义,使学生建立连减的模型,学习连减的计算方法,为今后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做好准备。本节课从例题到练习,全部以“情景+问题“的方式呈现。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在看图讲故事、列式计算的过程中了解连减的意义,学习连减的计算方法。学习内容分析: 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从故事情景中抽象出数学算式的过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以及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学科核心素养分析: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 掌握连减计算的方法。难点 了解连减算式的意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口算。11-5= 16-8= 14-5= 18-8= 15-4= 13-8= 16-9= 19-9= 17-9=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讲授新课 任务一:连减。课件展示:师:小熊今天要去干什么 师:他今天要送多少封信 师:他要把信送到哪里 师:还要送往哪里 师:信送完了吗 师:还有几封没送呢?你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帮小熊算一算吗?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汇报:14-6=8 8-3=5 师:谁能说一说每一步算出了什么 师:能把这两个算式列成一个算式吗 小组讨论。 (板书:14-6-3=5)师:这个算式与以前我们所列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在一道减法算式里,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减的减法算式就是“连减”。计算连减和连加一样,都是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师:连减的算式应该怎么读呢?谁会读?师:那么连减的算式又应该怎样算呢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师板书:14-6-3=5师:你还有别的方法来帮助小熊算一算吗 课件展示:6+3=9 14-9=5这种算法你看得懂吗? 学生观察情境图,然后组内说说从情境图有哪些数学信息。生:送信息生:14封信。生:动物学校。生:动物医院。生:没有。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讨论。先算送完动物学校还有多少封信,再算送完动物医院还有多少封。生:14-6-3=5生:有两个减号。生:14减6减3等于5。生:第一步算14-6=8,第二步算8-3=5。学生尝试用不同方法计算。生:这是先求一共送出了多少封,再求还剩多少封。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课堂练习 基础题:1.直接写得数。12 - 3 - 5 = 15 - 7 - 4 = 18 - 6 - 8=17 - 6 - 9 = 19 - 9 - 8 = 15 - 3 - 4=2.聪聪还剩( )张画片。 习题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不仅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题:3. 4.幼儿园一共买来20个皮球,分给小班5个,中班7个,剩下的分给大班,大班分到几个皮球?拓展题 5.动物园里有18只熊,其中有8只黑熊和6只白熊,剩下的是棕熊。棕熊有( )只。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板书 连减连续相减的减法算式就是连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解决问题时,从总数里连续去掉两部分可以用连减计算。 利用简洁的文字呈现本节课的重难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1.看图写算式。 2.公交车上有19个人,到第一站下车6人,到第二站下车7人,现在公交车上还有( )人。【综合实践类作业】3.还剩多少根丝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以内的减法》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20以内的减法》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1.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整数加减法。2.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逐步形成初步的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2.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熟练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合理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单元教材内容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十几减几退位减法、连减、加减混合。(三)学生认知情况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二、单元目标拟定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在操作、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 20 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减法。2、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关键内容确定(一)教学重点:学习 20 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减法。教学难点: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整合指导思想定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爱上数学。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从具体编排来说,由于任何多位数的退位减法都能分解为不同数位上的退位减法,所以20以内的进位减法是数学计算的核心知识,也是学生形成基本计算方法的重要内容,本单元“退位减法”内容,充分体现了本套教材“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数学”的特点,全都以“情境问题”的方式呈现。在解决简单问题中。由易到难。例如给出画图摆小棒多种方法、介绍“破十减”的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十几减几:结合已知整体求部分的问题。学习“想加算减”。后面的计算都用“破十减”和“想加算减”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是计算减法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今后学习多位数减法计算的基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不必给出名称,要让学生至少熟练掌握其中一种。五、单元课时规划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单元数量 1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数与代数 20以内的减法 十几减几 111减几 112减几 113.14减几 115-18减几 1连减和加减混合 2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十几减几 目标:理解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任务一: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1.通过学习活动,会计算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11减几 目标:会用破十法计算11减几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任务一:会计算11减几的退位减法。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会用破十法计算11减几的退位减法。12减几 目标:会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的减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任务一:12 减几的退位减法。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会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的减法13.14减几 目标:能用“破十减”或“想加算减”的方法正确计算13、14减几的减法。 任务一:13、14减几的退位减法。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能用“破十减”或“想加算减”的方法正确计算13、14减几的减法。15-18减几 目标:用迁移的学习方法,通过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主动获取15、16、17、18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任务一:15-18减几的退位减法。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掌握15、16、17、18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连减 目标:在看图讲故事、列式计算的过程中了解连减的意义,学习连减的计算方法。 任务一:连减。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了解连减的意义,学习连减的计算方法。加减混合 目标:在看图讲故事、自己试算的过程中,学习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 知道加减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加减混合计算。 任务一:加减混合。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知道加减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加减混合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冀教版一下1.6《连减 》(教案).doc 冀教版一下《20以内的减法》大单元整体设计.docx